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4月7日訊(記者曹磊 通訊員朱程雯 肖遙 王戈)武漢給位於地下的高壓電線纜進行深層“體檢”,將應用智能化的脈衝“電子眼”。今天上午,國網武漢供電公司武昌配電運檢室對10千伏軍運會重要保電線路電纜段開展振盪波局部放電試驗,爲線路進行深層體檢,進一步保障軍運會場館、酒店穩定用電。

  “電纜線路均埋於地下,供電人員日常巡查很難監測其內部的運行狀況。”在武昌配電運檢室進行的地下電纜“體檢”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地下電纜的故障處理相對被動,而且故障後查找故障時間較長、停電影響範圍較廣。爲滿足軍運會期間重要保電場館、酒店電源的“零閃動”供電要求,武昌配電運檢室在全省範圍內率先應用振盪波局放檢測技術,通過對脈衝信號反射波的分析和計算來診斷電纜的健康狀況。

  供電人員介紹,通過振盪波局放檢測技術能精準定位傳統巡視無法發現的電纜中間頭和本體內部絕緣缺陷。振盪波局放檢測具有全覆蓋、無損傷、定位準的優點,讓脈衝信號充當“電子眼”,再通過智能化的數據對比和篩選,找準電纜“病竈”,將缺陷消除在萌芽狀態,有效避免電纜故障的發生,大幅減少電纜故障造成的停電。

  武昌配電運檢室主任陳江介紹,武昌地區內共有軍運會場館6個、酒店24個,涉及10千伏電纜線路36條,涉及重要電纜72段,總長116公里。武昌配電運檢室利用清明節用電負荷低峯時段,對4條保電電纜進行了振盪波局放檢測,排查出電纜中間頭缺陷1處,並已及時消缺。接下來,武昌配電運檢室將合理安排檢測計劃,利用脈衝“電子眼”對所有涉保電纜進行健康檢測,確保軍運會保電場館、酒店供電設備的“零缺陷”運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