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旅程雖然預算有限,但該品嘗的法式美食還是不能錯過。在公寓附近有條多家餐廳、小酒館與咖啡店的街,名為克雷爾街(Rue Cler)。被巴黎公寓租賃平臺-Parisperfect譽為:最受歡迎的美食街。

        JuJu在臺灣就已經先找好了一家平價好評價的油封鴨腿(Confit de Canard)餐廳-LE CAFÉ DU MARCHE。但人才剛走到就被戶外滿座的畫面嚇到。

 

第一頓喫了佐文化差異的油封鴨腿餐

「天啊,不愧是有些名氣的餐廳,都客滿了。」

「那怎麼辦?要改喫別的嗎?」


      人都來了,該排隊還是排排隊吧。我穿過了擁擠的戶外座位區,走進了大約三個人大的入口。踏進去一看,心想果然有文化差異,旅遊書上如果有法國餐廳、咖啡店的照片,通常都是顧客坐在戶外座位,對著大街觀望的景象。我原本以為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客滿了,實際走一趟,原來是因為大多數人不想坐室內的位子。


「我們有兩個大人一個小孩。」

「外面客滿了,裡面介意嗎?」

「不介意。」

「那你想坐哪呢?」


       看著三、四桌的空位,真難與外面看起來滿桌的盛況連結在一起。所以從第一餐之後,我們不管客滿不客滿,反正就是走進去問就對了。法國人愛戶外座位的原因,除了愛曬曬太陽,也可能是因為愛仰望天空。

       歐洲之星在倫敦到巴黎的廣告影片中提到:來到巴黎可以進行的六個旅行步驟,其中有一項是:Look Up學學法國人抬頭看看。所以LE CAFÉ DU MARCHE的全露天、半露天座位才會全滿吧。


第一頓喫了佐文化差異的油封鴨腿餐


        油封鴨腿上桌了,肉不乾不柴,用刀叉撥一撥,肉就會從骨頭上分離。名字雖叫做油封但不是那種多汁的口感,因為油封鴨其實是一種保存肉類的烤鴨料理,油封之前得先在肉類上撒鹽、蒜,利用鹽漬的方式將肉覆蓋並冷藏36小時。讓油脂可以把肉包覆起來。因為是鹽漬料理,所以可以想像成是肉汁較多的鴨肉火腿。

        Jolie還喫不了太硬的肉,所以我點了松露義大利麵分她喫。一家三口吃的滿足,巴黎第一天的第一餐感覺完美,但隨後我就表現出讓侍者不知所措的行為。店內雖然侍者不少,但看起來忙碌得連跟你眼神交會的時間都沒有。加上我們的位置比較裡面,飽餐一頓後想拿個帳單去結帳都不知道該等多久。

       「好吧,櫃檯總有我的帳單吧。」我就這麼走到櫃臺,櫃臺小姐對我說了一聲”Bonjour”,我也禮貌的回覆”Bonjour”後,我手比了比我的位子,自以為這樣的比手畫腳,就能夠讓他下一步拿出帳單,告訴我該付多少錢。

        櫃檯小姐毫不掩飾的擺出”什麼?”的困惑表情,問我:「幾個人?是要坐那裏嗎?」好在方纔幫我們點餐的侍者拿著餐盤追了上來,對櫃檯小姐揮手示意。左手端的餐盤上面有刷卡機,還有一個收錢用的金屬盤,上方有我們剛飽餐一頓的帳單。我這才明白,原來我應該好好的坐著,然後用眼睛示意他我要結帳,他就會送上帳單並且收錢。而且,不是隨便那一個侍者都行,要找幫你點餐的人。
     
        如果你害怕忘了他的臉也不用太過擔心,因為他至少會幫你點餐、送水與送餐,三次過後總記得住了。送上帳單後侍者不會等在那裏,而是默默離開,避免看著你湊錢、找錢的尷尬,搞得他也尷尬。接著,把準備好的錢放上金屬盤,侍者自然會找時間來收(但不一定多久來收)。

聽說以前在法國喫中餐很悠閒,所以喫上2個小時是基本。隨著時代演進,連法國人都不一定會喫那麼長的時間。但從結帳的過程還是可以看得出來,不急不徐的等侍者服務,永遠給比預期更長的時間在用餐時光,是我們除了時差之外,還需要調整的飲食態度。


CP 6.第一頓喫了佐文化差異的油封鴨腿餐
本文來自個人的網路出版 : 來一段巴倫巴 一對夫婦兩歲娃的巴黎倫敦遊記
下一章:   CP7. 讓賺錢與被賺錢的人都有利可圖,這就是巴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