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top5英國寄宿女高在讀,兩年前從東三省體制內出國。

GCSE選課—英語文學和語言,物理,化學,生物,數學,高等數學,歷史,音樂,法語,日語加考中文。目前保守估計8-10A*。

日語N2,愛丁堡公爵獎,一門樂器英皇Dip(並不是鋼琴小提琴),聲樂八級。

感到什麼都喜歡,無法決定專業。父母的意思是學經濟,我也對他有興趣,但是畢竟還沒有學過不知道這個興趣是否能支持下去大學三年甚至四年學習這個。喜歡外語言,但是父母堅決反對並被告知沒飯喫。我想考牛劍,但是我知道自身能力和水平,只是嘗試;經濟的專業入學競爭度非常大,父母認為我絕對考不上Oxbridge;又不甘心最後只去英國其他學校念經濟(並不喜歡LSE,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和父母爭吵學ib還是Alevel,由於英國大學數量侷限性,考慮美本。大致選課會是高數,物理,經濟和法語日語。英語目前不是非常強勢,算是A-B之間徘徊吧。我各人意向ib;父母希望我插花(認為我沒有牛劍的資質)上個alevel別壓力太大,念Warwick/Birmingham這個tier的學校;不要折騰美本考裱花。他們的原話是「: 你考不上,你身體不好,你不夠努力,智力中上,別多想。」

昨天父母下了通緝令必須現在選擇專業(我興趣真的太雜,無法決定,什麼都學的不錯,但又並不頂尖),2021.09入大學。求大神指點接下來該怎麼做.....


看過題主的問題,糾結了很久,想了很多答題的角度,但都覺得有些隔靴搔癢,幫不到題主。說說自己的經歷吧。

10年前我剛到英國讀Alevel時,和題主情況差不多,不知道該選什麼課,也不知道未來自己要讀什麼專業,從事什麼工作。

從5月份糾結到開學,最終選了數學,物理,Business和IT。

選擇數學和物理是因為在國內高中選的理科,似乎有一定基礎。Business是因為10年前家鄉城市經濟一片虛假繁榮,所以勵志未來畢業後要回到家鄉在盛宴一般的GDP中分一杯... 貢獻自己的力量。而選擇IT則是因為自己喜歡玩遊戲。

然而開學後短短兩周我就露了餡。由於英語聽力和口語實在太差,讀Business時常常一整節課光看老師張嘴不知道她說的什麼,作業essay寫出來,連最基本的語法都有問題,句子也不通順,只能硬著頭皮往上交。

IT就更完蛋了,上了課才知道原來英國的IT課並不教打遊戲。而在國內接受的唯一IT教育是小學時候的微機課,並且我從微機課學來的知識只有電腦機箱一旦進灰就死機,所以要想接近電腦一定要記得穿鞋套。

學校主管教育的Header大媽看不下去了,約我談話。她告訴我以我目前的英語水平不適合學Business,另外聽IT老師說我每次打開學校電腦都習慣性先裝360......

她說我數學基礎明顯比較好,建議我學進階數學,而且進階數學在AS level算兩科,所以可以完美替換掉Business和IT。

我Alevel最終成績還不錯,教育主任當初建議我選擇的進階數學也拿到A*。

A2下半學期申請大學時,我依然不知道我想讀什麼,看著自己手中的成績單,嗯,數學成績蠻好嘛,於是選擇了UCL的數學專業,也成功拿到offer。

讀大學時,我認識了許多來自中國的女生同學,她們大部分集中在數學,金融和財會系。交談中,我漸漸瞭解到她們所讀的專業並非興趣所在,畢竟20歲左右的桃李年華就勵志未來一生和金錢打交道的女孩子實在不多。

她們有些是聽從了家長的建議,有些則是認可了中介對於未來畢業後海歸的就業趨勢分析,才選擇了這個專業。

畢業後雖然天各一方,但還是能在朋友圈看到她們的近況。朋友們大部分成功進入了銀行,四大和證券行業,和知乎上對於英國海歸慘淡就業現狀的描繪並不是那麼切合。她們在朋友圈中曬得也並不全是加班,大部分仍然是自己並未扔下的興趣,有偶像,有日漫,有登山,有音樂...

看了題主的問題,瞬間想到當十年前迷茫無助的自己。當初教育主任大媽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在那個岔路口給了我方向,我至今由衷地感謝她。

然而如果現在的我可以穿越回10年前,我會告訴那時的自己放棄Business的選擇太對了,因為去年家鄉的GDP開始擠水,大潮退去我發現家鄉的海灘上竟然全是裸泳的人。放棄IT確實有些可惜。因為我在UCL讀了一年數學後發現實在不喜歡這個專業,最終還是兜轉一圈,去杜倫讀了計算機,每次凌晨改Bug改到頭疼時常常想如果自己有2年的IT基礎也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所以題主你看,人生在你現在的年紀就是迷茫的。我很慶幸自己最終找到了興趣所在,但我也並不後悔自己曾經走過的路,這些經歷塑造了今天的我,每段歲月都有它們獨特的價值。

就像我開頭所說的,我的回答註定幫不到題主太多,人生中的選擇最終拿主意的只能是自己。只是希望題主知道你所經歷的,大概是許多像你一樣的青年都要經歷的,你並不孤獨。有時人生中的選擇也沒那麼重要和二元,不同的路走下來也許同樣有趣。


-

不要去Warwick讀PPE。

-


我們是同屆考大學哦!(2021)題主真的很厲害呢,能考上這麼頂尖的學校!

答題前先說說自己的情況,我去年11月考了英國的四所高中的A Levels,只有一所覺得我物理考差了要我重考,其他都發了offer,可是我當時期望沒那麼高,沒有考最頂尖的學校,而且我覺得英國高中排名都很不一樣,不知道那些排名是以什麼為標準的,而且很多時候榜單上的學校都不齊全,弄得排名失去準確性……如果算口碑,我收到offer最好的那所其實不算非常有名,今年A level A*-A大概60%吧,我上網看到有人說不錯,有人說不太好,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樓主如果知道可不可以幫我瞭解一下……真的很後悔不再往前考……順便加個好友可以嗎?我明年就要去那裡讀書了,非常期待,目標也是Oxbridge(或者美國名校),我們可以一起努力!!

說回正題,我感覺題主的父母真的太關心你的情況了!(沒有貶義,我的父母毫不關心這些事,我還希望他們多和我談談呢)

題主對什麼都有興趣,一般都會面臨選擇困難症吧,會不會想想將後想從事什麼職業?你覺得未來的四十年投入哪個行業你不會後悔?學經濟固然好,可是會不會有點隨波逐流?你希望做投行、或者在金融公司工作嗎?一般名校畢業生,以哈佛等幾所藤校為例,很大一個比例的學生都將簡歷投到了著名的投資銀行上,金融就是最趨之若鶩的工作。我個人是很不贊成什麼都跟隨大流的,找工作、升職等的競爭會很激烈,而且就算做到了,也未必是自己最喜歡做的事,這樣活著幾十年真的太累了……至於科研,在知乎上勸退成風(可是這依然阻擋不了我想做科研的夢想哈哈)。題主可以試試看看有關經濟學的書,例如A level經濟的課本,看看能不能學下去?英國大學很難轉專業的,據我在劍橋畢業的親戚說他們大學只能轉類似專業,要是不確定自己的專業還是去美國比較好……而且題主對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有沒有興趣?如果對很多學科都有興趣,並且難以選擇自己絕對有興趣的專業,可以瞭解一下這個富有美國特色的教育體系。

我真的很支持一個人選擇自己真正想學的專業、從事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題主有語言天賦,以及學外語的興趣,真的非常棒,不要因父母的話質疑自己。說實話,人不可能一直在讀書求學,總有一天步入社會、開始工作,也要面臨財政上的問題。可能學外語真的比較冷門,工作也相對比較難找,但我相信題主肯定有做過資料搜尋,應該對這方面的情況有一定了解(其實是我不太知道哈哈),據我所知主要工作場所為領事館、事業單位(有海外經歷可能有點難)、各種企業,或者做翻譯什麼的,如果題主真的很有興趣,並且接受這樣的工作前景,我覺得真的不要埋沒自己的才能,勇敢地嘗試一下吧!(而且語言專業考牛劍比經濟容易多了)

牛津不太清楚,但劍橋的經濟學是非常非常側重理論的,需要很高的數學水平(好像和物理差不了多遠……),競爭都非常的激烈。說實話,我覺得UCAS上牛劍只能報一所,加上充滿不確定性的面試環節,能考進去不但要有真才實學,還有有一定的運氣,不少大神都在面試後被刷,真的非常非常遺憾。相比之下,美國大學雖說錄取玄學,但按照檔次來分,應該不至於跌落到很後排名的學校,大概水平都是心理有數的。我個人應該會考SAT順便申請美國大學,給自己多點選擇。這些是給題主參考的,英美大學招生的一些不同。

題主為什麼要這麼早就覺得自己不太可能考上oxbridge呢?父母的話有時真的不要太在意。我父母也經常這樣說我,但我依然考了年級前五,理科年級第一。你有拿8-10個A*的能力,加上不錯的activities,足以證明你能很好地應付學術和課外活動,也有相當好的綜合能力。

我也有猶豫,要讀IB還是A Level,但我並不如題主,不是全才,雖說對文學和語言感興趣,但我更希望把時間投資在理科上。假如決定了未來要走的路,我更建議高中投入多些時間到自己想讀的科目。讀IB是可以的,但IB是非常非常忙的,幾乎沒有個人的時間,而且我個人性格並不喜歡別人push我學習、工作,我更希望用些空閑時間看自己想看的書、上自己有興趣的網課,題主也可以結合自己性格考慮,看看哪種體系更適合自己、更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水平。要考美本的話要準備的東西非常複雜,要刷活動、刷標化,還有AP、SAT II考試,要是題主選擇了IB,要衡量自己有沒有時間和能力,像其他(沒那麼忙的)高中生一樣,刷到漂亮的成績和活動。

A level,IB;英國大學,美國大學,這都是我前段時間一直在掙扎的事情、糾結的詞語。我查了很多很多資料,最後選擇了這樣一條路,但人心常變,誰也不能確保,一個人將來必定不會對自己作出的選擇後悔。可是決定了就幾乎沒有退路了,要堅持走下去,勿忘初心。我知道題主的學校檔次,這裡是真心話,題主在一個很高的平臺上,千萬不要看低自己啊,我個人很明白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話的確會令人陷入對自己能力的質疑,但客觀的結果總是能證明一切。

最後,一起加油!!


謝邀,其實沒辦法給你太多建議。但是真的,別老聽你爸媽的,父母說你考不上這種無形的心理暗示和不信任感會對你自己造成非常大的壓力。可以先去目標學校的官網查閱一下感興趣的專業介紹,包括學校當地的環境啊,就業前景,這些都有可能影響擇校的。然後選擇你最喜歡的幾個,選專業也別管有沒有飯喫的問題(國內高考的文科生全都哭了,上了大學10個裡7個都是語言專業)畢竟你本科讀完之後很大情況下還有碩,專業不喜歡還能換,學校不喜歡還能轉學(雖然很麻煩)。美本感覺我的同學裡是ib的比較多,可以換學分。就這些想法啦,堅持本心就好。有時間有精力的年齡下,多試試也沒什麼不好~


什麼都喜歡,什麼都學得不錯 -- 你這不就是生來讀IB的嗎?偏科才選Alevel呀!兩門語言+數學+音樂,再加一門科學和一門人文,很均衡,IB六門選課很好選。IBDP兩年,有充足的時間考慮專業。如果兩年時間還不足以確定專業,那就繼續讀美本吧,到了大一大二總能明確未來的方向。


題主大概兩個星期前我還是同你一樣什麼都想學,並且我還是學IB的。

喜歡計算機,經濟,文學,化學甚至想去畫漫畫。但是畫漫畫太不現實我也不想以後靠父母。就打算把這個想法封裝好,並把所有關於故事情節的設定用筆記記好。等以後無憂(退休了?)了再開封來,專心漫畫。

剩下幾科,也不能什麼都學,得定下一個重心,太任性了,這樣前期也學不好。冷靜思考一下自己最適合什麼和社會需要什麼。

於是乎我就分析了自己。我發現我自身能夠長時間打代碼而不無聊,每完成一個程序都能獲得些許成就感,而且對計算機前沿的技術諸如計算機圖形學,機器人有些感興趣。 而對於經濟,便對宏觀經濟學有些嚮往,但是對於微觀經濟學的分析性論文寫得我很苦惱啊。然後發現自己嘴上說喜歡經濟可能僅是在經濟層面上想了解世界,並不適合以後作經濟相關工作來分析各種數據,做金融產品。 文學的話喜歡從書中汲取感悟,確討厭寫一長串分析什麼手法人物心情這類的文章,捨去。 而化學純粹是不想背各種信息,也不想以後成天泡實驗室裡頭。這樣一想我也沒有那麼特別熱愛化學。

後來我在知乎和各大論壇撒網式搜索有關cs的信息。還纏著網上各種cs的phd向他們諮詢,還面基了某eth研究自動駕駛的小姐姐→_→。他們也樂於給我通俗地解釋,還教給了我很多先進的idea,最後終於敲定把重心放在cs上。

所以樓主要多實踐啊,真的要花時間琢磨,不要草草了事,行動起來,可能你會發現你現在所學的並不是真實的也沒你想的那麼好。而且我看樓主把自己挺優異的成績放上來,估計也是不想對爸媽服輸,而且你爸媽真的是,有理想就去沖啊,又不是啥以後連飯都混不起的專業。 我認為樓主是很有希望衝擊Oxbridge的,其實Oxbridge說難也不難,至少本渣渣都在準備,連我都抱有一絲希望。你要說競爭壓力大嘛,這個東西想得太片面了,不一定申請的全都是大佬,而且跟高考競爭比簡直就是......Oxbridge的eco可是十個裡面選一個哦。只要你能挺過筆試來到面試,那就沒有什麼競爭可言了,全靠你的學術熱情和解題思路能否在教授這兒開起花。

最後我的建議: 1,要是用我這種方法確定好了方向,那就無腦選alevel衝擊牛劍,不要選ib浪費時間,寫各種論文。直接練競賽或筆試題目,並且豐富學術背景。 2,要是真的來不及選了,就選ib,ib的選課豐富文理均衡的,鍛鍊出的論文技巧對你未來也有幫助。或者直接申美本,整sat,ap。美國本科可以前兩年可以依靠成績隨便換專業轉學校,非常flexible,非常人性化。

反正數學肯定要好好學,這也是很flexible的學科。文科我很推薦經濟,有很多地方可以找到趣味。最後推薦的就是哲學,可以說所有學科都基於哲學,那些phd也是推薦我以後不管學什麼學科一定要兼有哲學性的思考,讓希望你也要重視哲學, confusion is good.

最後,共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