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首南北朝时期的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辞》流传了千年,由此创作的文艺作品和影视剧更是让这位替父从军的女英雄名扬四海。虽然花木兰的名字在正史上并没有,只有《木兰辞》这一文学形象,但是花木兰效忠国家, 爱家敬老,有胆有识,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中最动人心魄的“家国情怀”。

  如今,“花木兰”早已被升华成一个精神意象而千古传颂。长久以来,在武汉市黄陂区,一直传诵着花木兰的故事,也传承着忠孝勇节的木兰精神。

  黄陂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木兰的故事最早也发源在那个时代。她开创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先河,而她的巾帼不让须眉精神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女。

  在木兰草原有一处云中镇,高高的城墙围成云中城,这里有仿古的建筑,木制的围栏,这个云中城就是举行大型实景演出《花木兰.云中战歌》的地方。

  很多游客来到木兰草原都会看一场《花木兰.云中战歌》的演出,这次表演分为《策马从军》、《山河血沃》、《马踏柔然》三个篇章,通过“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片段全方位展现了花木兰这被世代所赞颂的巾帼英雄,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飒爽英姿。

  整场演出还原了北魏时期古战场的风云,重塑了汉文化的精髓,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自唐代以来,我国很多地方都存有关于花木兰生平事迹的记载,黄陂流传的木兰传说甚至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中战歌》演出中所用的巨弩车、巨型攻城战车、撞门战车、投石车等全为1:1比例真实还原、堪比电影大片制作水准。

  士兵们精彩的马上大战。

  木兰将军齐兵肃马,众将士严阵以待,只等一声令下,为家乡和父老乡亲浴血奋战!"跃马挺长枪,豪情冲天起,女子儿郎装,替父去杀敌。"

  演出使用了大星的戏剧、烟火、特效、音响、音乐制造惊险瞬间,在刀枪剑戟中不断撞击着观众的视觉体验,向游客展示了花木兰飒爽英姿力拒强敌,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的巾帼英雄形象。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这一场实景剧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北魏时期狼烟四起、战火纷飞的历史史实,其中最令人赞叹的是花木兰用生命保卫家乡安宁,用一身硬骨书写金戈传奇的英雄之举。

  "大风起兮云飞扬,壮我心兮安故乡。换戎装兮驱虎豹,破犬虏兮战四方。"

  花木兰故事中,恒久不变的亮点就是女扮男装,这场演出“女装”和“男装”的转换也让观众连连叫好。演出虽已落幕,但马蹄哒哒声、刀枪相撞声、战士的呐喊声犹在耳畔回响,心中的那股沸腾之感久久难以平息。

  可以说,自古以来木兰文化所代表的传统家国精神,便是黄陂人所传承的灵魂烙印。以“忠”“孝”“勇”“节”“爱”为主线,串联创新发展的时代精神,而花木兰的文化形象也必将成为中国全域旅游的一张重要名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