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銀行不高興:淺駁《村鎮銀行大敗局》

最近整個同業都在轉發評論洪偌馨《村鎮銀行大敗局》,一個北京朋友還感嘆,「這篇文章寫的不錯」。我依稀回憶起某天確實點開一篇文章,看了三分之一就關了。印象不深。

最近在休假,偶有時間。再次查詢這篇時,全網已經幾十家媒體在瘋狂轉載。我還以為吳曉波開始關注農村金融了,原來是個誤會。可有個趨勢不能否認,自媒體評論員太多、錢難賺,市場逼的你們開始放下身段關注農村金融,這是好事。可按這個邏輯,是不是該自評一篇《自媒體評論員大敗局》。

接下來,我們以洪偌馨《大敗局》(以下簡稱《文中》)為底稿,從所謂的大敗局「大在哪裡」、「敗在哪裡」、「誰的失敗」、「是階段性還是蓋棺論定」四個角度試圖反駁一二。因本人只有本科學歷,念的還是地方性大學,除略懂一點實務外,文中難免出現一些句語不順通,或措別字。請見諒。對那個原文作者,我也沒有對事不對人的胸懷,本篇既對事、又對人。

一、「大敗局」大在哪裡?

公開信息:截至2016年年末,全國已組建村鎮銀行1519家,各項貸款餘額7021億元,僅相當於一家中型商業銀行的貸款規模。而截至2016年底,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05.19萬億元,2017年這個額度為119.03萬億。前後分析,村鎮銀行貸款餘額佔比為0.67%左右。請問作者,你認為這個「大敗局」的大,是哪裡大?

2017年末全國村鎮銀行機構達1601家,近年公開市場化轉讓機構數量約為57家左右,佔比約為3%。再問作者,你認為這個「大敗局」的大,是哪裡大?

二、「大敗局」敗在哪裡?

《文中》第一標題為「帶著光環而來」,而內容卻在闡述「村鎮銀行門檻低」,你引述的2006年監管文件顯示,村鎮銀行最初功能為「支持新農村建設」。而曆數歷年政府工作報告,「普惠金融」官方提法最早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才有所體現。鄉村振興戰略,由官方在2017年十九大報告中最早提出。請問,我們帶著光環而來,光環在哪裡?

《文中》說:「但前景不佳、盈利艱難卻是村鎮銀行普遍面臨的現狀。」請問,盈利艱難是村鎮銀行的專利,還是所有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現狀,還是整個銀行業的大背景。按文中所述,某國有行年報顯示的27家村行凈資產回報率ROE實現了8.25%。這個數據是低於部分農商行,而高於部分農信社的。請問作者,你所說的敗,是敗在哪裡?

此外,股權轉讓行為是市場行為,發達國家銀行業併購重組並不罕見,更是一種市場化較充分的體現。每個市場主體的角色與分工,要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這是一種市場務實,也是家常便飯。按你洪偌馨的邏輯,一些部委的設置調整該怎麼解讀?

三、「大敗局」是誰的失敗?

《文中》第二標題「翻不過的高山」中陳述:「2011年,當時的銀監會曾下發過一份《商業銀行村鎮銀行子銀行管理暫行辦法》的徵求意見稿,但這個方案提出後卻沒了下文。一直到2018年1月,銀監會終於下發文件宣布,開展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試點。回到2011年前後,因為批量化發展方案的缺位.......」

還說,「這其中的Bug在於,有管理能力的大銀行動力不足.......」

最後居然得出結論:「管理難、發展難、盈利難成為了村鎮銀行成長過程中翻不去的「高山」。

前後邏輯矛盾暫不提,按作者所述,頂層設計被耽誤了七年時間,請問作者,你所說的敗,是指誰的失敗?

《文中》說:「一個坐享政策和時代紅利、手握市場和資本資源的銀行業機構為何走到了今天的境地?」

《文中》又說:「儘管村鎮銀行獲得了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引導,但缺乏市場化根基的它一直未能走出一條可持續的商業路徑。」

前面說我們手握市場和資本資源,後面說我們缺乏市場化根基。作者不是在混淆視聽、偷換概念,這時的作者已經在胡言亂語,胡說八道。

2006年《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准入村鎮銀行的目的,是解決「覆蓋率、供給、競爭」三低問題。而12年後,這個問題貌似還在解決。請問作者,你所說的敗,是指誰的失敗?

懂行的人反思一下,十年過來,請問,「紅利、市場、資源」在哪裡。如果有的話,它不是村鎮銀行的因,而是村鎮銀行的果!是數萬村行人奮鬥十年的結果!!

四、「大敗局」是階段性還是蓋棺論定?

《文中》說:「……不良貸款率3.23%。但要知道,這個數據基本是現在村鎮銀行的最高標準了。」注意:公開信息顯示該行2017年末,全國自設82家村鎮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66%。此處,作者避重就輕,顧左右而言他,請問,你選擇性的使用數據,是什麼居心?

作者一會拿村鎮銀行跟社區銀行比較,一會跟民營銀行比較,罔顧不同機構「面對不同的客群、開發不同的產品,採取不同的價格,使用不同的渠道」的事實。

一會又跟互聯網銀行比較,「一種不依賴資本金、網點、員工數而可以持續發展、不斷下沉金融服務的可能」。

我們知道: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是支農支小,他的市場在鄉鎮村屯。我們同時知道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做的是一塊細分市場,客戶首先具備互聯網粘性。雖然獲客成本低,那是平台紅利,而不是政策紅利、市場紅利。但你要知道那個平台基礎,是兩代互聯網人前赴後繼打造出來的。他們在那個創業過程中,獲得了無數如作者般的嘲諷和否定,2001年互聯網危機時,人們紛紛蓋棺論定,那時候沒有鮮花和掌聲,看客們比作者還冷漠。今天回頭去看歷史,一些人企圖蹭農村金融機構困境的熱度,踩低捧高。這就是評論界的官場現形記。

五、村鎮銀行的困境

1 、定位問題。截至2017年末,村鎮銀行機構組建數量已達1601家,其中中西部地區機構佔比65%;縣域覆蓋率達68%;全國758個國定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所轄縣市中,有416個已設或擬設村鎮銀行。來到這片市場,村鎮銀行的定位本身是帶著政策性、公益性,同時承擔著鄉村振興、精準扶貧、普惠金融的社會責任。政策是公益性目的,市場化引導;市場是個高風險、高成本、人海戰術、勞動密集型市場;資本資源也僅是註冊資本金300萬以上,單一民營股東佔比低於10%。而作者漠視村鎮銀行的功能與定位,僅從「賺錢了、沒賺錢」入手,淺入淺出,只在外圍打轉,試圖通過給村鎮銀行潑盆髒水,博取流量。

2 、所謂的政策紅利。先舉一例,財政部不允許在村鎮銀行開設財政專戶,而是存在抽水機的國有行。歧視貫穿這個市場經濟的始終,衝鋒陷陣時讓你打前陣,上台領獎時沒你啥事。而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也是七年過來,猶抱琵琶。村鎮銀行目前利率定價上限低於或不高於其他機構,而其它監管標準可是按照高杠執行。同時,我國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但目前仍存在利率價格「雙軌制」,存貸款方面仍有基準利率,同時價格上限由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決定,或由人行窗口指導。部分的村鎮銀行受產品、價格、渠道、體制等短板制約,發展負債業務受阻。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對村鎮銀行利率上限設置未給予競爭力優勢,使深處三農市場的村鎮銀行先天面對高成本、高風險和低收益三大劣勢,市場發展信心和動力不足。村鎮銀行作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和市場補充,並未獲得真正的市場地位。如果說財政補貼政策是對村鎮銀行的支持與激勵,那麼有條件放開存款利率定價自主權即是對村鎮銀行進行市場解綁。這,才叫政策紅利,懂嗎。

3、法人高成本的問題。村鎮銀行的困境不是資本充足問題,是成本高,尚未實現規模經濟的問題。單點型法人機構的成本收入比高,這是常識,不是特例。因為規模效應還未發生,邊際收益在遞增。

4、輿論力量。2017年10月,財新網以一篇《1500家村鎮銀行何去何從》挑逗我們情緒,文中幾處Bug不提,其不以量化的數據說話,一味的打壓唱衰,是目前輿論導向的典型代表。

回到這篇《村鎮銀行大敗局》。這個業餘的外行,只拋論點,對論據、論證模糊化處理,大段摘抄公開信息和數據,用順敘、倒敘、插敘方式,將機制性弊端進行簡單羅列、堆砌,勉強拼湊了5000字,下了個似是而非、前後矛盾、博眼球的結論,內容無法支撐標題,典型的急功近利和投機主義。30多年市場經濟歷史的農村信用社改革,剛初具成效。而對10年歷史的村鎮銀行試途一棒子打死。大有「逮住蛤蟆,攥出尿來」的資本家調性。

唱衰的評論者們一副嫌棄嘴臉,帶著傲慢與偏見,不深入調查研究,輕易妄下結論。讓我們領悟到了何為跑得比西方記者還快。唱衰的評論者們從未提出任何解決方案,而是把水攪渾,販賣焦慮,以博取關注。我們稱其為評論界的土豪、妖精和害人精。

《村鎮銀行不高興:淺駁〈村鎮銀行大敗局〉》。作者常顯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