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新鮮出爐的預約通道:

官宣!武大賞櫻預約通道今晚8點開通?

mp.weixin.qq.com
圖標

再放武漢大學遊玩、吃喝、玩樂、交通等等攻略:

櫻花節又來了?武漢大學遊玩攻略看這裡! - 珞珈山的道士的文章 - 知乎 zhuanlan.zhihu.com/p/58

接著放遊玩路線推薦:

2019年武漢大學櫻花節遊玩路線有推薦的嗎? - 珞珈山的道士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382344/answer/612872470

再加個武漢賞櫻地匯總和評價:

武漢有哪些人比較少的賞櫻地? - 珞珈山的道士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140

最後,劃重點:武漢大學櫻花歷史

追憶|珞珈山上,櫻花傳奇 惟我櫻花多丰韻,總領春光數十年

《珞珈山游》

漫山清和讀書館,處處香花命雅名。

梅花櫻花常相伴,夜讀不覺五更寒。

請看陽春三月間,萬紫千紅花開遍。

惟我櫻花多丰韻,總領春光數十年。

紅櫻綠櫻兩相伴,神州風采自粲然。

白花鴛鴦雙瓣櫻,來自蓬瀛甚可觀。

嘉朋尋芳載春酒,藉草鋪花爛漫遊。

20世紀90年代初,武漢大學中文系李格非教授曾創作《珞珈山游》這一「變文七言詩」,詩中描摹的三月到武大賞櫻的勝景,不禁讓人心馳神往。

花開花落,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洗禮,目睹了武大學子的孜孜求學,見證了武大的發展變遷,武大櫻花反映了武大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櫻花已成為武大的一張「文化名片」

今天,小研帶大家走進武大櫻花的前世今生,去體會珞珈山上的櫻花傳奇魅力!

國恥之櫻

1938年,南京淪陷,武漢告急,武漢大學被迫整體西遷四川樂山辦學。10月底,武漢三鎮淪陷,武大珞珈山校園亦遭日軍侵佔。

武大校園內櫻花樹的來歷究竟是什麼?

據抗戰期間留守護校的湯商皓先生撰寫的《1985年回國重遊珞珈母校 武大憶往感懷記》:

「惟值此春光明媚,尚欠花木點綴,可自日本運來櫻花栽植與此,以增情調。繼引予等至文學院前,遙指將栽植櫻花之處所,予曰:可同時栽植梅花,因中國人甚愛梅也(予意,櫻為彼之國花,梅乃我國國花)。彼云:櫻苗易得,梅種難求,明年今日君等可來此賞櫻。」

(湯商皓先生與日軍高橋少將的對話)

可以推算出,侵華日軍從本國引來櫻花樹苗栽植於武漢大學珞珈山校園的時間,最早應是在1939年。而在武漢大學戰後複員後,武大生物系師生亦曾在1947年3月通過科學鑒定,判斷出這批櫻花樹的樹齡應為8年。

1947年拍攝的武大櫻花,來源:武漢大學校友總會
櫻花大道與老齋舍,來源:網路

一般認為,日軍在珞珈山種植櫻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解住在這裡休養的大批日本傷兵的思鄉之情,同時,亦有炫耀武功和長期佔領之意。因此,在珞珈山校園內出現的這第一批櫻花,可以說是日本侵華的罪證,國恥的象徵;同時也是今日武大櫻花的緣起。

(1939年由日本人種下的第一批日本櫻花,50年代更新時基本滅絕,現在所能看到的櫻花,多為原種的後代。)

和平之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向周恩來總理贈送1000株大山櫻。其中50株轉贈給武漢大學,栽植於半山廬前。

1983年,為紀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京都府、日本友協和日本西陣織株式會社的遷先生向當時在京都大學學習的武漢大學生物系教師王明全贈送了100株垂枝櫻苗,經王明全轉贈給學校後,栽植于楓園三舍南側公路邊和櫻園附近。

1992年,在紀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際,日本廣島中國株式會社會砂田壽夫先生率團訪問武漢大學,贈送櫻花樹苗200株,栽植於八區苗圃。

武大師生在櫻花大道上的合影,來源:武漢大學新聞網

櫻花,成為和平的象徵。

美麗之櫻

20世紀80年代後,武大園林工作者對校園內的櫻花樹進行了全面、合理的布局,擴大了櫻花的栽植地段,使櫻花從長約300 m的櫻花大道及其周邊的廣闊地帶,逐步擴展至鯤鵬廣場、第四教學樓、人文科學館以及行政大樓等。

至此,武大櫻花經歷了日方贈送、從外引進和人工繁殖培育過程。

80年代的武大櫻花,來源:武漢大學校友總會

目前,武大校園內有櫻花樹1000多株,包括日本櫻花、山櫻花、垂枝櫻花和雲南櫻花共4個植物學種和10多個栽培品種或變種。

武大現在的櫻樹主要有四個品種:

日本櫻花,當年大約28株,現已增至168株。主要分布在約300米長的櫻花大道上;

垂枝櫻花,是在1983年1月中日友好十周年日本所贈;

山櫻花,主要分布在校醫院前、教四前、櫻花大道入口處和情人坡;

雲南櫻花,因其花期早又稱早櫻,主要分布在校醫院旁。

武漢大學櫻花種類、特點及分布(1)
武漢大學櫻花種類、特點及分布(2)

武大人的櫻花夢

武大櫻花見證了一代代武大人的奮鬥歷程。

從湯商皓先生當年的護校義舉

到肖翊華教授數十年如一日的櫻花研究

從80年代浪淘石文學社開始的「櫻花詩賽」

到武漢大學書畫協會發起的「櫻花筆會」

武大人在不斷創造「櫻花故事」

以櫻花和櫻園為背景的武大校園原創音樂作品不斷湧現。

首屆武漢大學校園歌曲大賽冠軍,生命科學學院1995級學生彭挺,一曲《櫻花樹下的家》,真摯情感讓人動容。

2003年5月,一曲《櫻園夢》奏響在武大校園,輕輕撫慰經歷了「非典」的武漢大學。

由蔣志軒作曲、朱旻填詞、侯艷筠演唱的《櫻園夢》一曲,成為多少武大人心中的回憶。

武大再次因《珞櫻》走紅。

(《珞櫻》是武漢大學的首張學生原創作品集,包含《櫻園夢》。)

從落英繽紛

到落櫻繽紛

再到珞櫻繽紛

珞珈山上

櫻花樹下

武大人的櫻花夢

大同寰宇向未來

我創輝煌!


(ps:文中如有疏漏不妥及錯誤之處,請批評指正。)

資料來源:武漢大學新聞網、武漢大學校友總會、武大校友公眾號推送等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武小研官方微信公眾平台:whu-gu)

歡迎大家點贊收藏關注哦!

。。。。。。。。。。。。。。等等!

賞櫻愛嬰,從我做起,千萬不要折樹枝晃樹刻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萬分感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