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樑梟

上週五,科創板開張,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創微納)成爲首批受理企業,也因此一夜成爲“網紅”,反而是這裏的員工,還有些被“矇在鼓裏”。

上週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到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大街實地探訪時發現,在粉刷了原有辦公樓、廠房等建築後,睿創微納的二期工程已於今年3月正式開工。對於公司入圍上交所首批受理的9家科創板企業名單,記者採訪了包括研發、生產、業務等部門的員工,他們均稱“不清楚”。隨後一天,記者嘗試相關途徑聯繫睿創微納高層,但得到的答覆是:“目前不適合接受採訪,還沒正式登陸。現在只是受理,還是低調處理更好。”

在一位煙臺當地資本市場人士看來,這家企業的業務範圍涉及軍工,在區域資本市場高地煙臺,也確實頗爲低調,但發展頗爲踏實。

營收連續兩年翻番

睿創微納“紅了”,這家企業週六仍在上班的員工,他們似乎對此並不感興趣,甚至還不知情。“我是外地分公司來這培訓的,你說的科創板榜單還沒聽說。”一位從睿創微納辦公樓出來送客的人士稱。

在3月23日下午2點至4點內,這已不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首次獲得類似的回答。一位研發部門的人士表示,還不瞭解科創板上市申請獲批的事情。但在他看來,這也是情理之中,“(公司經營)還可以,這幾年是越來越好”。

睿創微納位於煙臺開發區光電產業園。煙臺經濟合作網2015年3月4日消息顯示,該產業園的項目單位,即是睿創微納的前身——煙臺睿創微納技術有限公司。

2015年的項目簡介顯示,該產業園以紅外傳感與成像、光纖傳感系統、激光與光電子器件項目爲核心,積極吸引國內外著名光電產業上下游配套廠商進駐,形成產業鏈條化發展,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開發建設,打造國內一流的光電產業基地,實現100億元的項目投資,年產品銷售超過500億元。

3年後,雖然產業園內仍只有睿創微納一家,但其實力已不容小覷。3月22日17時,上交所審覈系統共收到13家公司提交的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其中對9家公司決定予以受理。首批申請獲批名單中,睿創微納在列。

大約一週之前(3月14日),山東證監局披露,明確赴科創板上市的睿創微納已完成上市輔導,爲山東市場首例。

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中信證券對睿創微納進行了上市輔導。其認爲:“睿創微納目前已不存在影響發行上市的實質性問題,具備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

一位接觸過睿創微納的煙臺本地資本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儘管這家企業在煙臺本地頗爲低調,但其業績卻也在穩步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IPO的一項重要指標,睿創微納近3年的業績表現頗爲亮眼。

上交所披露的睿創微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025.06萬元、1.56億元和3.84億元,其中2017年及2018年較上一年度分別同比增長158.46%及146.66%;2016年~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淨利潤972.15萬元、6435.17萬元和1.25億元,其中2017年及2018年較上一年度同比增長561.95%及94.51%。

證代職位仍然空缺

經過10年磨礪,睿創微納的科創板申請已被受理,但這家公司卻似乎尚未做好準備。比如,對將要上市及已經上市的企業而言,與董祕一起處理投資者關係的證券事務代表一職可是標配,但睿創微納的證券事務代表依然空缺。

招聘網站前程無憂的信息顯示,睿創微納目前正在招聘證券事務代表,要求3~4年經驗、本科學歷,該招聘的發佈時間是3月22日,也就是其申請受理獲批當天。

從招聘信息上看,除了招聘證券事務代表外,自今年1月份以來,這家一夜成名的企業在其他技術等涉及生產的領域也在大批量招聘,工作地點除了煙臺總部外,還包括蘇州、成都雙流區、無錫等地。

“業務主要是生產半導體。”一位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過,這家公司的產品,可能遠沒有這麼簡單。公司官網信息顯示,睿創微納致力於國內以紅外成像爲代表的光電產業生態鏈的打造與整合,打造中國最具價值的芯片企業。

距離睿創微納不到4公里,就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製造商富士康在煙臺的工業園。雖然在規模上兩家企業不能相提並論,但富士康煙臺的一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如是評論睿創微納:“他們家生產光電產品的,未來應該不錯。”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務分佈上,睿創微納的佈局也讓同行豔羨。招股說明書顯示,睿創微納主營業務的目標市場要分爲軍用及民用兩部分。

在軍用市場中,睿創微納作爲核心部件配套商向整機或系統廠銷售探測器機或機芯,並配合整機或系統廠商參與軍品型號競標,整機或系統廠商向軍方客戶即產品最終使用方供貨。在民用市場中,公司目前的主要目標市場是安防監控、工業測溫行和國內外以戶外爲主的個人消費領域。

不過,招股說明書特別提醒,公司存在主要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按同一控制方對銷售客戶進行合併後,2016年~2018年,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佔公司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在70%以上。

對此,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公司客戶主要爲各大央企集團及其下屬單位,同時公司第一大客戶之母公司海康威視在安防領域尤其是高端紅外監控安防領域市場佔有率較高,且海康威視科技隸屬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導致同一控制下合併後主要客戶佔比提高。”

早有產能擴張計劃

縱然提到了技術與產品研發風險、核心技術人員流失風險、主要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但從週末仍有客戶前來的情況看,睿創微納的業務應該還算不錯。

3月23日下午2點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剛到睿創微納門口時,幾位身穿正裝的工作人員正在辦公樓門口等待,幾分鐘後,一輛黑色商務車拉着數名人士駛入廠區。

不過,面對絡繹不絕前來的客戶,這家成立於2009年的企業的產能似乎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事實上,睿創微納如今正在尋求產能擴張。

睿創微納發佈的招聘信息顯示,公司佔地300畝,一期總投資4.5億元,已建成廠房及配套設施25000平方米,其中100級潔淨工房700平方米。

記者在現場走訪時看到,在這家公司的目前廠區的西北側,二期工程目前已正式開工。承建方山東創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施工方2018年10月份入場。

工地門口標識牌則顯示,煙臺睿創二期建設工程包括1、2、5、6號廠房,開工日期是2019年3月。不過,記者在進入工地走訪看到,目前工程涉及的廠房外部已基本成型。

不過,從公開信息來看,睿創微納的二期計劃,已經推遲了數年。《煙臺日報》2011年的報道顯示,睿創微納相關負責人提到,2014年,項目一期達產後,年可生產3.5萬套非製冷紅外焦平面器件、組件和4.5萬套紅外成像整機和系統,預計年銷售收入10億元。到2016年,二期達產後,年銷售收入將達到50億元。

從現實情況來看,二期工程實施比原計劃晚了至少3年,但如將二期廠房建設看作外延擴張,那麼通過科創板上市募集資金,則是睿創微納在內功上的縱向延伸。

上交所3月22日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睿創微納本次發行股數不超過6000萬股,擬募集資金4.5億元,全部用於非製冷紅外焦平面芯片技術改造及擴建項目、紅外熱成像終端應用產品開發及業化項目、睿創研究院建設項目。本次募投項目達產後,公司將形成新增年36萬隻探測器及7000套整機系統的生產規模。

對於公司接下來的佈局,3月24日,記者嘗試通過煙臺當地政府人士聯繫睿創微納高層,但得到的答覆是:“目前不適合接受採訪,還沒正式登陸。現在只是受理,還是低調處理更好。”

一位山東資本市場人士表示,科創板對於企業借力資本市場加快發展,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遇,“扶持企業發力科創板,也將是今年山東金融工作的重點”。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