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先哥倫布三十年而尋新陸,冒險精神豈讓日耳曼民族。

  航太平洋數萬裏以結義團,文明發越且開西半球黃圖。

  (王清茗)這是美國舊金山華埠人和總會館中的一副楹聯。

  作爲美國華僑的最高機構中華總會館的七大會館之一,人和會館有廣西人創建。憑藉北部灣出海優勢,數百年來廣西人不斷延伸着活動範圍,以銳意進取的精神,讓中華文明的光芒燭照四野。

  人和會館暴露出睿智和進取的另一面。在晉商鼎盛的時期,廣西人卻漂洋過海探尋外面的世界。桂商的興起,又使近代廣西財力猛增,最終成爲桂軍抗日和李宗仁將軍入主南京的經濟基礎。與“山西王”閻錫山近代工業的實踐有所區別,廣西是由民間自發而起,但兩者殊途同歸,均在上世界三十年代被當時的國民政府授予“模範省份”的稱號。

  在民間,民歌是山西與廣西的共同樂趣。一個民歌的海洋,一個民歌之鄉,藝術的互通互融,消弭着地域的隔閡。4月7日,來自西河渡文明源頭二青會聖火,將與八桂大地的山水相擁。

  歌甜自然人美。中國民間流傳着西施、貂蟬、楊貴妃、王昭君''四大美人''的美麗傳說,她們的事蹟在歷史的長河中變得越來越富有魅力。而曾經留下她們足跡的每一個地方,也成爲今日我們緬懷美人的勝地。令人驚奇的是,''美人''出生的地方,大多山靈水秀。近年來,山西與廣西圍繞楊貴妃故里展開了文化旅遊發展之間的默契而自然的對手戲。

  廣西認爲楊貴妃故鄉在容縣,而山西認爲是蒲州(今永濟)。《全唐文》記載“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而《新唐書》則說,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璬家。後來又遷往永樂(永濟)。

  在廣西容縣,留有楊貴妃多處遺存,如貴妃井、貴妃園,還有那“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因爲唐朝,海南和越南部分地區歸廣西管轄。而在山西,永濟則有貴妃園,永濟本身就是浪漫之地,天生七分女人味,《西廂記》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因爲美麗而引關注,因爲美麗而引尋覓,因爲美麗而引爭奪。無論楊貴妃屬於山西還是廣西,都是將一種美麗傳承。

  當然,隨着高山醇厚民歌同赴廣西的還有清代的于成龍。于成龍的故鄉是永寧州,即今天的方山縣,處於國家連片特困區的核心,在清代,這裏更是貧苦不堪。讀了四十五年書的于成龍家境自然不是太好,順治十八年,他才勉強以副榜貢生資格獲補授廣西羅城知縣。

  廣西的羅城也比方山好不到哪裏去。縣衙不過是三間茅草房,城裏僅有6戶百姓。別人的仕途是升官發財的希望,于成龍苦澀又苦澀的艱辛。

  山西去羅城五千餘里,傳說路途之中他的隨從因不能忍受顛簸之苦而離去。在羅城當時盜匪橫行,瘴癘繁發,真正的苦寒之地。在清代,地方官員斂財的方法就是火耗。在鑄銀中難免會有雜質存在,爲了補充足銀的消耗,地方政府會根據當地情況加收銀兩,稱火耗。

  此項額外的賦稅,國家法律和政策是允許的,“此行絕不以溫飽爲志,誓勿昧天理良心”,于成龍將家鄉說的這句話,帶到了羅城。因此他上任後,連同賦稅童童蠲免,死死封住了自己的財路。

  後來康熙皇帝曾動情地說,保釐畿輔,激濁揚清。那句著名的“天下廉吏第一”說的正是于成龍。當官的要是貪了,便成了賊,但廉潔並不是官員的全部。廉潔是爲官的基本要求和遵循,一個好官,還得有另一項標準,就是治。歷朝歷代多少尸位素餐者以官本位的心態,或明哲保身,或皮裏陽秋,拿着國家俸祿,上不憂其君,下不憂其民。歎服誤國,懶政同樣也是誤國。

  于成龍不然。在面對盜匪時,他敢於不顧殺頭大罪越境討伐,同時以“亂世用重典”的思維,迅速整飭境內治安,刷新吏治,開闢了羅城之治的先河。

  但于成龍對羅城最大的貢獻應是勸教興學。《禮記》有云:移風易俗,天下皆寧。如果想在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必須讓民衆知道聖人之道,感受教化之德。因此在革除舊習的同時,于成龍在羅城開館辦學,有時他還親任教諭,登壇授課。爲使民家子弟能更多人學,規定凡讀書升學者,一律免除三年徭役,他告誡民衆,要“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

  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于成龍在羅城呆了六年。六年時間就將羅城流弊一掃而空,他本人也列爲廣西唯一一名“卓異”官員而升職四川合州(今重慶合川區)知州。

  這即是山西與廣西之間一個能臣治境的小故事。中華文明史上,廣西絕對不會是陌生人主觀上的荒蠻之地,而是將南陲之地變成暗夜光芒的焰心,自有他的絢爛奪目和風采輝煌。不然,廣西怎麼會產生劉三姐如此美麗的傳說和梁漱溟等人這樣的宿儒?當然桂軍抗日的神勇,甚至在淞滬會戰之後,很多日本軍官根據桂軍的戰鬥力得出了一個結論:欲定中國,先滅廣西。

  這種抗敵決心戰場的視死如歸的殺氣來源於文化的高度統一和行爲的自覺。在那場拯救民族危亡的全民戰爭中,兩個與美好山歌結緣的省份,同全國人民一起並肩打擊侵略者。在高高的太行山上,產生了威武雄壯的《八路軍軍歌》。廣西軍中,同樣流淌着一腔熱血:

  男兒膽大可包天,參加敢死隊!

  沙場血戰拼頭顱,視死也如歸!

  寧玉碎,勿瓦全!革命將士大無畏!

  殲滅敵寇,建立勳功,看我們無敵的鋼軍敢死隊!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海外流亡十六年後毅然迴歸祖國。作爲前國民黨政府代總統和桂系軍閥首領,李宗仁在北京機場宣讀了他親自撰寫的一份聲明,表示要爲完成祖國統一作出貢獻。

  與李宗仁離開廣西和大陸不同的是,于成龍在離開羅城的時候,百姓是垂淚相送的。一個羅城盲人還要執意跟從。也多虧這位盲藝人,憑藉路途上的說書算怪,才使囊中拮据的于成龍走完漫漫征途。

  因爲胸襟和氣度唯一,後世人們記住了山西的于成龍和廣西的李宗仁。如果二位泉下有知,不妨隨着二青會聖火重回廣西,再遊羅城,那裏有于成龍廣場,還有因其而更名的清端鄉,或者是桂林市浪頭村,黃磚青瓦的李宗仁故居。

  山河依舊,草木依然。唯一不同的是:換了人間。(原創作品)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