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5

〔記者塗鉅旻/臺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美東時間十三日簽署「二○一九財年國防授權法」,涉臺條文包括美方應評估我後備戰力、促進兩國官員交流,並加強兩國軍演、擴大人道援助合作等;但檢視美方二○一七、二○一八年國防授權法雖分別拋出兩國高層官員互訪、臺美軍艦相互停泊等創舉,至今卻尚未付諸執行。軍方官員表示,美國國會所訂規範能否落實,端看美國政府態度。

去年拋出臺美軍艦互訪 至今尚未實現

官員表示,檢視近三年「國防授權法」內容,美國對臺關係不斷強化,從人員交流、建軍備戰到軍艦互訪,都可見雙方關係不斷升溫;但透過國會所提法案「表態」後,美國行政單位在執行上仍有轉圜空間,須考慮各國態度與世界局勢。

至於二○一七年國防授權法已提及臺美高層官員互訪,美國「臺灣旅行法」更將此精神納入規範,但我國軍方高層至今仍缺乏赴美參與高層直接交流的機會。官員表示,包括國防部長嚴德發在內的高階官員,都有赴美參與交流的意願,副部長沈一鳴、參謀總長李喜明也曾在今年參與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的交接典禮,因此對於未來發展仍相當樂觀。

臺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分析,美國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曾說,臺美軍事合作應常態化、制度化,從這幾年的美國國防授權法即可見端倪,也代表臺美軍事交流亦逐漸檯面化、正常化。而明年度的國防授權法,已提及美國應將臺灣納入「太平洋夥伴」任務,臺灣也將在本月底受美國之邀,赴索羅門羣島附近參與聯合醫療救助演習,剛好印證兩國關係的未來走向。

前海軍新江艦長呂禮詩認為,我國現階段除「戰技」等級的演訓,應試圖參與美國一些「戰術」層級以上的操演。他指出,我國未來可爭取參與「環太平洋軍演」、「馬拉巴爾軍演」,前者今年度已開始驗證「島鏈防禦」作戰,後者去年度針對「潛艦搜索」演訓,今年更施以「反潛作戰」,對於位處第一島鏈中樞、反潛戰術有待更新的我國將是一大助益。

  • 2018美國防授權法案涉臺條文與現況

    2018美國防授權法案涉臺條文與現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