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測量血壓,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雞鳴破曉,清晨採集患者生命體徵數據成爲每日護理工作的開始。這一天,我常規爲住院患者採集生命體徵數據,卻發生了這麼一件有意思的小插曲。

1牀的婆婆得知測得血壓較高,心懷不滿地問:護士,你說我剛纔測的血壓高了,你們給我測的血壓到底準不準啊,怎麼每次都不一樣啊?

1、問:“你們給我測的血壓準不準啊,爲什麼我的血壓每次測量都不一樣呢?”

答:“婆婆,因爲影響血壓的因素比較多,血壓在一天範圍內波動是相對較大的。新陳代謝率最低的時候,血壓通常也是最低的,一般來說上午6點-8點之間血壓較高,形成第一高峯後平穩,下午4點-6點之間再次逐漸升至第二高峯,不過數值會比第一高峯略低,之後逐漸平穩,至凌晨2點到3點之間降到最低點,夜間會比白天低10%-15%,因此血壓有兩峯一谷的說法。同時,當您傷口疼痛不適,或者情緒激動的時候,血壓也會偏高,所以我們不同時間點來測的血壓數據也會不一樣,只要在正常合適的範圍就可以了。”

2、問:“隔壁牀的阿姨和我也是現在測量啊,爲什麼她的就正常,我就高了?”

答:“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動脈壁施加的側壓力。它反應了心輸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容量、血液粘稠度和動脈彈性等之間的關係。由於個體因素的差異,所以每個人的數據會不一樣。影響血壓變化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齡、性別、應激、運動、晝夜、藥物、溫度和測量部位等。婆婆你剛纔是不是上洗手間了嗎,隔壁阿姨還沒起牀活動,活動後的血壓也會受到影響的呢。”

3、問:“好吧,你不告訴我還都不知道這些。那爲什麼同一時間測量,我的左右手血壓也不一樣呢?”

“哈哈,婆婆您記性真好。左右手血壓不一樣,是因爲他們解剖的位置不一樣啊,正常情況下右側肱動脈的血流量比左側大,因此右側血壓比左側血壓高10-20mmHg,主要是指收縮壓,也就是我們說的上壓。如果兩側血壓相差太大,會見於多發性動脈炎、先天性血管畸形、血栓閉塞脈管炎等等。下肢血壓也會比上肢血壓高的哦,一般來說臥位血壓會低於坐位血壓,坐位血壓會低於立位血壓,所在一般給您測血壓的時候,請您先臥牀休息10-30分鐘再測量。”

主動脈弓及其分支解剖圖

4、“原來這樣子啊,那我在家的時候測量的血壓都挺好的,怎麼一來到醫院就成了高血壓呢?”

“嗯,在家測量血壓正常,來到醫院測就高了?這可能是您看到醫生護士後精神緊張,血液中兒茶酚胺分泌過多,心跳加速,同時外周血管收縮,阻力增加,血壓就上升了,這也叫“白大褂高血壓”。同時一次測量血壓並不能診斷是否得了高血壓,如果要診斷高血壓,最好就做個動態血壓監測(ABPM),這個監測用於發現白大褂高血壓和隱匿性高血壓,這有助於醫生做出正確的判斷呢。如果你不想做,也可以在家進行自我血壓監測。”

1、問:“你們給我測的血壓準不準啊,爲什麼我的血壓每次測量都不一樣呢?”

答:“婆婆,因爲影響血壓的因素比較多,血壓在一天範圍內波動是相對較大的。新陳代謝率最低的時候,血壓通常也是最低的,一般來說上午6點-8點之間血壓較高,形成第一高峯後平穩,下午4點-6點之間再次逐漸升至第二高峯,不過數值會比第一高峯略低,之後逐漸平穩,至凌晨2點到3點之間降到最低點,夜間會比白天低10%-15%,因此血壓有兩峯一谷的說法。同時,當您傷口疼痛不適,或者情緒激動的時候,血壓也會偏高,所以我們不同時間點來測的血壓數據也會不一樣,只要在正常合適的範圍就可以了。”

5、“現在科學發達了,都不需要用水銀血壓計了,都用電子的了,但是會不會不準呢?”

“水銀血壓計呢,是用聽診法,要求比較高,如測量者的技術水平,周圍環境噪音等都會影響,而電子血壓計是用示波法,不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當然啦,它們各有缺點,比如拿現在給您測量用的腕式血壓計來說,它不容易固定在橈動脈的上方,而且測量的時候要保持手腕和心臟同一水平,所以不那麼容易做到。來,婆婆,現在請您把手腕放在正確位置,再幫您量一下。”

婆婆恍然大悟,說:“原來是這麼回事啊,是我錯怪你們了,不好意思啊,鬧笑話了。”

“哎呦,您別這麼說,溝通很重要的,臨牀工作繁忙,我們宣教有時候可能不夠到位,以後有疑問的地方就說哈,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

理論貫穿實踐,在工作中,我們在不斷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也應不斷豐富我們的理論知識,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二者相輔相成。同時作爲臨牀醫護工作者,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之餘,也要跟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及宣教工作,共同建立維護良好的醫護患關係。

參考資料:

[1] 內科學(第9版)

[2] 2019AHA科學聲明:人體血壓測量

[3] 《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2019》

作 者/ 朱智羣來 源/ 華醫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