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獨領風騷。團長很熱血,雪豹很青春,但我還是喜歡亮劍傳遞的精神與感動。

因這部劇李幼斌多了個名字叫李雲龍。這部戲是繼《闖關東》之後,他演藝生涯中的一部巔峰之作。

他演活了一個戰場上桀驁不馴,生活中說話敢罵娘的草莽傳奇李雲龍,一個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的鐵血戰狼李雲龍,一個與友軍三分聯盟,七分周旋的狡黠算計李雲龍。在浴血拚殺中,在為戰友之死的復仇中,他表現出一種鐵血軍人不計生死、壓倒一切的霸氣,令人震撼。

他的經典語錄成就亮劍精神:

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狹路相逢勇者勝,劍鋒所指,所向披靡」,多麼熱血豪邁。

電視劇中令人感動的點很多: 孫德勝衝鋒,魏和尚被殺,李雲龍墳頭哭秀芹,張大彪摔帽。謝寶慶溜冰,王有勝閱兵。

特別是秀芹讓李雲龍向自己開炮,當李雲龍流淚瘋了一樣喊出開炮兩個字的時候,無數觀眾為之落淚,雖然秀芹死了,但是卻真正走進了李雲龍心裡,成了李雲龍心中永遠忘不掉的一個愛人。

劇中他與國民黨軍官楚雲飛那亦敵亦友、惺惺相惜的坦蕩友情也令人回味稱道。

二人的交情曾被政委趙剛這樣評價:「這是君子(楚雲飛)和小人(李雲龍)的交情,君子永遠占不著小人的便宜。」

楚雲飛俠肝義膽,義薄雲天。他與李雲龍各為其主的交鋒似乎並不影響兩人的友情,即便是生死相搏,斗得不可開交,也洋溢著軍人和軍人、男人和男人之間最高尚的友情與尊嚴的光輝。這份男人的友情貫穿全劇,感染著觀劇的我們。

亮劍在當下是有時代意義的,中國雖不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但實力才是王道。依然需要亮劍精神,去震懾一切強權霸權。


這三部電視劇應該說是國產抗日劇裡面比較另類的,而且甚至說是具有一定引導作用的影視劇。

《我的團長我的團》很哲學,很真實,嬉笑怒罵,炮火連天,講的一群人的成長,民族大義。

《亮劍》無疑是播放率最高的,塑造了李雲龍帶領的獨立團的精神氣節,很硬氣。但是單純講戰爭場面的話,還是有些不夠真實。這部劇開創了一個先河,把之前國產抗戰劇裡面領導規規矩矩的形象顛覆了,從此以後,基本上抗戰劇里的領導就朝著「李雲龍」那種角色去了。

《雪豹》文章最火的時候出演的,講述了抗日戰爭期間一支特工隊的故事。也是從這以後,國產抗戰劇有了另一個路數,有了特工,有了「特種部隊」,以一敵十,甚至到後面演變成「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炸彈」。

從收視率,演技來講,都是非常不錯的電視劇,但是個人更喜歡《我的團長我的團》,為了這部劇流了不少眼淚,感動於裡面的細節處理,哲學般的台詞,大義凜然的世航大師;兩米之內的小太爺;瘋子團長;不辣;阿譯……每個人都很明顯,每個人都在演繹一些東西,看完會去讓人思考一些東西。


這三部劇都算是比較正經的抗日劇了,個人其實更喜歡雪豹一些,不是因為其他兩部不好看,講真這三部劇每一部都是五刷以上(沒辦法,國產的抗日劇品質大家都懂)。喜歡雪豹的原因是因為這部劇的代入感更強烈一些,完整的展現了一個人物的蛻變過程,從飛揚跋扈的富家公子到最後的鐵血男兒。那是一個先進知識分子為了民族大義而爭先棄筆從戎的年代(周衛國雖為富二代,但不可否認的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從稚嫩的溫室花朵一步步的蛻變,鐵血柔情是他們最好的形容詞,這樣的人物塑造更接近我們當今的年輕人,從學校出來抱著滿腔熱血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然後接受社會的摧殘,一步步走向成熟。而團長跟亮劍本身就是職業軍人,讓我們看到了戰場的殘酷但是總覺得好像離我們有點遠(當然並不是所有人),更多的時候我們能體會到的是人物的悲憤之情與大義凌人,讓我感覺熱血沸騰,完事兒以後就感覺自己想成為劇中人物,但是又不能從他們身上找到與自己想通的品質,也就是不能將自己代入劇中,完全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看故事的發展。以上純屬個人見解,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


偶然看過幾個《雪豹》的鏡頭,感覺演員比較假、比較誇張,所以就根本沒興趣看,一集都沒看完過。《團長》據說是最能反映當年鐵血抗戰的電視劇,甚至好過《亮劍》,但礙於時間、精力等因素,電視劇下載好了,卻沒有看,呵呵。《亮劍》已經刷過至少7、8次了,僅就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來說,目前我認為是我看過的最好的電視劇。加之讀過原著,為這部電視劇加註了不一樣的內涵。


天天忙的要死,哪有時間看電視劇啊,真的能抽點時間最多看個電影,電視劇太長了,動則幾十集,連貫不起來也就不看了,你提的這三部劇只完整看過《亮劍》,《雪豹》偶爾掃過幾集,《團長》壓根就沒看過,據說都不錯,但我沒法判斷,只能說,亮劍確實不錯!


說實話,沒有滿意的抗日劇作品。

團長和亮劍,都還可以吧,但是建議去看原著。至於雪豹,不喜歡,原著倒是看過,但是未完結,只寫到了血戰長津湖前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