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今天,黛安娜王妃因車禍逝世。全世界十幾億人通過電視機觀看葬禮,英國百萬群眾肅立沿途,向「人民的王妃」告別。全世界都在為黛安娜的早逝而嘆息。

20年來,黛安娜的傳奇依然熱度未減,她所受到的愛戴和認可從未變少。為什麼大家都愛黛安娜?是因為美貌嗎?是因為王室光環嗎?不。而是,即使她身處王妃的地位,依然有害羞的表情、真實的情感,她也任性,但掩蓋不了骨子裡的溫暖和善良。

她出身貴族,但她的父母離異,她的父親不愛她的母親。她嫁給王室,但她的丈夫卻不愛她。她的生活富裕,卻甚少得到善意。然而,在慈善世界裡,她是與特蕾莎修女齊名的天使,生活給予她不幸,她卻回報世界以最深的愛意。

全身心做慈善的黛安娜曾多次出訪北非,訪問醫院、學校、慈善機構,出席籌款活動,使許多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她還積極倡導全球禁止地雷運動,曾親自踏進地雷區視察;她更是英國王室第一個親自看望艾滋病患者的王妃。

當黛安娜不戴手套與艾滋病患者握手的時候,人們對於艾滋病病毒會通過觸摸傳染的觀念也悄然發生改變;當她與麻風病患者坐在一起聊天時,人們對麻風病可經接觸傳播的誤解也漸漸消除。

黛安娜曾經說過:「沒有什麼比幫助社會上最孱弱無助的人會給我帶來更大的快樂,這是我生活的追求,是命運的安排,無論什麼人遭遇不幸,都可以向我發出呼喚,無論他們遠在何方,我都將飛奔而去。」

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評價道:「在1987年,一個許多人還相信艾滋病可以通過輕微接觸就能傳染的年代,黛安娜王妃坐到了一個艾滋病患者的病床上,握住了他的手。她告訴了世界艾滋病患者需要的不是隔離,而是熱心和關愛。」

在20年前的今天,黛安娜王妃遭遇車禍去世,結束了她悲慘的一生。無論是陰謀論者眼中軍情六處與王室的暗算,還是八卦愛好者鍾情的愛恨情仇,亦或狗仔隊興奮不已的大新聞都不是最重要的。一個高貴而自由的靈魂就此離開了這個對她殊無愛意的世界。

不,總會有人記得她愛著她。波斯尼亞雷區的人們記得,因為王妃讓他們見到過希望;艾滋病人們記得,因為那個真情的擁抱;這個世界的弱勢群體們記得,因為正是這位「平民王妃」讓他們得以被世界重視。

她是慈善世界的一道光,她是許多深陷深淵的人們眼中的一道光。

I like to be a free spirit. Some dont like that, but thats the way I am.

說來也巧,在前兩天剛好「小朋友畫廊」刷爆朋友圈。有些人一元購畫並且轉發宣傳,另一些人卻分析是否又是一波營銷炒作,亦或從化作本身來探討真偽。我的意見是無關緊要。難道我們的一元錢就能拯救那些自閉症孩童於苦難,尤其是在這個公益公信力不甚強大的時代?我也有認識的很善良的女孩從專業角度跟我討論了畫作由自閉症孩童創作的可能,這一切自然是見仁見智的。但說到底,在這道德崩壞的時代,我們花得這一元錢甚至於每一次捐款獻愛心,救贖的都是我們自己的靈魂。至於形成社會風氣再來拯救自閉症兒童則是很後面的事情了。

至少這個活動讓我看到朋友圈那麼多同儕在看到不幸時心生憐憫,願意伸出援手,即使不能真的幫助到別人,也是很美好的事情不是嗎?

我們之所以為人,在於移情的本能,在於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Never fading with the sunset

When the rain set in

共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