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三浦展提出過“第四消費時代”這個概念,在他看來,日本已經告別了追求名牌和奢侈品的時代,開始進入了個性化、簡約化、精神化的消費時代。

  如今,全世界的零售業都在呈現這種“第四消費時代”的某些元素。

  今年2月,我在《中美零售同時邁向“下流”》一文中提到,全球下行週期本身給消費帶來了壓力,普通消費者,都在用腳投票,選擇走向“下流”。

  國泰君安在2018年12月發佈的《商貿零售行業2019年度策略》中就提到,2018年國內社會零售整體中樞持續下移,高端消費開始承壓。

  這股零售業的下流潮帶來了一些新的化學反應:

  折扣零售概念正在席捲全球,中美折扣零售迎來了開店潮。

  

  美國折扣零售開店潮

  衆所周知都知道,美國零售業正在面臨關店潮。不過,這個關店潮僅僅只是傳統線下零售的關店潮。折扣零售店正在如蝗蟲一般鋪天蓋地取代傳統零售店。

  美國商業媒體BUSINESSINSIDER在3月13日報道稱,美國零售業的一場大災難正在來襲,2019年預計將關閉5300家有零售商門店。不過,預計有2100多家新店開張。

  我根據BUSINESSINSIDER這篇報道繪製了一份表格。我們仔細分析關店潮中的零售會發現,其中大多數是傳統零售商,大部分都處於已經破產保護的狀態。

  這些零售形態大多以線下傳統模式爲主,面對電商衝擊迴天乏術。具體原因已經無需贅言,過去太多媒體都在報道這個現象。

  我再根據BUSINESSINSIDER這篇報道繪製了一另份表格。這份表格主要呈現了2019年計劃新開門店的分佈情況。

  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在於,地主家也沒餘糧了,美國消費支出正在下滑。

  華爾街見聞在今年3月報道,去年12月美國12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環比下跌0.5%,不及預期,創2009年以來最大跌幅。美國個人收入也在1月份意外下降,爲三年首降。

  如果去看這份表格就會發現,它們幾乎都是折扣零售店。如果仔細分析這些折扣零售店,可以發現幾個普遍策略。

  1、高頻率:以社區的高粘度爲吸引力,注重復購率和高頻度,像Dollar General這樣的社區折扣店正在取代普通的個人社區店,因爲Dollar General這樣的連鎖社區折扣店不管是供應鏈還是進貨成本,都更具優勢。

  2、高流量:這些折扣零售店一般不會像沃爾瑪一樣選擇在美國的城市近郊開店。而是直接扎入城市中心。在沃爾瑪的邏輯中,店面應該分佈在美國人願意開車去購物的合理距離之內,這樣物流倉儲租金都會最低。不過,在TJ Maxx的邏輯中,通常都選擇地理位置優越的市中心開店,這樣才能保障充足的客流。

  3、高折扣:可以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好的產品,像TJ Maxx可以只用一折就買到品牌服裝。Five Below作爲一家五元店所有商品定價不超過5美元。這些廉價商品之所以廉價,原因在於不趕潮流、不趕時髦,一般都是過季產品。消費者不再需要爲品牌溢價、季節溢價、時尚溢價付費。

  

  中國廉價零售的興起

  一批歐美折扣零售店甚至還在計劃進入中國市場。

  今年2月,德國著名的“窮人店”ALDI宣佈要進入中國市場,這家店的特點是精選1000支左右SKU,實現精選品類、單品高產出、去中間化向工廠採購產能、主要以自有品牌形態經營、實現超低零售價的小型化超市連鎖業態。ALDI門店面積不超過1000平米,主要經營自有品牌,供應商爲其OEM貼牌。定於5月中旬入華,在上海開業。

  今年3月,Costco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Richard Galanti宣佈,Costco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店會在2018財年第四季度(即2019年5月-7月)亮相上海閔行區,門店佔地面積將達到近2萬平方米。中文名將叫開市客。

  和幾家國外“折扣零售”爭相進軍一線城市不同,TJ Maxx的中國模式正在本土孕育。

  像“大大倉”這樣的中國版TJ Maxx就在悄然在國內三四五線城市開花,這個零售形態涵蓋服裝、美妝、家居等品類,可以同時承載起線下體驗和線上倉儲的功能。

  低線城市的服飾、家居門店普遍面臨關門境地。對沿海工廠來說,它們失去經銷商等於失去了風險分擔者。經銷商對它們來說其實就像是蓄水池,一起承擔了倉儲成本和生產過剩的風險。

  從地域選址這個維度來看,它集中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中心。替代了低線城市那些紛紛關門的服飾、家居小店,承載起了工廠們在下沉市場的渠道。

  和TJ Maxx喜歡在美國城市中心選址如出一轍,“大大倉”在全國三四五線城市,商業街、大型商場等人流量大的地段選址,營業面積在300-5000平米左右,很容易承載起低線城市服飾、美妝、家居購物中心的職能。

  低線城市目前在服飾、傢俱、美妝這些消費領域普遍面臨一個問題:網購看不到實物不放心,線下商品太貴劃不來。但是這種新零售模式讓線上線下渠道得到了整合。

  從商業模式這個維度來看,它在線上線下實現了渠道統一。實現了“線下TJ Maxx+線上盒馬鮮生”的模式。

  實行加盟制,以單個城市爲單位,線下可以體驗、線上可以直接購買,以大數據精準匹配商品送至線下。TJ Maxx並沒有線上渠道,“大大倉”則是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分成模式,容易激勵分銷商參與其中。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沿海工廠缺乏明確的供應鏈規劃,也不懂用戶畫像。低線城市的就像是個黑洞,貨物雖然銷售進去了,但賣給了誰、反饋如何如同石沉大海。

  從物流供應鏈這個維度來看,它採用了工廠直銷的模式,通過智慧供應鏈清理庫存。

  這種便於幫助國內一批品牌清理庫存,工廠直銷價格極低,而且用大數據幫助企業解決庫存問題、認識用戶畫像,可以實現數字化改造。

  在我看來,ALDI和Costco在上海的門店,更像是中產嚐鮮的門店。它們歸根究底還是面向都市白領市場,

  雖然採用了TJ Maxx模式,“大大倉”更像是中國下沉市場的Costco——會成爲縣城中產們的消費升級場所。這是對國內縣域零售的一次重組,把過去低效率的單店展開規模化整合,成爲更高效的零售中心。

  

  人民邁向第四消費時代

  在三浦展的《第四消費時代》中,他把日本的零售業劃分成了四個時代。

  第一消費時代是從大正時代起到二戰前(1912-1945年),經過明治維新運動,日本全社會追去一種西洋式的生活形態。

  第二消費時代是戰後到1974年的中東石油危機這30年間,乘着經濟高速發展的春風,日本消費主義勢如破竹,比起實用性大家更加講究附加在商品上的“感性”和“附加價值”

  第三消費時代是1975年到2004年的30年,消費的個人化趨勢風生水起。

  第四消費時代,人們開始反思,大量的金錢花在與人攀比的消費上毫無意義,他們開始反思父輩那種揮霍無度的消費習慣。第四消費時代正是在迴歸消費的本源,崇尚理智消費。

  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說:

  時尚的邏輯,就在於一場針對消費對象的“指導性廢棄”的遊戲。在今天的生產中,由資本家人爲創序和製造出來的“技術缺陷”和故意的技術性破壞,是“代替生產的根本辦法”。這些被故意設置的缺陷,並不一定真是一種質量上的問題,它們往往是在商品之間的差異性關係中被顯擺出來的凸狀式弱點。

  去看中美這一波折扣零售開店潮就會發現,它正是對《消費社會》中,鮑德里亞所說的“消費符號”和“指導性廢棄”反抗。也是“第四消費時代”在中美零售市場的蔓延。

  TJ Maxx中那些過季、過時的產品其實並非不能用,它們的質量依舊很好。用戶用低價去購買它們,就是決定只購買其中的使用價值,而拋棄虛高的品牌溢價。

  對投資者和創業者來說,利用第四消費時代和用戶這種反抗心理同樣可以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去看TJ Maxx母公司TJX的第四季度及全面財報就會發現,這家公司全年營收390億美元,市值爲640億美元,連續增長18個月。

  新一輪社會零售佈局正在開始。已經有一批消費者,從崇尚時尚、奢侈品,經歷注重質量和舒適度,進而過渡到迴歸內心的滿足感、平和的心態、地方的傳統特色、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上來。

  低線城市的消費升級並不是“無腦升級”,而是精打細算的升級。在國內,TJ Maxx剛剛萌芽。甚至可以這麼說,在中國,每一個縣城其實都能容納下一家TJ Maxx。

  人民正在邁向第四消費時代,創業者同樣可以如此。

  ----------------------------------------------

  作者 | 吳俊宇 公衆號 | 深幾度

  關注科技公司、互聯網現象的解讀

  曾獲鈦媒體2015、2016、2018年度作者

  新浪創事記2018年度十大作者

  品途網2016年度十大作者

  騰訊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