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記者 葛曉璇 記者 劉頌輝 上海報道

  主業不濟,浙江房企榮安地產股份有限公司(000517.SZ,以下簡稱“榮安地產”)多元化佈局或“落空”。

  榮安地產披露的財報顯示,2017年到2018年第三季度,榮安地產的存貨金額連續6個季度在上升。2018年前三季度,榮安地產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遭遇“雙降”。

  2016年以來,榮安地產發力寧波地產市場,但其在寧波的毛利率卻不升反降。其實,榮安地產也曾提及過多元化戰略,試圖多方面“撒網”協同發展,但一直遲遲未見其行動。

  從其近期動態來看,榮安地產股權質押和對外提供擔保的公告屢見不鮮。其中,榮安地產的控股股東榮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安集團”)持有榮安地產股權比例爲47.93%,其累計質押比率一度達到80.10%。專家指出,大股東質押公司股份比例越高,則說明面臨的平倉風險越大,這會導致基於股權的大股東控制權的不確定性,給公司帶來經營的不確定性。

  針對上述問題,榮安地產證券部工作人員則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房地產是公司的主業,所以公司將會集中土地做房地產業務,這部分存貨基本上是我們自己的土地儲備。有自己的開發週期,土地拿到之後會按照公司的運營要求,推進開發進程。”另外,其還認爲:“在上市公司中,榮安地產大股東質押率不算高。”

  股權質押率居高不下

  榮安地產總部現位於浙江省寧波市,主營房地產銷售和物業管理。天眼查顯示,榮安集團和榮安地產的實控人都是王久芳,王久芳擁有榮安集團50%的股份,榮安集團作爲控股股東擁有榮安地產47.93%的股份。榮安集團多次質押榮安地產股份。

  榮安集團所持股份累計質押比率一度達到80.10%。1月25日,榮安集團持有公司股權比例47.93%,其中累計質押比率80.10%;榮安集團及一致行動人持股77.61%,其中累計質押比率60.58%。

  據此,中證評級也在持續跟蹤中關注到,榮安地產自2017年以來加大了包括聯營合營方式的房地產項目擴張力度,控股股東除本公司外還包括部分貿易、建築施工以及投資業務。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偏高的股權質押率或反映了集團層面資金壓力的上升。

  1月29日,榮安地產部分股權解除質押,榮安集團所持榮安地產股權累計質押股數爲11.17億股,佔該公司所持榮安地產股份的73.20%,佔榮安地產總股份的35.08%;榮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榮安地產股權累計質押股數爲13.91億股,佔榮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的56.32%,佔榮安地產總股份的43.71%。

  榮安地產證券部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榮安地產大股東是因爲經營需要而進行質押,大股東的經營跟地產上市公司的經營是分開的。另外,其認爲:“在上市公司中,榮安地產大股東質押率應該不算高,因爲大股東質押的比例占上市公司的比例還是相對較少,所以不會影響到公司。”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盤和林對記者表示,A股幾乎“無股不壓”。大股東質押公司股份比例越高,則說明面臨的平倉風險越大,這會導致基於股權的大股東控制權的不確定性,給公司帶來經營的不確定性。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14日,控股股東累積質押數量佔持股比例超過70%的有772只股票。其中,有425只個股的控股股東累計質押數量佔持股比例超過90%;更有100只個股的控股股東表現得極爲瘋狂,累計質押所持股份數量佔持股比例達到100%。“經過數據對比後我們不難看出,榮安地產在A股中算是質押比例比較高的公司之一,這說明控股股東對融資的需求很大。”盤和林如是說。

  3月20日,榮安地產再次公告,榮安集團將其所持有榮安地產的部分股份辦理了股份質押和解除質押。至此,榮安集團所持榮安地產股權累計質押股數爲11.29億股,佔其所持榮安地產股份的73.99%,佔榮安地產總股份的35.46%;榮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榮安地產股權累計質押股數爲14.04億股,佔本公司總股份的44.08%。

  另外,步入2019年以來,榮安地產更是增加了大量借款。本月初,榮安地產發佈公告稱,爲開發建設房地產項目,公司2019年累計新增借款已超過上年末淨資產的20%。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榮安地產2019年累計新增借款金額17.80億,佔2018年末未經審計淨資產的比例37.16%。其中,新增銀行貸款14.30億元,其他借款3.5億元。

  從其近期股價來看,2019年3月25日,榮安地產開盤報3.23元,收盤報3.17元,跌幅爲5.09%。目前來看,其股價略低於今年2月底。2019年2月28日,榮安地產開盤報3.2元,上午九點三刻左右,榮安地產股票漲10.07%,報3.28元,封上漲停板。其實,從前一日午後起,隨着地產股集體拉昇,榮安地產也順勢直線漲停,當日報收2.98元。股價大漲對於榮安地產來說,無疑是“久旱逢甘露”,畢竟近一年其股價從4.70元左右跌至2.30元,跌幅超過五成。

  存貨連續上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