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本書,感觸很多,回想起來從小到大與同儕相處的機會幾乎都是在學校,課後時間也沒有上過安親班甚至是參與其他課外活動,以現在的說法來說,根本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圈,直到上了大學,才開始體會到所謂的"社會化"是什麼。記得在一開始真的很無法適應短時間內一下接觸到了這麼多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人,也才真的意識到如何與他人溝通與表達是如此地重要,特別是在商學院的環境下,其實是有點強迫地要求自己主動表達想法,甚至要清楚有邏輯,這對於以往習慣待在角落當個聆聽者的我來說是相當挑戰的事,但我也很樂於嘗試跨出這一步。
 
時代的氛圍也影響著社會的價值觀,不得不說這個年代會吵的孩子有糖喫,能吸引到目光就能爭取到資源,而現代的父母大多數也都希望孩子能多爭取上臺表演的機會,但這樣的要求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恰當的嗎?會不會反而帶給孩子壓力造成反效果呢?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尊重孩子的獨特性,給予最適當的成長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