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財經APP記者 徐夢雅 李卓玲

李斌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旗下易車、易鑫、蔚來以及摩拜等幾家公司處於淨虧狀態,但所資不菲的蔚來門店,以及耗資八千萬的新車發佈會,讓李斌不差錢的烙印深入人心。然而,隨着蔚來一紙財報公示,業內人士對李斌唱衰之勢越演越烈,這也讓李斌的錢袋子變得愈發琢磨不透。

資本共謀

外界對李斌最大的誤解莫過於認爲其活得光鮮亮麗、賺得體體面面。從與投資界共謀資本赴美上市,再到蔚來淨虧損14.0億美元(96.4億元人民幣),李斌資本之路的窘境顯然出賣了他極力所塑造的體面。

蔚來成立不到6年時間裏,前後經歷6輪股權融資,募集資金24.52億美元(約169億元人民幣),參投者包括騰訊、高瓴資本、順爲資本、百度、京東等多家投資公司和企業。亮眼的融資金額和知名投資方加持,無不是在展現李斌過往高質量的人脈資源。資本共謀建立在追逐超額利潤本性的基礎上,李斌玩轉資本運作卻與常人不同。

在資本市場,李斌運氣極好,這種絕佳的運氣並不是來源於公司盈利多寡,而在於其創建的公司在產生鉅額虧損之下,投資方仍願意跟投他所新創和孵化的另一家。成立19年的易車2018年營收超百億元,淨虧損爲6.79億元,已連續四年業績鉅虧;易鑫從2014年到2017年連年虧損超百億,2018年淨虧損1.67億元讓虧損收窄;摩拜賣身美團前淡季每月虧損額高達上億元,賣身後單年虧損45.5億元;優信2018年上市,募資淨額爲13.61億元,同年虧完募資淨額的基礎上還多虧出3.1億元。

騰訊、百度、京東在內多家投資方分別參投了李斌旗下多家公司,儘管這些公司未來盈利值得推敲。

李斌同早年的張朝陽、丁磊一樣,學習完傳統,藉着互聯網光環與傳統倒戈相向,打通了人生另一條路。踩着營銷造勢的節拍,成功輸出個人形象。盛名之下,其與後兩者又迥然不同。

互聯網造車方興未艾,李斌並不是這個領域的唯一,但卻是首個將造車公司推向上市的創始人,回看易車、易鑫、優信等公司上市節奏,蔚來在資本市場的走向符合李斌一貫作風。對此,外界紛紛質疑,蔚來的未來是否也將持續虧損?

蔚來所極力營造的生活理念和追求的情感體驗,是產品的一種附加值,但互聯網造車本質仍在於“造車”。蔚來在虧損的情況下,各類活動預熱、球賽、party不斷,李斌縱資本方買單,但多個公司虧損也讓其難以落袋爲安。

市場博弈

擁有着“不聚財”體質的李斌,錢袋子也“兜不住”。

截至北京時間3月25日,蔚來股價依然處於低位,22日收盤下跌3.77%,報5.62美元/股。事實上,自3月6日蔚來公佈去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以來,股價已錄得10天下跌,期間曾有幾日小幅收漲,而這距離去年9月上市以來的最低點5.35美元/股僅一步之遙,相比2月26日的歷史高點10.64美元/股已跌去47.2%。

股價暴跌的背後,蔚來資本市場上一片風聲鶴唳,背後是各種力量你來我往的博弈。而對於靠未來市場潛力支撐股價的蔚來,在資本市場的前進路似乎正變得更加複雜兇險。

事實上,在受到財報的衝擊後,蔚來的股價還受到投資者拋售壓力。據國開行子公司國開國際投資公司公告,計劃出售所持467.04萬股蔚來股票,於3月11日蔚來禁售期結束後適時進行。

美股分析師Brett表示,進入3月份後,蔚來股價衝上10美元后在10美元附近窄幅震盪,造成短線超買行情和相對強弱指標的“頂背離”現象,給交易員發出了離場信號。業績發佈後的基金拋售進一步刺激了恐慌情緒,3月6日盤中,蔚來股價一度反彈至前期阻力位8.5-8.6美元附近遇阻回落,表示公司股價的上漲動力已經消耗殆盡。

事實上,早在去年9月12日蔚來登陸紐交所上市之時,不少美股分析師便認爲蔚來選擇在當時的時間點美股上市並不明智。由於多種因素影響,美股投資人對中概股較爲敏感,這在蔚來上市之前的首次公開發行規模中顯現出來,蔚來汽車最初的融資規模預期爲30億美元,之後下調爲18億美元,上市前夕又下調到12億美元,開盤交易價格僅爲6.26美元,只比預期上市價格區間6.25-8.25美元的最低值高出一美分。

這一切,對於深諳資本市場運行法則的李斌而言,似乎並不難想到,然而,在並非最佳上市時間之時作出這樣的選擇,頗有幾分形勢所逼的意味。在交付、虧損等多重壓力之下,上市對彼時的蔚來而言,或是最好的辦法。但是,上市在獲取更多的民間散戶資本之餘,由於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足,蔚來“造車”路上面臨的困窘也被無限放大。而在此次財報衝擊下,蔚來股價持續下挫,李斌或面臨着艱難的時刻。

變現困局

“漏財”之餘,李斌的錢袋子還面臨着“進賬難”的困局。

蔚來上市後的首份年報傳遞出來的信息量很大,其中高達96億虧損的數據讓人咂舌。結合此前數據顯示,蔚來2016年淨虧損爲35.18億元,2017年淨虧損爲75.62億元,虧損逐年遞增,三年累計高達206.8億元。

事實上,商業的本質應是交易和盈利,而不是無限“燒錢”搶佔市場。《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爲什麼沒有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值得投資——2019年將是造車新勢力的倒閉年》中通過蔚來與特斯拉各個發展節點財務對比指出,“有些人說特斯拉也是燒錢燒出來的,但我們通過對比蔚來與特斯拉不同階段的財報,雙方燒錢的“能力”可能差了幾個量級。”

(特斯拉各個發展節點財務比率與蔚來對比 表格來源:基石資本)

“當然有資金壓力,這是每個公司都會面臨的。” 對於資金方面的壓力,李斌此前向時代財經如此坦言。從最開始外界口中的“沒有資金上的巨大壓力”到如今欣然承認目前處境,在這場燒錢戰役中,蔚來鬆不了一口氣。

不過,特立獨行如特斯拉,也只能在其創立的第15個年頭實現盈利,但與前者不同的是,蔚來在創立的第五個年頭,便不可避免地要與這位大鱷進行正面交鋒,而在特斯拉的“陰影”之下,蔚來的變現之路困境重重。

事實上,今年3月1日,特斯拉對在華全系產品啓動降價舉措,其中Model X車型降幅達到17.43萬-34.11萬元;Model S降幅在1.14萬-27.75萬元;Model 3的降幅在2.6萬-4.4萬元。這是繼去年11月以來,特斯拉第四次大降價。

在特斯拉的價格下探衝擊下,蔚來旗下車型首當其衝。與Model 3同樣定位爲“走量”車型的蔚來ES6,兩者間價格較爲相近,蔚來ES6補貼前售價爲35.8萬-44.8萬元,而如果今年補貼再有較大退坡幅度,其落地價可能比Model 3低不了太多,但從真實續航里程的表現和兩家企業的品牌影響力來看,ES6遜Model 3一籌,特斯拉強勢殺入和突然降價給ES6今年的市場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過,危必然也伴隨着“機”,美股分析師Bill表示,國際環境給蔚來汽車創造了關鍵機會。從2018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特斯拉在華收入下跌了41%,從超過5億美元下降至3億美元左右,而蔚來汽車主攻SUV產品方向在第四季度取得了爆炸性發展,出貨量達到8,069臺,小幅超過華爾街預期;2018年全年產量超過1.1萬臺,超過特斯拉,同時在價格方面,蔚來旗下SUV的售價大約爲6.8萬美元,明顯低於特斯拉Model X的7.95萬美元,幫助公司在2018年下半年搶佔中國國內電動車市場份額。從這一點上來看,蔚來似乎有足夠的能力對特斯拉形成威脅。

未來爭奪

李斌錢袋裏的銀子最終花銷何處、進賬幾何,還未到蓋棺定論之時,更爲值得思考的是,面對未來爭奪之戰,李斌的錢袋子還能守住嗎?

美股交易信息平臺Briefing.com和分析師John Rosevear認爲,蔚來汽車在2019年上半年就有可能踩下營收增長的“剎車板”。蔚來2018年年度總收入49.512億,淨虧損96.39億,很難想象,在虧大於入的基礎上,不服輸的李斌依舊願意繼續透支去打造一座蔚來帝國。

李斌稱,蔚來在中國已開業26家蔚來中心和體驗店,到了2019年,蔚來還計劃建設更多蔚來中心和體驗店,到年底總數預計達到70家。另一邊,ES8車型已啓動交付,ES6最快將在2019年6月份進行交付。隨着生產規模、交付規模和建店數量的進一步擴大,李斌資金壓力不容小覷。

值得注意的是,或因錢袋餘額不足,李斌取消了謀劃兩年在上海興建蔚來汽車製造廠的計劃。分析師Henrik Alex指出,這有可能意味着在未來1-2年時間內蔚來仍需要向代工方江淮支付價值不菲的代工費,其虧損程度將會進一步擴大。

互聯網造車企業的創始人最怕資金鍊突然斷裂,將所有努力付之一炬。李斌走進一盤死棋,建廠必然沒錢,不建廠虧損必然擴大的死棋。而在另一邊,“慢即是快”的小鵬汽車落戶肇慶建廠,“代工”和“自建”雙管齊下加快量產進度;“不求公司上市”的威馬汽車交付量持續爬坡。

從中國四大汽車集團到吉利、長城等民營汽車品牌的發展,資本的力量雖不足以推動一個品牌走向昌盛,但對於初創企業而言,它的多寡關係着自己的生死存亡。56歲的李書福創建吉利汽車22年,55歲魏建軍創建長城汽車35年,他們戰勝了資金窘境開創了各自的時代。李斌於40歲那年創建蔚來,現年46歲的他,未來藏在錢袋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