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七年陕北民变,在之后的两年里,农民起义军一直在陕西作战,明军在杨鹤的指挥下,一度取得主动;己巳之变,陕西五镇17000多精锐入卫京师,各地空虚,起义军迅速壮大,部分渡河进入山西。再者明军与清军作战,多有哗溃,纷纷落草。最典型的就是山西总兵张鸿功的五千人溃败。自然山西的农民军就发展起来了。

  师行粮从。摆在山西抚镇面前的就是筹集粮饷,调动部队作战。而筹饷靠自身很难了,大同的民运就连年欠着。打户部的主意才是王道。在崇祯初,前任巡抚耿如杞清裁查扣使京运降了三分之一,首要做的就是让户部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其次就是让户部把之前欠的补齐。

  当然随着事态的发展,截留辽饷也是题中之义。毕竟湖广、陕西已经有先例了。

  日常分享:覆山西按臣请发三关京运疏 

  题为贼患已深,饥军难用,谨密行奏闻,以祈圣鉴,速赐拯救,以济燃眉事。

  边饷司案呈:崇祯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奉御前发下红本,该山西巡抚宋统殷题前事,等因。奉圣旨:“”延贼震邻,宋统殷曾无备御,致渡河猖獗,岂得以屡疏空言卸责,著遵旨亟图剿散自赎;三关京运二三两年实欠额若干,铅黄那解,应作何抵补,着户工二部查酌速奏,钦此。

  钦遵发下到部,本部送准该抚咨同前事,通送到司。案呈到部。除那解铅黄一项,已经臣部咨行工部速奏外。

  (山西镇总图)

  案查,本年十月初十日,先该臣部具《覆该抚追叙三关兵乱之由疏》(

  又缺钱?又缺兵?崇祯皇帝该怎么选择?

  ):查元二三年分京运发过银两,解官职名,并起解月日完欠数目,备悉开呈御览。十月十四日,奉圣旨:“这奏解过山西元二三年额饷,时日数目历历可据,但内解既多压欠,外扣又无关会,言有言无,何时清楚?着管饷部科通行查核。至节旷银两半留抵饷,今额兵既复,便应照数还他迭欠,依新议条例,按岁月带补,该镇亦不得以新作旧致难并发,牵缠不了,该衙门知道,钦此”。随咨督抚二臣通查去讫。

  值今流贼渡河,攻 城邑,势甚猖獗。该抚疾呼臣部细查该镇三年分未发年例,即为数无多,而兵务倥偬,需饷孔棘,臣又何敢迟回以误封疆,即日劄太仓库发银三万两秤兑完足,立可启行,仍火速移催该镇差官星夜来领以济军前急需,但恐不无少待时日耳。如欲差官遄解,屡奉明纶禁戢,未敢辄凟圣聪,踌躇再四,统候圣裁。

  至于二三两年发过额数,前疏虽已入告。今复奉有‘实欠额若干’之旨。臣再披沥上陈崇祯二年分,因抚臣耿如杞裁扣逃亡事故兵马共节省银66132两,又裁汰冗官冗役疏内扣抵银共13913两,以七月分旨下之日为始,共该扣银6956两零,实该本镇年例银133211两,共扣发过银105232两,实欠银27979两。先是,该抚又有《以晋饷晋之疏》,不知曾措发过若干,则臣部未之知,而亦未敢作数者也。

  三年分,案查该抚原报节省银66132两,先奉明旨招兵补伍,臣部止议扣银一半,今又奉旨全还,实该银206300两,共扣发过银175398两,实欠30901两,今又发银三万两,而应扣抚按衙门本年京书廪给、并按盐御史脏罚之银不与焉。统候报到之日,应以有余之银扣作二年未发之数。此臣部发过三关二三两年完欠京运之实数也。

  伏乞敕下该抚速将臣部发过二三两年京运数目逐一查明具奏。仍乞天语叮咛该抚,‘新粮旧逋,不容混淆;正支补支,务极清楚’。庶边关沐醪纩之恩,臣部绝葛藤之帐矣。既经该抚具题前来,相应覆请,恭候命下臣部移文各该衙门遵奉施行

  崇祯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具题。

  本月二十一日,奉圣旨:这山西年例银两,既属该镇急需,着即差官解发。疏内云七月旨下,共该扣银若干,所奉何旨,所扣何银?还著明说原委。并将二三两年完欠详疏奏夺,须于疏后另作计开一某年定额若干,某项扣过若干,几次发过若干,尚该若干,逐年分款,不得连行接写,前后牵缠,易致淆紊,前旨已经明谕,如何尚不遵行,以后各衙门事关钱粮,俱照此例,该衙门知道,钦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