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的某中學的招生官(這是我們的日常),聽他和他的兩位中國助理宣講了關於自己學校的一些特別之處和優勢所在。

其實每個學校都差不多,對比中國,美國的這些學校大都校園巨大、超小班教學、學生都熱愛運動和社團活動、照片上看起來一點都不拘謹甚至有些過度的情緒外放。這樣的情緒我去歐洲旅行時聽見過對於類似外放的吐槽 - 「Americans」。大片的綠色、白色、橘色在不同的季節對撞著。

such a typical school yard.(確實是想感嘆一下)

以上都不是正題,其實今天招生官講到了一個學生確實有點戳我。不是學校戳我、是美國人這種「救世主情懷」戳我了。

今天的招生官講話比之前的都快一些,不過也確實是在我嫌棄完之前來的幾位招生官說話太慢之後終於來了個語速正常的圓了我的心願。他第一次來中國,不像是其他來過好幾次的,對中國留學顧問和老師的英語有足夠b數。所以講話也就是美國人正常語速,爽!

他提到之前有個男孩,託福35分(插一句:這個學校託福分數線是90),他給了這個男孩一個面試的機會,那麼小孩在面試中流暢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意願,學生說道」I just need a chance「,招生官說他看到了這個學生的潛力,願意給他一個機會。四年高中後他以110分的托福考入了布朗大學,今年夏天他就要本科畢業了。

首先來說學校,這所學校因為是單性別學校所以在國內以往的宣傳上只是一味的突出男孩子「都喜歡」的運動方面,實際上學校因為面積夠大,還修建了一個小酒店讓孩子們自己經營,另外旁邊還有自己的農場,孩子們在這個地方要學習自己做飯。有客人來的時候,比如他們的父母,孩子們要擔負起照顧這些客人飲食、起居的任務。

另外來說學生,35分的託福,看似無可救藥、想著這一定是個不思進取的學生吧。其實不然,在面試時他能清晰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想法,讓招生官不僅聽懂更加聽明白了他所想表達的。單這一點,國內很多大學生都不一定說的比他更清楚(這不是誇張,是我真的聽過太多散裝英語了)。

一個確實有潛力的學生、一個願意給他機會的學校。

在美國這麼久,我很清楚他們對規則有多看中,但是並不是不近人情、不會通融。

有退則有進,有進纔有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