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路科技巨擘幾乎席捲全球,印度決策官員正設法壓制,有意仿效中國大陸,掌控民眾資料並保護國內新創企業的成長。這項政策轉變可能影響亞馬遜、蘋果、Google及臉書等公司在印度的發展前景。

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擬議中的新規定已引發美國科技公司關切。美國企業正在印度押注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因為相較於中國大陸,印度市場相對較開放,但現在情勢即將改變。

擅長科技業監管法規的律師凱沙利(Vinay Kesari)說:「這種做法前所未見,必須嚴肅看待,新的法規可能牽連甚廣。」

華爾街日報報導,印度新電商政策草案欲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環境」,並且制定新法規鼓勵國內創新與提振國內數位經濟,以追趕上可能擁有非競爭優勢的全球科技巨擘。

草案還規定,印度用戶在電商平臺、社羣媒體和搜尋引擎所產生的數據,必須「只能儲存在印度」,且政府有權取得。

印度決策官員和本土新創業者擔心將錯失培育世界級科技巨擘的機會,他們看到大陸政府透過嚴格政策,扶助創立包括騰訊、阿里巴巴在內的全球最大、最創新科技公司。印度當局也希望給予國內企業更多喘息空間來發展壯大。

對美國公司而言,印度是值得放手一搏的市場,例如亞馬遜正投入五十億美元資金,以拓展在當地的業務;沃爾瑪今年稍早以一百六十億美元買下印度最大電商Flipkart。

顧問業者班恩公司(Bain&Co.)的報告指出,印度有三點九億網路用戶,比美國多,且僅次於中國大陸。研究業者eMarket指出,今年印度電商市場的規模可望達到三百卅億美元,是二○一五年的三倍。

報導說,目前尚不確定這項新政策是否實施以及實施的時間。一旦實施可能傷及Google、臉書及其旗下的即時通訊服務WhatApp。

印度這項政策轉變也引發保護主義疑慮,亞洲第二大科技服務外包商Infosys公司董事長尼勒卡尼說,這項草案「有某種保護主義的思想」,可能是覺得印度的新創企業需要扶助,有點參照中國大陸的作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