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石油行業迎來一振奮人心的時刻,國際油價成功衝破70美元!

  油價上漲70美元

  共1600字|建議閱讀時間4分鐘

  文 |樂楓

  4月5日,布倫特原油上漲1.35%,攀升至每桶70.34美元,創近五個月以來新高。至此,今年前三個月,原油價格大漲32%,創十年來最大季度漲幅。

  值得注意的是,油價突破70美元,意味着油價基本達到2018年年末大幅震盪前的平均水平。這一油價週期性的迴歸,表明國際油價已經找到一個長期的平衡點,有望維持在70美元左右的區間波動,這也符合石油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油價實現持續上漲

  2019年以來,油價的供需局面正逐步發生變化,油價隨之保持持續上漲的良好態勢。

  事實上,多種因素推動這一局面的形成。從供應端來看,OPEC減產、美國對委內瑞拉制裁以及美國頁巖油產量下滑等因素,都成爲了油價上漲的助推因素。

  2018年底原油價格疲軟,油氣公司縮減開支,德克薩斯州的油氣生產商也不得不減少鑽探活動。此外,從德克薩斯州西部到墨西哥灣的管道容量沒有擴充,從而限制其原油的開採。

  3月29日,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佈的最新月度數據顯示,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美國頁巖油日產量減少約9萬桶,至1187萬桶,這是去年5月以來美國首次全國原油減產。

  此外,受到美國製裁,伊朗和委內瑞拉被動減產,成爲推動油價持續上行的重要因素。

  據瞭解,委內瑞拉原油產量在過去2年減少了100多萬桶/日,3月受其國內電力系統癱瘓影響,產量將下滑至50萬桶/日。

  同樣,自去年11月美國重啓對伊朗制裁以來,伊朗產量及出口量持續下滑。今年2月伊朗原油產量降至274.3萬桶/日,爲近5年來低位。

  從需求端來看,全球範圍內石油需求依然強勁,石油需求的持續增長將爲油價上漲提供有力支撐。

  數據顯示,3月中國製造業意外恢復增長,爲四個月來首次。同樣美國3月製造業數據亦好於預期,這緩解了此前經濟放緩的擔憂。

  2018年4月23日,國際能源署(IEA)發佈的《石油市場報告2018》顯示,強勁的世界經濟有望支撐石油需求穩固增長。預計石油需求增速將達到年均120萬桶/日,到2023年石油需求將達到1.047億桶/日,比2017年增加690萬桶/日。

  從上不難看出,供需面的轉變正在推高油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瑞銀的經濟學家Giovanni Staunovo預計,布油價格將升至每桶70-80美元區間。

  70美元或成油價中軸線

  從歷史經驗來看,國際油價維持在60-80美元左右的區間,或具備長期可持續的支撐。未來一段時間,油價即便上漲或者下跌,也將大概率迴歸這一理性區間。

  全球普氏能源諮詢預計油價在2019年將緩慢上漲。換言之,油價上漲幅度可能是一桶幾美元,但出現幾十美元的狀況可能性基本爲零,但也不排除重大突發事件。

  事實上,從油氣生產國主動尋求油氣供需再平衡,可以預見2019年油價的上下波動皆有限。

  2018年12月,以沙特和俄羅斯主導的減產聯盟達成減產協議,依據減產協議,同意2019年開始日均減產原油120萬桶,初步設定期限爲6個月。

  目前來看,OPEC及其盟友對於履行削減石油供應,展現了超乎預期的減產執行率。

  據彭博調查顯示,預計3月OPEC產量降至3038.5萬桶/日,沙特原油產量降至982萬桶/日的四年低位。在此基礎上,沙特4月份或將進一步控制原油產量及出口,減產量或大於此前協議的規模。

  顯然,歐佩克和主要產油國的主動減產計劃,將提振油價,而這也符合各方利益。

  據悉,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8年11月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地區會議表示,油價在每桶70美元左右將適合俄羅斯,而莫斯科將繼續在全球原油產量水平上與石油輸出國組織合作。

  同樣,對於美國而言,若國際油價處於低油價水平,美國石油行業將無法維持產出增長。

  據悉,美國頁巖油完全成本爲每桶50美元左右,2018年年末油價的大幅下挫已經危及石油生產企業的盈利,並開始對上游勘探開發造成衝擊。

  據斯倫貝謝和哈里伯頓預測,美國頁巖鑽探企業今年將被迫整體削減逾10%的支出。

  顯然,國際油價無論過高或者過低,都將背離油價的理性區間,既損害了消費國的利益,也損害了產油國的利益。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爲,油價的最佳區間是每桶65至70美元,這一價位水平可令消費者接受,也會爲石油工業創造穩定的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