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1日,北京,“金掃帚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被評爲近十年來最令人失望的華語電影,導演畢志飛親自到場領獎。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文|新京報記者 衛瀟雨

  編輯|胡杰 校對 | 李世輝

  本文約5274字,閱讀全文約需10分鐘

  40歲的畢志飛看起來老了很多。青色的胡茬從下巴延伸到鬢角、幾乎和頭髮連在一起,白髮冒出來,額前已開始謝頂。比起2017年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裏看起來容光煥發,有些自信得不像話的形象,現在的畢志飛顯得溫和了。

  3月31日,第十屆電影“金掃帚獎”在北京舉行頒獎典禮,《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被評爲近十年來最令人失望的華語電影,導演畢志飛親自到場領獎。在現場,他說要“爭取從‘金掃帚獎’走向其他金字頭的獎項,比如金熊獎、金馬獎”。幾乎沒有懸念,他又被嘲笑了。

  2017年,畢志飛同時擔任編劇、導演、製片人、男主演等十多個職位、耗時12年製作的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上映,首映當天,在豆瓣上連續16小時全一星評價,這是豆瓣能打出的最低評分。它成了“”豆瓣史上最爛電影“,畢志飛也被冠以”史上最低分導演“的名號。

  此後,畢志飛成了電影外的輿論關注對象,他的博士論文被攻擊注水、留美經歷被質疑是“有背景”,還牽扯到了做生意的岳父。畢志飛曾經做了許多抵抗,起訴豆瓣、給國家電影局寫信、還在微博上稱自己在“等待戛納的消息”。他的自信成了網友的笑料,有人把他拉進一個微信羣,所有人都在罵他。

  現在,畢志飛接受這一切了。他承認那是一部爛片,自己“連電影都沒入門”,又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說,“我以前那個(電影)就是又不文藝、又不深刻又不商業,是個錯誤。”

  剝洋蔥在畢志飛領獎兩天後採訪了他,他表現的很平靜,並且出乎意料的真誠。他迴應了關於電影、學歷背景的所有質疑,並承認自己做導演是“一出場就觸底了”,接下來,他要把金掃帚獎的獎盃珍藏起來,激勵自己觸底反彈。

  談“金掃帚獎”:我第一部作品是完全失敗的

  剝洋蔥:3月31日,你得了“金掃帚獎”,對你來說這算個好消息嗎?

  畢志飛:我覺得一定是個壞消息,對吧?人家得獎可能都會說很榮幸能夠站在這個舞臺上,我只能說是很遺憾站在這個舞臺上。

  我把這個獎領了之後,我會把它當做是我從事電影道路上第一個正式的獎項。我把獎盃和證書都儲存在我的箱子裏,我希望哪天我拿到其他幾個金字頭的獎,像金馬獎、金熊獎,到時候我會把它們放在一起。我甚至想,我可能要做個展覽,讓大家看看從金掃帚到金馬獎。

  剝洋蔥:我看到你去年也獲過“金掃帚獎”,在接受採訪時說,你不會去現場,因爲不希望自己入圍這個獎。今年是出於什麼考慮決定親自去領獎的?

  畢志飛:我去年是和王寶強導演一起獲得了最令人失望導演,片子是最令人失望影片。當時程青松(金掃帚獎負責人)聯繫我,我就很鬱悶,也沒有去。我當時開玩笑,我說我不做迴應,我在等待金棕櫚的消息。結果後來傳成了個段子。其實當時我也完全知道,金棕櫚是不可能的。今年我爲什麼又去了?是因爲我覺得我想去現場說點我的心裏話。

  其實這只是我頭一部電影,對吧?所以說它能好到哪裏去?我是一個新人,說實話就等於是一張白紙一樣,沒有任何實踐經驗,對市場也完全不懂。

  2018年8月26日,《逐夢演藝圈》導演畢志飛接受專訪。

  剝洋蔥:領獎後,你說這“絕對不是一份榮譽,而是一種鞭策”。你認爲是在鞭策你嗎?

  畢志飛:我現場也說,其實我得這個獎完全是不夠資格的。

  這個獎初衷是很好的,給那些明星大腕們一個鞭策,告訴他們你們這個片子讓大家很失望。特別是那些大明星大導演,張藝謀他也得過這個獎。因爲我們對他有期望,所以纔會說讓大家失望了。而一般人不會關注一個像我這樣的新導演,我都不認識你,我爲什麼要期待你?

  實際上我不夠資格,但是既然各種巧合,你們能給我這個獎項,我就把這份鞭策收下了。是大家對我厚愛了,我會帶着這份期待、這種鞭策,希望能繼續我的電影路。

  剝洋蔥:入圍了這個獎,對你來說算是個打擊嗎?

  畢志飛:肯定是個打擊,證明我第一部作品是完全失敗的。

  但是我覺得未必是件壞事。我一出場就觸底了,大家給我一種本來不應該有的關注跟期待,那我更得努力去提高。賈樟柯導演也在現場,最後我們倆一起往外走,他拍着我的肩膀說,你就好好拍,不斷的提高,就行了。

  我當時特別感動,我說我會記一輩子。

  談電影:人家說是爛片,那我就認

  剝洋蔥:我看到,你在這部電影裏有太多的角色,包括導演、男主角、製片、編劇……甚至親自設計了海報。

  畢志飛:這裏有一個誤解,有些網友認爲我這個人好像是特別自大、自戀,說實話這真不是我的初衷。新人導演有一個問題,缺乏業內的資源和資金。

  我拍攝這個電影的時候,跟所有親戚借了190多萬,現在都是沒還完的。我們費用很緊張了,你想那個時候你能請來大腕?那些厲害的攝影、美術,價格一談我們都嚇回來了,再說人家還沒時間,在人家眼裏,我們都是一幫新人,爲什麼我要加入你們?

  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找不到特別好的攝影、美術,就只能自己來。沒錢僱那麼多優秀的人,就自己多幹一點,因爲只有你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上心。

  剝洋蔥:你會認爲自己是全才嗎?導演、編劇、海報設計,包括演員,其實都是不同的工作種類,這種一人兼任的情況在影史上很少見。

  畢志飛:網上有人覺得特別不可理解,爲什麼導演兼任那麼多職務,實際上很多的新人都是這樣的,大家可能平時沒關注而已。但是我絕對不會認爲自己是一個全才。

  其實說實話,真的特別羨慕人家。包括畢贛導演,人家可以找湯唯,人家有那麼大陣容,我們新人最渴望的就是各個領域大牛的加盟合作。

  在寫劇本的時候,我其實想的角色是陳坤。結果我找人家經紀人聊了大半年,後來還是沒有接我這個劇本。

  我確實對市場,包括對自己過於自信了,後來我想我寫了這個本子,我設計的角色我應該就是最瞭解的,乾脆我來吧。現在想起來,當時也不應該自己演。真的,應該想辦法去找專業演員去演。我可真不是說自戀自大,認爲我什麼都行,真的是迫於無奈。

  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海報。

  剝洋蔥:你在得獎後說,這部電影算爛片,但不算最爛的片子,你現在會認爲它算爛片嗎?

  畢志飛:得讓大家來評價。如果說真看過電影的,人家說是爛片,那我就認,沒問題。

  有一度我其實是很鬱悶的。爛片很多,爲什麼我們就成了最爛?每年很多電影備案,有些就完全是糊弄拍的,根本沒有表演、沒有鏡頭,做的粗製濫造,可能一週就拍完了。其實我是很意外的,本來這個片子它應該是跟很多的片子一樣,默默無聞的。結果就是各種各樣的巧合,對這個片子有了很大的討論度,大家就把它給推到了聚光燈下面。

  我看到很多人很客觀的評價,人家說這劇情太亂了,演員表演不好。說實話,這就是大問題。我當時應該老老實實的就寫一條線,找兩個成熟的演員,評價肯定會好很多。但是我自己非要這麼做,我看電影看多了,自己拍的時候就想着,我必須得弄個和所有人都不一樣的。

  我也沒有錢,我只能用一幫學生,如果我拍一條線索,我怕人家不愛看,最後我就設計了11條線,我是想着,你看一個電影就等於看三四個電影,給觀衆一個驚喜。但是現在看,我確實是我給自己找了一個特別大的難題,給自己定的野心太大了,目標太大了。但客觀的說,這個片子做了好幾年,我自己能做的全做了,你讓我再做一次,我可能還是那樣,因爲我就這麼點水平。我盡了全力。

  剝洋蔥:電影五次改檔,最終在優酷登陸,並沒有重回院線。會覺得遺憾嗎?最後爲什麼放棄了院線?

  畢志飛:我當時一直在關注,票房特別慘淡,而且排片都是白天,都是特別郊區的電影院,所以包括現在好多人還是沒看過。

  這個片子口碑已經很差了,人家沒有理由專門去看一部爛片。目前來看的話,其實很多人是抱着獵奇想法去看的。我們在優酷的播放量,說實話就只有300萬。

  談專業背景:百度百科搬運工這個鍋我不背

  剝洋蔥:你是電影學院碩士、北大博士、國家公派赴美電影訪問學者,很多人質疑你是不是有背景。

  畢志飛:我能考上北大,真的是因爲那時候考的人少。他們都覺得畢志飛好像很容易就上了北大,其實我高考考了兩次、考碩士考了兩次,考博士也是考了兩次,我一點都不容易。

  說我有背景,我舉個例子能反駁他們,你看我網上多少的負面報道,如果有背景的話,負面報道還能存在嗎?

  都謠傳我怎麼背景深厚,說我岳父是大富豪,實際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商人。你查富豪榜哪個他能排上去?這些自媒體爲了點擊率造謠,但是他們有想過對當事人的傷害嗎?

  剝洋蔥:網友曾質疑你的博士論文注水,不符合北大博士的正常水準。

  畢志飛:我也看他們寫文章,說我博士論文是百度百科搬運工,我就很生氣。抄襲在西方屬於人品問題,一旦做實,這個人在社會上就不好生存了。所以這個鍋我絕對不能背,我也寫了一個很長的文章回應。稍有常識的話就知道,論文有查重系統,如果抄的百度百科,我根本就不可能北大畢業。

  剝洋蔥:當時輿論抨擊這部電影,很大的原因是據傳在上映前有個電影研討會,很多專家給了很高的評價,這與後來觀衆的觀影反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你能談談這個研討會嗎?

  畢志飛:研討會是我們電影的聯合攝製機構,北大影視戲劇研究中心,還有中國電影報社促成的。在當時,北大經常會有這種學術研討會,像那些週末沙龍什麼的。

  電影是在2017年9月上映,上映前一年就提出想辦個研討會,目的是讓專家給挑挑毛病。

  剝洋蔥:當時專家都給了好評,有些評論現在看起來是有些誇張的。

  畢志飛:那天確實是好評更多。後來我也思考過,因爲這些專家們,平時他們都是看成熟導演的作品,一般都是片子成功之後,他們去研討一番,他就談那種文化精神,其實跟市場是不一樣的。

  我們的片子主題還是很正能量的,所以說他們可能是喜歡這個主題。然後我呢,一聽說是個剛畢業的學生,也就沒有那麼高的期待。他們並不是按照商業大片導演的標準來衡量我的作品,剛畢業沒兩年的人的作品能好到哪裏去?他們可能是願意鼓勵年輕人,所以當時他們說的也是手法挺創新的,完成度也不錯,給你更多的激勵。

  剝洋蔥:你此前曾多次提到互聯網時代,是電影引發輿論後開始意識到網絡的重要了嗎?

  畢志飛:其實我對網絡一竅不通,因爲我歲數大了,一開始應該說我是深受其害。

  那時候就有個別人建的微信羣,把我拉進去,天天在裏邊罵我,就說你看他怎麼那麼爛,其實網友有時候也需要這種情緒的發泄,他需要找找樂子。他們確實是名字叫“畢志飛後援會”,但其實是黑我的。

  後來我跟羣主說,我說你們這樣不太好,能不能處理一下,人家把羣主就真的轉給我了,我就在羣裏澄清謠言。後來逐漸的羣裏邊大家也都改觀了,這嘲諷羣它就改名叫“電影純潔心靈全國網友交流羣”。我現在還是挺喜歡網絡的。

  談影評:很多人根本沒看就給我打一星

  剝洋蔥:你提出過一個觀點,“不是隨便一個人看完電影就可以寫(影評)的。”你現在依舊這樣認爲嗎?

  畢志飛:我們國家的影評行業相對來說非常落後,現在的影評都寫得不好。在十幾年前我還在讀書的時候,那時候大部分的影評都是描述劇情,這部電影講了個怎麼動人的故事。可是電影它不光是文學小說,電影學院的老師和我們說,真正的影評不是這樣子的,這是外行的做法,因爲任何看過電影的人都可以從故事角度來評判電影。那時,社會上缺少真正的專業人士,帶領讀者去解讀電影,從導、表、攝、錄、美,包括音樂等方方面面,不能光是劇情的分析。

  我之前參加了一個電影的會,我同意參會者的一個觀點,他們認爲現在誰罵得好,誰罵得更出彩,誰就能有更多的粉絲,更多的話語權。這是一個很遺憾的事情。

  剝洋蔥:但我們大部分人會認爲我花錢買了票,我花時間看了這個片子,我就有權利去評價它。

  畢志飛:我認爲每一個觀衆都有權利評價這個電影,但是影評人他得有系統的知識結構。就像一個廚師,普通觀衆喫菜覺得好喫,但是廚師評價就是,因爲它放了幾兩幾錢的醋、幾兩幾錢的糖,它的火候。

  剝洋蔥:到現在,你會認爲豆瓣是在有意抹黑嗎?

  畢志飛:其實我認爲豆瓣成立的初衷是一個好事,那麼龐雜的市場,大家需要一個權威的平臺,去鼓勵好的、批評差的。可是這些年,我也注意到,豆瓣的風評開始越來越不好。

  我的片子200多萬票房,弄7萬多評分,我就想,這麼多評價,我該有幾億票房吧?實際上是很多人根本沒看就給我打一星。

  所以我認爲,豆瓣的機制還不夠完善,有一個消息就說,前段時間他們的APP被刷了大量的一點多分,說白了就是他機制有問題。

  像貓眼和淘票票有一個好處,你購完票之後給你推送請你評價,這就增加了一道很重要的防線。我們電影在貓眼上評分是6.8分,顯示的是5000多人評分、票房234萬,這就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剝洋蔥:你覺得6.8分是合理的評分嗎?

  畢志飛:我現在不評價,我現在全交給大衆。所以看到很多的毫無瓜葛的人,批評我們劇情亂,表演差,剪輯不好,其實我是接受的。你做電影創作,特別需要跟觀衆去互動交流。

  剝洋蔥:接下來還會去嘗試電影嗎?有什麼新的創作想法嗎?

  畢志飛:我準備了兩個,一個文藝片,一個商業片。我以前那個(片子)就是又不文藝、又不深刻又不商業,是個錯誤。我現在拍就是拍一個很深刻的,線索人物很集中的,可能是都市情感題材的商業片。

  我經過這麼一次重大失敗之後,思考了很多,我也希望今年下半年兩個項目有一個能夠開始。這次想找一些更專業的演員,我也就是跟你交底了,其實頭一次真不是說我想那麼幹,沒辦法。下一次我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指導,希望最好能有很好的團隊一起來,我特別想就幹導演,其他的別做,那纔是一個正常的分工。

  儘管我的第一部電影這麼失敗,還被人冠以“爛片之王”,但我還是會努力。接下來我要努力去拍一些有分量的好的作品。

  作者簡介

  衛瀟雨

  動物園園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