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

全文網址: 驚悚新聞事件 恐懼、焦慮上身 - 心靈百寶箱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46448#ixzz2O4mcmtl9 
Power By udn.com

 

「鹽漬女人頭」、「死後斷頸」、「八里夫妻浮屍」……,連日來各媒體大篇幅報導兇殺案件,電視談話性節目也邀名嘴「重回命案現場」,推敲兇嫌行兇方法?如何棄屍?不少民眾因報導焦燥不安,甚至有青少年看了半夜做噩夢。

精神科醫師則指出,有的焦慮症病人甚至看到路邊的黑色塑膠袋,都不禁聯想到裡面是否藏著屍塊,或擔心周遭的人可能對自己下毒手,鎮日疑神疑鬼。

 

臺安醫院精神科主任許正典指出,恐懼和焦慮是人類最原始的負面心理反應,起源於對特定的環境或事物所帶來的危險,所產生的防衛機轉,也是人類適應大自然的本能反應。

 

不過,對於某些精神狀態有異常的病人,或是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及兒童,如果看到兇殺案的相關報導,例如分屍、兇器、死亡等字眼,就容易受到影響。

 

例如,有焦慮症的精神病患,在看了恐怖的社會新聞報導後,往往會跟自己產生不必要的聯想,造成心神不寧,有的看完電視後,不僅渾身不自在,即使眼睛閉著,腦海中也一直重複著兇嫌或受害者畫面,揮之不去,以致無法入睡。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宗憲碰到一名病人,對方自述想要瞭解警方偵辦八里雙屍命案的進展,得知有女子曾用推車載運黑色塑膠袋,從此一看到黑色塑膠袋就起雞皮疙瘩,因為他無法自主的把黑色塑膠袋與屍體聯想在一起。

 

劉宗憲也說,有的病人閒聊時,也對咖啡館疑成為謀財害命的場所,造成善良夫婦命喪「龍門客棧」,因而對人不再有信任感,甚至擔心周遭的人隨時對自己圖謀不軌。

 

精神科醫師擔心,如果社會的殺人事件像連續劇持續不斷的報導,恐會加重焦慮症及其他精神官能症患者的病情起伏,失眠問題也會更嚴重。

 

有些人怕看鬼片,卻又忍不住去電影院尋求感官刺激,有人就半遮眼睛,觀賞血肉橫飛的「德州電鋸殺人狂」3D電影。許正典和劉宗憲都表示,時下部分社會新聞事件不輸驚悚片,但民眾應自已選擇,關心時事,可以先看標題,不必深入觀看兇嫌的犯罪手法。若怕影響心情,不妨轉臺,眼不見為淨。



全文網址: 驚悚新聞事件 恐懼、焦慮上身 - 心靈百寶箱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46448#ixzz2O4mfYhWu 
Power By ud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