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常春藤作為四季常綠的觀賞綠植,能夠長出很長的垂吊枝條,既可懸掛在半空中,又能擺放在幾架之上,是很好的裝飾綠植,而且在枝條上極易長出氣生根,很容易就能扦插出一盆新的常春藤綠植,那今天花痴就給大家介紹我們該如何養好一盆常春藤。

常春藤喜歡通透並且肥沃的砂質土壤,可在花市購買通用園藝土,然後回來添加沙土,按照2:1比例配製,因為長春藤能夠長出很長的垂吊枝條,所以我們在選擇花盆的時候,最好是選擇能夠垂吊起來的,這樣掛起來會更有美感。

常春藤喜歡半蔭蔽的環境,可將其放置在衛生間或者是北面房間,只要有一定的散射光照即可,如果將其放置在光照較強的陽台之上,很容易將葉片灼傷;常春藤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5度,超過35度以上就會影響常春藤正常生長,冬季安全過冬溫度應控制在10度以上。

常春藤喜歡濕潤的生長環境,平時在養護過程中,根據天氣及季節確定澆水次數,比如在春秋季節可3-4天澆一次水,夏季1-2天澆一次水,冬季在可一周澆一次水,在夏季天氣乾燥炎熱,除了正常澆水以外,還要用噴壺噴洒葉片,來保證周邊環境的濕潤度。

常春藤喜歡薄肥,因為其作為觀葉綠植,所以我們在選擇肥料的時候,盡量選擇氮元素含量較高的複合肥,可每月施加一次稀薄的肥料,如果是顆粒肥,可將其溶解在水中,然後在直接澆灌在花盆中即可。

常春藤因長勢較快,無論是枝條還是根系,所以還需要我們適時的進行修剪,修剪掉一些過長以及影響通透的枝條,剪下的枝條不要扔掉,可進行扦插繁殖,在每年春季或者是秋季可進行一次換盆換土處理,讓其有更加適宜的生長空間。


土壤選擇

常春藤的莖蔓柔軟,便於捏形,也可進行盆栽。用普通培養土上盆,1~2年翻盆換土1次,始終保持盆土濕潤,放在蔽蔭處或室內陳設,施肥不要過多,但要加強通風,以防發生蚧殼蟲。

施肥方法

春秋生長季節應每2~3周追施一次稀薄液肥,花葉品種最忌偏施氮肥,以免葉面上的花紋、斑塊等褪為綠色,冬季則停止施肥。 常春藤喜肥,以氮肥為主。但如果氮肥過多時容易瘋長,不利於株形美觀。磷鉀肥不足時,常春藤葉上的斑紋容易淡化。幼株可在生長季節每15天追施腐熟的10倍液肥混合等量的500倍磷酸二氫鉀液。 成形株每30天追施混合液肥1次。成形株如日常不施肥,在發現葉色發黃時,可葉面噴施1000倍尿素液1—2次。施腐熟的液肥時,應用細嘴噴壺貼盆沿慢灌,不要將肥液濺沾至葉片上,否則易將葉片燒傷。

澆水方法

常春藤喜濕潤的土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耐水濕,怕乾旱。春季恢復生長後使盆土處於濕潤狀態。常春藤生長的季節應該要保持盆土的濕潤。因為室內的空氣濕度相對比較低,應經常向常春藤葉片和四周洒水增加空氣濕度。秋末氣溫下降後,慢慢地減少澆水的次數,使盆土偏干。冬季氣溫較低時以盆土偏干為好。 常春藤喜濕,生長季節內應保持盆土濕潤,並每天進行葉面噴水,使空氣濕度達50%~60%,冬季要減少澆水次數,但也不可過干。

溫度,光照要求

生長適溫為18~20℃,氣溫高達35℃以上時停止生長。葉片發黃。常春藤耐寒力較強,能忍耐2~3℃低溫。冬季應放在室內越冬。0~5℃不至於受害,以10℃以上為宜。 常春藤室內養護時要求光線充足,尤其長年室內養護的植株,應盡量放南窗處,以使多見陽光,這樣植株節間短,葉型一致,葉色鮮明,但忌強光暴晒。冬季低溫易造成植株落葉,只要莖蔓未受凍,次年春暖重修剪一次,莖蔓下部可再發生新芽。

病蟲害防治方法

炭疽病在秋雨連綿時易發生,為害葉片,造成葉片失綠,植株長勢衰弱。防治上注意通風透光,澆水時禁止澆到葉片上。發病後,噴洒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隔7天噴1次,連噴3~4次。 葉斑病是為害葉片的常見病害,嚴重者造成葉片乾枯脫落。應注意通風透光,發現病葉及時摘除並集中燒毀,同時噴洒40%噴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7天噴1次,連噴2~3遍。 介殼蟲為常見蟲害,並能引起煤污病,致使葉片發黃乾枯,甚至落葉。小面積發生時,可人工刮除;若發生量大,可根埋呋喃丹或噴洒20%殺滅菊酯乳油1500倍液防治。


常青藤株形優美,可凈化室內空氣、吸收由傢具散發出的苯、甲醛等有害氣體。

1、生長環境

常青藤對環境適應性強,喜歡較冷的氣候,耐寒,需土壤濕潤、空氣流通。

2、施肥

一般冬夏不用施肥,切忌偏施氮肥,否則,花葉品種葉面上的花紋、斑塊等就余褪為綠色。氮、磷、鉀三者的比例以1:1:1為宜。

對養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公眾號:花友,天天都有精彩的養花、賞花美文與您分享,還有同道花友與您共沐花海。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