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解密》第40期:

  雍正王朝這部劇越看越有意思,它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推敲,足可見導演下的工夫之深。我們前兩期講了太子胤礽跟鄭春華的愛情故事,他們的愛情始於雨後的假山相會,終結於太子胤礽復立之時。

  復立後的太子胤礽指使老十三胤祥去殺掉自己曾經的愛人——鄭春華,此舉本是控制老十三之舉,卻弄巧成拙,反而把老十三推向了老四身邊。

  本期不推劇情,我們單講一個小細節,這個細節就是康熙帝最後一次南巡,太子胤礽跪送,爲什麼掉了帽子?

  《雍正王朝解密》第40期:雍正王朝之所以稱爲神劇,看看康熙帝最後一次南巡時太子的帽子!

  一、

  自從熱河八大山莊被圍事件發生後,康熙帝的內心其實很擰巴的:

  他也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這些皇子已經不可控了,爲了揪出幕後兇手,他定下了先廢掉太子再舉薦新太子一計。

  雖然最終的結局達到了預期,但是也有副作用,假如康熙帝能提前預料到的話,我想他絕對會爲這次草率的決定而後悔。

  因爲此舉,也導致了太子胤礽的威望一掃到底,老八胤禩一夥自不用說,沒被廢的時候就不怎麼待見太子,這次被廢后又復立,更是不把太子放在眼中。甚至老十四胤禵直接當着衆皇子的面,直接表明不服太子胤礽。

  最後康熙帝氣得直接砍老十四,可惜衆人的表現讓他也終於冷靜下來:

  冷靜下來的康熙帝,自此決定好好培養老四胤禛了,而太子胤礽就只剩下了擋箭牌的作用,當然,也不是一點機會不給,就看他的病能不能好了,所以,康熙帝在打算南巡之前,找到了太子和他的老師王掞:

  “這冬天啊,很快過去了,什麼是冬天啊?冬天啊,就像朕和你一樣,老了,這精氣神不濟了……你王師傅就從不跟朕說這些渾話……冰雪不溶,春天啊,就沒辦法更替……”

  其實這句話意義非凡,有兩層含義:

  一種是指自己年歲已高,江山早晚會留給太子的,希望九九寒暑表結束以後,太子胤礽的“病”也能好轉,好好收拾一下爛攤子,重拾自己的威信。

  其實還有一層隱含的含義,康熙帝之所以不顧國庫空虛,不顧年歲已高,執意要南巡,說到底就是給太子胤礽一次鍛鍊的機會,倒要看看皇上不在京城的時候,太子到底合不合格?如果不合格,那麼換太子,也就順理成章了。畢竟康熙帝太在乎面子,不逼迫太子做出大逆不道的事來,是不會輕易換掉他的。

  太子胤礽和王掞也能聽明白康熙帝的意思,所以一個勁的強調自己這些天有哪些心得,怎麼能不負父皇厚望。

  敲打完太子之後,康熙帝懷着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懷着對太子的最後一次考驗,懷着“天下蒼生”,還是下了江南……

  二、

  於是,在康熙帝南巡離開京城時,坐在了車上,旁白纔開始講: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正式宣佈復立太子……”

  留下太子胤礽監國,處理國家政事,當然,這也不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監國,以前康熙帝每次南巡,基本也是太子監國。只是這一次,每個皇子心中的小九九就與以往不同了……

  首先各位皇子的地位發生了改變:

  老三、老四、老八早在熱河八大山莊被圍事件中就被升爲親王,當然還有一個老大直親王,此時被圈禁了。與此同時,老十三胤祥掌管了刑部,老十四胤禵掌管了兵部,老四胤禛是領侍衛內大臣,老八胤禩很早就掌管戶部。

  也就是說,這時候的太子胤礽權力已經被剝奪的一乾二淨,地位岌岌可危。

  由於康熙帝要南巡,太子胤礽打頭,後面依次是老四、老八、老九、老十、老十三、老十四……跪送。

  不要覺得這個順序是隨意排的,其實不管是劇中,還是導演刻意安排,都揭示一個問題:

  因爲這個鏡頭是隨着康熙帝的眼光往後掃的,也就是說在康熙帝心中,繼位人的順序也是基本按照這個順序排,當然老八、老九、老十是捆綁在一起的。而老十三和老十四並沒有在畫面中,也表明他們倆並不在繼承順序內。

  太子帶頭磕頭,不知道是因爲緊張,還是因爲激動,亦或者是因爲得意忘形,總之他不小心掉了帽子。

  不要覺得太子不慌張,《雍正王朝》第一集一開篇就詳細描述了太子胤礽的緊張,因爲慌張,所以纔會語無倫次,纔會讓康熙帝非常不滿意。

  而得意忘形,也是很顯然的,因爲康熙帝的車架還沒有走遠,太子胤礽就站起來了,面對其餘跪着的皇子,甩甩手走了……隨後就是大肆清洗當初舉薦新太子時老八胤禩的人。

  楊角風覺得,康熙帝此次南巡,也有很大的一個原因估計是想借助太子胤礽之手,清理一下老八胤禩的勢力。

  三、

  那麼太子胤礽這次掉帽子是導演刻意爲之,還是穿幫鏡頭呢?

  這裏就不得不說導演功力之深了,或許一開始是穿幫,但是爲什麼後期製作的時候沒有刻意刪掉呢?就是因爲這次“穿幫”穿的好,穿的妙,穿的寓意非凡:

  因爲康熙帝這次南巡之後,太子胤礽就被二次廢除,從此之後,再無翻身。帽子,象徵着地位,地位不保,太子不保。

  其實全劇中掉帽子的戲份不僅僅這裏有,還有好幾處應用也非常巧妙:

  比如後來雍正帝即位之後,因爲年羹堯飛揚跋扈的事,孫嘉誠以死彈劾年羹堯,面對雍正帝的審問,他一激動,帽子也掉了,果然沒多久,他就被年羹堯殺了。

  比如年羹堯臨被貶之前,策馬去見蒙古王公,也有幾個鏡頭,那就是他的帥盔總是戴不住,不停地用手去扶,果然,沒多久,他就連降多級,最後被雍正帝賜死。

  所以,這次太子胤礽帽子突然掉落,說到底就是暗示我們,太子地位即將不保。

  剛纔也提到了,目前入康熙帝法眼的就是太子、老四、老八,再加上新興的老十三和老十四勢力,其實這是五派勢力。

  而康熙帝還沒走遠呢,太子胤礽就已經站了起來,輕蔑地笑了一下,然後不顧衆皇子的嗤之以鼻,揚長而去。我們看皇子離開的順序,先是太子,後來是老八胤禩一夥,最後剩下了老四和老十三,他倆對視一望,也就表明老四跟老十三目前處於一條戰線。

  事實上後來太子胤礽被逼造反,就是老四胤禛先設的套(連老十三也坑了),老八胤禩推波助瀾,老十四胤禵臨門一腳,最終,太子胤礽被老爹聯合各個兄弟合夥給坑了……

  這就是太子胤礽掉帽事件背後的寓意,揭示太子消亡後,就是四爺黨和八爺黨之爭了……

  四、

  其實太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裏,生生把一把好牌打爛了:

  康熙帝最反感的就是底下皇子結黨,爲什麼舉薦新太子一事上,大肆打壓八爺黨,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爲什麼老四胤禛每次都跟康熙帝強調自己要做一個孤臣,就是爲了表明自己不拉幫結夥。

  太子胤礽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工作便可,底下皇子的成績都是你太子的功勞,根本不用爭功,就是因爲總想着爭功,結果生生氣跑了老四胤禛。

  所以,太子本末倒置了,他根本就沒搞明白康熙帝復立他的真正含義,而且再次犯了追繳戶部欠款時的錯誤。他認爲,自己之所以沒有威信,衆臣不服自己,就是因爲他們沒有把柄捏在手裏。前面他暫緩繳清戶部欠款之事,爲了是施恩,這次要搞百官行述,爲的是施威,豈不知太子之所以爲太子,就是要正大光明行事,不能人前一套,人後又一套。

  背地裏還費盡心思去搞什麼百官行述?他就沒有好好的思考過,百官行述到底是真是假?

  就拿這次掉帽事件,復立之前太子在康熙帝面前恭恭敬敬,一心懺悔,要好好當太子。可惜老爹的車駕還沒走遠,他就甩甩袖子站起來了,這種不自重的行爲,自然讓還跪在地上的衆皇子和衆大臣不恥。

  難怪,見太子離開,老十衝着他的背影:

  “我呸!”

  而回到住處的老八也說道:

  “這一次太子復位之後,我覺得他會做出很多,倒行逆施的事來!”

  而老四胤禛望着太子胤礽遠去的背影,深深一聲嘆息……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