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文|逆北

01歷盡磨難的猶太民族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哪個民族的命運是最悲慘的,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民族——猶太族。一千九百多年前,猶太人還定居在地中海東岸的巴勒斯坦地區(當時叫做迦南)。當時,羅馬帝國四處擴張,他們的軍隊佔領了猶太人的聖地耶路撒冷,並施以高壓統治,猶太人自然不肯屈服,多次發動起義,結果不僅遭遇失敗,還被羅馬人毀掉了自己的家園。

(羅馬軍人毀掉猶太人的聖殿後,僅留下了一面牆,而這面牆,則成爲了猶太民族傾訴自己悲慘命運的對象)

爲了徹底瓦解起義力量,羅馬人強行將猶太人趕離了他們的家園。從這以後起,直到1948年前,地中海東岸再沒有出現過猶太人獨立建立的國家。在長達千年的時間裏,流亡海外的猶太人受盡了屈辱。黑死病肆虐歐洲時,有人稱是猶太人投毒所致,於是民衆圍攻猶太人居住區,搗毀他們的房屋,搶奪他們的財產。

一戰結束後,歐陸的法西斯分子將德國戰敗歸因於猶太人的暗中破壞,於是,成千上萬個集中營建立起來,把猶太人關入其中,欲置之死地而後快。

(被納粹迫害的猶太難民)

可是,即便如此,猶太這個民族卻沒有因此消亡,反而頑強的生存了下來。20世紀中葉,他們在巴勒斯坦地區再次建立起獨立的政權,翻開了新的一篇。

02加強經典教育

猶太人爲什麼沒有像其他民族那樣快速消亡,反而一直保持着強烈的民族認同與歸屬感?重視經典教育應該是一大因素。

如果看一個人是否爲猶太人,我們要看的不是他的血緣,也不是他的體格,而是他的信仰,猶太人的信仰,就是猶太教。猶太教極其強調對經典的閱讀研習,他們的經典主要有兩種,一爲《希伯來聖經》,二爲《塔木德》,它們的內容,都涉及一個主題,那就是一個猶太人所必須遵守的生活規範。

(《希伯來聖經》)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手,舉個例子,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其內容即大量來源於猶太教。比如基督教接受《希伯來聖經》中所記載的自上帝創世以來的歷史等,如果看到基督教都能存在到今天,那麼猶太教長存也就不足爲奇了。

猶太人對經典學習是高度重視的,當猶太人在一個地方建立起定居點時,他們首先要建立的公共活動場所,就是自己的教堂和學校。在猶太人當中,最理想、最神聖的職業就是老師。他們對教師的尊敬程度,也是他們對待經典學習的態度。而這樣一種對信仰與知識的敬畏,也讓他們維繫住了對自己的身份認同。

另外,需要補充一點的是,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官方隨即恢復已經死亡的希伯來語和方塊字母,以作爲和其它語言系統相區別的重要標誌。這些死文字爲何能“復活”如此之快呢?顯然,這與猶太人重視文化教育是分不開的,此可作爲該論點又一證據。

03排猶主義的推動

除了經典教育之外,排猶主義的迫害也是猶太人團結一致的重要原因。歷史上猶太人在遭到羅馬軍隊驅逐後,大量流亡於歐洲。中世紀的歐洲是基督教的天下,基督教民極爲厭惡猶太人的到來,認爲他們不敬耶穌的行爲很可恥,除此以外,猶太人擅於經商理財的本領,也讓他們備受嫉恨。因此,在當時的一些大城市,當地人都專門將猶太人隔離起來,把當地最貧瘠的土地劃給他們居住,這就是“隔都”。

(保存至今的猶太人“隔都”)

猶太人被隔離在正常的都市生活之外,還備受白眼,自然是痛苦萬分。不過,這種不平等的對待雖影響到了猶太人的生活質量,但也加深了他們對自己族羣的認同。試想,猶太人本來數量佔劣勢,把他們混在人羣裏其實很難辯認得出,可是,基督教民卻偏要把他們挑出來集中在一起。這樣做,猶太人想不接受自己是一個特殊的羣體都很難啊。

04汲取西方政治理論的養分

我們都知道,法國大革命不僅提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還提出並實踐了主權與民族國家的理論。

攻佔巴士底獄

大量的“皇民”轉變爲共和國的公民,他們爲民選政府服兵役、納稅並享受議政的權力(雖然覆蓋面有限)等。而這一系列有關現代國家構建的內容,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當時的猶太人羣體。

一部分猶太人受到平等博愛口號的鼓舞,試圖藉此融入到歐洲社會當中,去成爲主權國家的公民,以免遭到他人歧視。可是,現實卻給了他們極大的羞辱。雖然歐洲的基督教會勢力已經有所衰落,但人們並沒有減輕對猶太教的懷疑和排斥。舉個例子,到了19世紀末,法國發生內部泄露軍事機密的事件,一些人僅因爲法軍參謀長德雷福斯是猶太人,就強行將其定罪。由此可見,歐洲排猶思潮的根深蒂固。

殘酷的現實,刺激着猶太人中的有識之士。既然融入歐洲社會這條路走不通,那就應當建立一個自己的主權國家,猶太知識分子赫茨爾有感於此,寫下了《猶太國》這部傳世的著作,這部書在猶太人羣體內部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而赫茨爾在書中提出依靠猶太富商與大國幫助以便在故土建國的理論,更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睞。

在赫茨爾和其他猶太知識分子的呼籲下,越來越多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區集中,他們構築自己的營地,組建自衛武裝等。中東的英國殖民當局因爲在財政上有求於猶太富商和制衡阿拉伯人等原因,也默許了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的擴張,而這些,也爲猶太人日後獨立建國奠定了基礎。

支持獨立建國的部分猶太民衆

因此,我們可以說,正是赫茨爾《猶太國》的出版,使得猶太人能夠走上主權國家構建的道路,而赫茨爾這部書的出版,又離不開席捲歐洲上下的主權和民族國家等理論,猶太人雖然被歐洲社會排斥,但卻一直受惠於其文化,這真的是很有意思了。

參考文獻:

紀錄片:《世界歷史》

西蒙·蒙蒂菲奧裏《耶路撒冷三千年》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周有光《百歲新稿》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施羅默·桑德《虛構的猶太民族》 中信出版社

張倩紅等著《猶太人千年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