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地方中心 ╱綜合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失言爭議多,每次惹禍上身,就請出柯媽何瑞英上前線救火,屢被外界抨擊是「媽寶」。有心理專家直言,依臨牀診斷經驗來看,柯文哲種種依賴媽媽的表現,確實有「戀母情結」傾向,且這也是柯很高明的政治手法,遇到危機就搬出媽媽轉移焦點,較容易爭取同理心和諒解;對此,市府不予回應。

柯文哲號稱智商157,在專業領域是頂尖名醫,做事雷厲風行,但在柯媽面前他總霸氣盡失,變回溫順「聽媽媽的話」的「小男孩」,遇到負面爭議仰賴柯媽救援,平時更常把「媽媽的話」奉為圭臬。

精神科專科醫師楊聰財說,很多人都有戀母情結,這是心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現象,不用想得太負面。從柯文哲常把媽媽的話掛嘴邊、遇到困難先想到她的表現來看,近60歲仍對媽媽很依賴,甚至娶跟柯媽一樣「性格強烈」的太太,以臨牀經驗來看,確實有戀母情結傾向。

不過,楊聰財認為,這也是柯文哲聰明之處,遇到爭議就請出柯媽轉移焦點,爭取大眾的同理心和諒解,這對女性特別有用。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則說,媽寶在學理上稱作「滯留於青春期的成年人」,她認為柯文哲沒到這種程度,反倒因他有亞斯伯格症,較不善於察言觀色,說話也較不經修飾,或許從小媽媽常提醒他什麼話可說、什麼不能說,因此他習慣用「我媽媽說…」增加話語的說服力,提高被對方認同的譏會。

林萃芬說,很多人面對危機的反應都與成長經驗有關。或許柯文哲成長過程中,媽媽扮演很重要的引導角色,所以至今遇到只要心裡不舒服、難以表達情緒,他仍遵照媽媽的話去做,藉以降低外界質疑,也減少自己壓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