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亞爾託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日前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亞爾託表示,根據匈牙利方面的計算,由於從2014年開始參與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匈牙利經濟損失了將近70億美元的出口額。西亞爾託指出,匈牙利如果恢復對俄羅斯的經貿聯繫,很快將能夠實現100億美元的貿易額。但是由於歐洲繼續對俄羅斯制裁,導致匈牙利的期望破滅。

匈牙利不是第一個因爲經濟損失嚴重而反對繼續制裁俄羅斯的歐盟成員國。德國、意大利、希臘、奧地利等歐盟國家也多次反對制裁俄羅斯,希望慎重考慮制裁措施,減少或停止對俄製裁。意大利北方聯盟領導人、副總理薩爾維尼曾在2017年9月表示,由於對俄製裁,意大利已經損失了約70億歐元(約合79.16億美元)。意大利參議員穆拉在2018年7月也曾表示,由於參加對俄製裁,意大利每天損失約700萬歐元(約合791.63萬美元)。現在已經進入2019年了,意大利損失還在繼續,從2014年至今預計至少損失上百億歐元了。

總理孔特(中)和副總理薩爾維尼(左)、迪馬約(右)組成的意大利民粹主義政府反對制裁俄羅斯

因此意大利國內關於取消對俄製裁的呼聲越來越高,尤其是意大利還沒從經濟危機和歐債危機、難民危機中掙脫出來,又陷入對俄製裁危機當中,意大利不管是經濟界還是政界都希望解除對俄製裁,緩和與俄羅斯的關係,恢復與俄羅斯的貿易。在這樣的背景下,意大利民粹主義政府在2018年6月正式上臺,反對制裁俄羅斯成爲意大利的官方立場,意大利總理和副總理多次表示會推動歐盟解除對俄製裁。如果歐盟繼續跟隨美國製裁俄羅斯,不排除意大利會獨自退出制裁俄羅斯的行列。

德國作爲歐盟的領袖之一,從歐盟決定跟隨美國製裁俄羅斯以來,也多次表示希望削減甚至解除對俄製裁,認爲對俄製裁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德國作爲歐盟經濟最主要的經濟體,與俄羅斯經濟聯繫緊密,因此在參加美歐的對俄製裁後,德國是損失在西方國家裏應該是最大的。

2017年底,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經濟學家發佈研究報告稱,由於反俄製裁,在西方國家中德國損失最大,約佔總損失的40%,德國每月向俄羅斯出口平均減少約7.27億歐元(約合8.22億美元)。同期英國向俄羅斯的出口減少7.9%,法國減少4.1%,美國僅有0.6%的出口損失。德國經濟和能源部長阿爾特邁爾今年2月份曾表示,德國並不想制裁俄羅斯,但出於政治動機、展示西方的團結,不得不同意繼續制裁俄羅斯。

默克爾領導的德國在西方國家中,因爲對俄製裁損失最大,多次希望恢復與俄羅斯的經貿聯繫

聯合國曾在2017年9月發表報告稱,由於對俄製裁,3年裏,歐盟和俄羅斯共損失1550億美元。其中俄羅斯經濟損失共550億美元,歐盟損失1000億美元。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8年底曾表示,由於制裁俄羅斯,歐盟與俄羅斯的貿易額縮減了2000多億美元。俄羅斯外交部日前聲稱,歐盟對俄製裁導致其損失已經超過1000億歐元(約合1130.9億美元)。

不可否認,西方對俄製裁確實對俄羅斯產生了巨大影響,令俄羅斯陷入經濟困境,但隨着俄羅斯逐漸適應西方的制裁,制裁對俄羅斯的影響越來越小。歐洲多個國家都多次表示,歐盟對俄製裁已經達不到西方的期望,逐漸失去作用。聯合國也曾表示,俄羅斯逐漸適應了西方的制裁,甚至在制裁的環境中逐步恢復並發展經濟。這時候,不少歐洲國家越來越難以忍受自身的損失,希望儘快結束制裁,與俄羅斯恢復經濟聯繫。事實上,不管是德國還是意大利或是匈牙利私底下其實已經逐漸恢復與俄羅斯的經濟貿易,歐盟對俄製裁大打折扣。

而且歐洲國家以爲制裁俄羅斯會令俄羅斯在歐洲的市場份額縮小,然後歐洲各國會填補俄羅斯離開後的空白。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由於被制裁,俄羅斯在很多領域確實退出了歐洲市場,但是這些市場份額並沒有被歐洲其他國家拿下,反而被美國搶走。這令歐洲有點不甘心,制裁俄羅斯是美國發起並主導的,但美國損失要比歐洲小很多,關鍵是美國還乘此機會從歐洲各國手裏搶奪俄羅斯在歐洲的市場份額。俄羅斯與歐盟都損失巨大,最終反而是美國得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