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甲方研究社

  網紅電商第一股殺向納斯達克!

  3月6日,中國網紅電商公司如涵控股向美國SEC遞交IPO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股票代碼爲RUHN。

  直播2小時成交2000萬,網店28分鐘賣了1個億,年收入過億的人氣網紅張大奕正開足馬力駛向新世界。

  01馮敏+張大奕=如涵?

  說起如涵,不得不說的一個人就是曾經一場直播就帶了2000萬的貨的“網紅”張大奕。

  被譽爲“網紅電商孵化第一人”的馮敏,是如涵控股的創始人,而他的搭檔就是張大奕。

  公開資料顯示,張大奕在2016年的時候就在淘寶的“淘寶直播”平臺上,創造了2小時成交額近2000萬元的淘寶紀錄;同年雙11期間,張大奕個人網店的銷售金額過億,成爲淘寶第一家銷量破億的女裝類店鋪;12月,她的自制口紅首次上新就兩小時售盡2萬支,銷售額近180萬元......

  作爲模特出道,淘寶素顏大賽的第一名,張大奕還出現在瑞麗、米娜、昕薇等時尚雜誌中。

  在2011年的時候,馮敏從自建電商平臺轉爲淘寶電商,做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然而,世事難料,在2014年的時候,馮敏的品牌業績下滑。就在這一年,馮敏和張大奕聯手了,那時的張大奕可是被稱爲“微博帶貨王”的網紅一枚。

  當品牌商紛紛開始青睞網紅,討好“千禧一代”的時候,burberry等品牌都請來Instagram紅人走秀的時候,不得不說,網紅已經成爲電商帶貨的重要方式。

  張大奕不僅懂搭配,很會利用自己的長處來引導粉絲消費創收。她的精明更多體現在能夠遠望到網紅經濟的出口並藉助短期大量吸金的個人能力和公司轉型來逐步拓寬未來網紅經濟的出口。

  而馮敏懂得技術,懂門道,是坐鎮後方的一員猛將。“未來的主戰場還是會放在服裝行業,也會向化妝品、美食等行業慢慢拓展。”這也是馮敏早已構想好如涵未來的藍圖。

  近期如涵控股2016年的淨利潤爲2419.18萬元。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女方開車,男方把方向。就這樣,這臺滿載網紅力量的快車正在加速行駛至納斯達克的路上。

  02資本的寵兒

  2014年11月,獲得賽富亞洲的A輪融資。

  2015年10月,君聯資本領投、賽富亞洲跟投的B輪融資後如涵控股的估值已經超過5億元。

  2016年如涵控股啓動了C輪融資,並先後約見了幾家主流投資機構,同年11月阿里巴巴的加入最終落實了定增方案。

  三輪融資如涵控股共募資4.3億元。以此計算,如涵控股的估值達到31.32億元中賽富基金、阿里巴巴、君聯資本三者的持股比例分別爲9.59%、9.58%、9.56%。

  不過在2018年初,如涵控股發公告表示,已申請終止掛牌。原因是,“爲配合公司未來發展及戰略規劃的需要”。

  當時就有人猜測,如涵的退市就是爲了蓄力赴美上市,如今看來,果然是這樣。

  而今,如涵控股計劃2019年赴美IPO,預計募資1億-2億美元,將網紅經濟推上有一個高度。

  招股書顯示,2019年財年前9月(2018年3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如涵電商GMV(成交總額)爲22.11億元,營收爲8.56億元,同比增長13.98%,淨虧損0.58億元,去年同期虧損0.26億元。2018財年,如涵電商GMV爲20.45億元,相較於2017財年的12.36億元同比增長65.45%。據如涵的招股書顯示,113位的KOL中,僅有3名網紅爲頂級網紅,2018財年這3名網紅創造瞭如涵65.21%的成交額,而2017財年到2018財年頂級網紅的數據才上漲一位。

  03上市難道沒有隱患

  然而,雖然如涵旗下有多位網紅,但主要的利潤貢獻大頭還是張大奕。

  公開消息稱,2017年中報,如涵控股與張大奕共同成立的杭州大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實現了1.3億元的營業收入,佔整個如涵控股40%的收入,淨利潤1819萬。

  而到了2017年底,如涵控股並表後還有600萬的虧損。這意味着,除了張大奕,其餘網紅在利潤方面貢獻寥寥。

  甚至有媒體直言,說是張大奕將如涵控股送上了納斯達克一點也不爲過。

  不得不說的是,娛樂圈的明星大腕也是網紅們的又一重要對手,或者說,一旦明星放下身段,網紅根本不是對手。

  據悉,景甜、楊穎等經過大屏幕檢驗的明星,已經紛紛放下身段,走起了接地氣的親民路線,在鏡頭前卸妝,推薦平價化妝品,教網友們搭配,再加上身後有龐大團隊的支持。

  對於網紅而言,簡直是碾壓性的存在。

  隨着IPO文件的正式提交,如涵上市已經正式進入了倒計時階段。這段時間裏,如涵旗下的網紅們如何表現將直接決定其未來股價。

  高回報的潛在可能已經讓網紅成爲資本關注的新入口,或將成爲一種新的經濟形態,赴美IPO或許是如涵的又一個開始,結局是好是壞似乎還不能輕易下結論,而在這期間,網紅經濟必將引起一陣爭論。

  筆者有朋友曾戲言稱,很多公司都是因爲沒有錢了纔會上市。

  那麼筆者很好奇,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IPO會扭轉其持續虧損的局面嗎?

  信息傳遞方式和效率提升與科技發展的程度緊密聯繫,說到底如涵還是一家互聯網技術運用公司。要想在上市後保證公司的成功轉型並持續盈利,需要從商品的組成方式和供應鏈同步做出變化改革,最近的一次會談中,如涵的管理者提出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藉助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讓粉絲在購買KOL推薦的產品時,更加方便。只有兼顧人性化的購物體驗,簡化購物過程,纔可以拓寬網紅經濟的出口。

  信息時代,網紅力量的崛起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利用網紅力量短期內大量吸金就是如涵控股特殊的KOL培訓體系的設置初衷。看似是KOL培訓體係爲如涵整個公司實現了盈利,但本質上,供應鏈的完善和管理得當纔是如涵從0到1的質變點,正所謂好的商業模式就是利用供應鏈來保證自身的吸金能力。如何在上市後還能保持全速前進,這輛滿載網絡新力量的公司任重而道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