工商时报【文╱蔡淑芬】

美国制裁中国、土耳其与俄罗斯等动作,让全球新冷战持续加温,金融市场笼罩在恐慌情绪中。第一金投信指出,过去冷战期间,全球贸易总额仍逐年成长,且一旦破冰,经济即进入新一轮正向循环,长期负面影响有限。因此,投资策略应该掌握「长期累积部位」与「跟对成长趋势」,布局收益型资产与创新型产业基金。

这次新冷战爆发,肇因于中国大陆太过醒目,无论就军事扩张、经贸发展、科技制造,都直接挑战美国现有的利益和权力。美国从加征关税、投资与科技禁令下手,中国则见招拆招,因为美国握有资源、市场、技术、金融和联盟五大王牌,中国拥有消费、基建、市场、汇率与时间五张不一定奏效的鬼牌。

第一金全球AI精准医疗基金经理人常李奕翰表示,大国博奕比斗,短期势必造成市场动荡,但川普的重商务实态度、中美实力差异,及国内和各国的反对声浪,都会抑制新冷战的发展。加上,观察1950年以来,全球冷战与贸易战火不断,贸易总额仍逐年成长,甚至在1985年冷战破冰后,经济立即进入新一轮正向循环,显示长期影响有限。

常李奕翰指出,在长期成长方向不变下,投资策略应该掌握「长期累积部位」与「跟对成长趋势」两大原则,前著如:美国或全球高收益债券、水电瓦斯等收益型资产,并将配息滚入再投资,透过时间的复利效果,长期累积资产规模;后者如:精准医疗、FinTech金融科技与机器人自动化等创新型产业基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