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 春風吹,春風吹來了細菌, 吹來了病毒。

  春天一到手足口病這個“欺弱怕強的大魔王“就又開始肆無忌憚的傷害我們的寶貝們了。

  前幾天去醫院產檢,看到兒科裏又“人滿爲患”、哭聲陣陣了,哭得我心肝顫顫。

  身旁的護士小妹妹深嘆口氣說道:

  兒科最忙的季節又來了!五分之一的孩子都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這麼“常見的病”很多父母還是一無所知,有些孩子只是普通病例可以在家自愈的也堅持要住院,有些是情況都很嚴重了才送來醫院,我們說手足口病也可致命,他們還罵我們危言聳聽呢。

  竟然還這麼多父母不瞭解手足口病?我驚呆了!

  聽到護士妹妹這番言論,我覺得我必需責無旁貸的寫一篇關於手口足病爸爸媽媽最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識,讓更多的爸爸媽媽深入瞭解一下這個可惡的“大魔王”了。

  首先讓大家見識一下手足口病“大魔王”的威力!

  數據顯示自 2010 年以來,手足口病發病數一直位列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首位,每年平均報告病例數約 206.7 萬,死亡數位列法定報告傳染病前五!

  可怕吧!害怕吧!

  什麼是手足口病?(這都不知道?先面壁10秒~)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初期患者會發熱,體溫常在 38~39℃,手、足、臀等部位皮膚會出現疹子,口腔會出現黏膜皰疹或潰瘍,最喜歡欺負 3 歲以下兒童。

  手足口病發病後 1 周內傳染性最強。

  常有一個班裏有一個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結果全班都“遭殃”的事件發生。因爲患兒的糞便、皰疹液、唾液和接觸過的水和食物都會變成傳染源。

  每年的 4-6 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在南方 10-11 月份還會出現秋季小高峯。

  在手足口病高發期,如果寶寶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食慾下降,甚至抗拒進食或喝水,嬰兒頻繁吐奶、大量流口水、用手摳嘴巴等舉動,我們就要提高警惕寶寶是否患上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爲啥會致命?

  大多數手足口病兒童屬於輕症,一般在1-2 周左右可自愈,不需要住院。但少數患兒可出現一些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炎、腦炎或腦膜炎、肺炎、肺水腫、脊髓灰質炎樣肢體癱瘓、過敏性紫癜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能致命。

  重症病例一般具有哪些特點

  孩子出現精神萎靡、嘔吐、肢體抖動、無力、站立或坐立不穩、食慾亢進等情況時屬於重症初期。

  當孩子高燒不退、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膚出現花紋、四肢發涼等症狀時,則說明手足口病已影響到呼吸、循環功能,一定要到醫院診治。

  越小的孩子,重症病例的比例越高,尤其是<1 歲的嬰兒。

  輕微手足口如何護理?

  輕微手足口病的典型皮疹主要是斑丘疹、丘疹、皰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疹內液體較少,不疼不癢,皮疹恢復時不結痂、不留疤。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有時可見瘀點、瘀斑。

  這時一般可通過家庭護理自愈。

  但目前還沒有針對腸道病毒治療手足口病的藥物,所以治療輕微手足口病就只有盡力去緩解它表現出來的症狀。

  飲食清淡

  爲患病寶寶準備吸管和流質食物,如蔬菜粥、牛奶、果汁、米糊等。食物放涼一些再給寶寶喫,太熱的食物會刺激寶寶口腔皰疹,加劇疼痛。

  皮膚護理

  保持寶寶患處皮膚清潔、乾燥。如果皰疹實在疼痛難忍,可以冷毛巾輕輕擦拭,或在醫生的指導下外用抗病毒軟膏。

  口腔護理

  保持口腔清潔,勤用淡鹽水漱口,如果寶寶口腔實在疼痛難忍拒絕進食,可在醫生的同意下用利多卡因溶液塗於口腔皰疹處來減輕寶寶的疼痛。

  退熱

  當寶寶的體溫超過 38.5℃,需要給寶寶服用退燒藥物,如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如果寶寶沒有高熱和不適,媽媽們不要急着用退燒藥物,先讓寶寶多喝水,密切觀察寶寶病情。

  補充水分

  嘔吐的寶寶需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由於電解質平衡鹽溶液比例很難掌控,所以最好不要自己配置,應該去藥店購買。

  消毒

  對寶寶的日常用品進行消毒,如煮沸、暴曬、碘伏或稀釋的84消毒液擦拭後靜置片刻再使用清水擦拭。

  打疫苗有用嗎?得過一次手足口病還會再得嗎?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種,但通常引起重症和死亡的主要是EV71 病毒。目前我國已經自主研製出預防 EV71 病毒的手足口病疫苗,保護率可達 90%。

  適合 6 月齡-5 歲的兒童接種,12 月齡前完成接種效果最佳。

  該疫苗需要接種兩次,間隔 1 個月。這種疫苗目前仍屬於第二類疫苗,需要家長自費、自願選擇接種,家長可以諮詢當地的預防接種門診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瞭解接種事宜 。

  得過一次手足口病以後還會得嗎?

  可以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的種類很多,不同型的腸道病毒感染後沒有或很少有交叉交叉保護。

  因此得過一次手足口病的寶寶有可能因感染不同種病毒而導致多次發病,所以不會獲得終生免疫。

  而且不同的病毒型可在同年流行,所以幼兒 1 年有可能被感染 2~3 次,而多次患手足口病。

  如何預防手口足病?

  親密接觸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

  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牀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還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所以一定要遠離“病源”做好隔離。

  預防手口足病只要落實衛生部的這五句真經:勤洗手、喫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太陽,基本能確保無恙。

  另外,家長們也應關注寶寶周圍其他小朋友生病的情況,避免與生病的寶寶密切接觸。還要注意環境衛生以及寶寶的個人衛生。儘量避免帶寶寶到人羣密集的公共場所,如電影院、公園、商場等,以避免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在症狀消失後仍可具有傳染性!建議手足口病寶寶症狀消失1周,過了隔離期後再去上學或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哦~

  *引用《手口足指南》

  我有個小小請求,幫忙點個在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