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顆手榴彈

  經歷了醫葯股「寒冬」之後,又一家葯企發布了年度財務業績報表。

  4月2日晚,剛剛實施混改易主過後的東北製藥(000597)披露了公司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東北製藥在2018年實現營收74.66億元,同比增長31.54%;實現凈利潤1.95億元,同比增長達64.04%;扣非後凈利潤約為4216.95萬元,同比減少了63.18%。

混改之後換新顏?東北製藥利潤靠拆遷 財經 第1張

  圖片截自東北製藥年報

  在方威掌舵的方大系入主後,東北製藥似乎要「改頭換面」了。不僅一改往年「鐵公雞」不給股東分紅的形象,在2019年1月豪氣分發近8000萬元現金紅包,底氣也更足了,公司展開大手筆募資,動作頻頻。

  然而,財報下的東北製藥,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斷下降,壞賬還有2億多,增長能力仍然堪憂。

  不到三個月,新靠山迅速入股

  在2018年7月18日,在剛發布完2018年半年度財報的東北製藥又再次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東以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公告顯示,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大集團」)成為東北製藥第一大股東,而與此同時,方大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方威成為了東北製藥的實際控制人,正式入主。

  以下為股權變更後公司關系圖:

混改之後換新顏?東北製藥利潤靠拆遷 財經 第2張

  東北製藥公告

  方大集團入主東北製藥,僅僅花了不到三個月。

  據東北製藥發布的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變更公告顯示,2018年4月25日,方大集團以現金購買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增持東北製藥約7510萬股股份,佔東北製藥總股本的13.18%,5月11 日在深交所上市,在增持後,方大集團持有東北製藥約7517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3.20%。

  5月28日-6月1日間,通過集中競價累計增持東北製藥約285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增持後,方大集團持有東北製藥股份10366萬股,佔總股本的18.20%。

  6月8日-年6月12日,通過集中競價增持東北製藥約1608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82%,增持後,方大累計持有東北製藥11974萬股,佔總股本的21.02%。

  6月25日-7月2日期間,方大集團又通過集中競價增持了約1381萬股股份,佔東北製藥總股本的2.42%,經過此番增持後,方大集團共計持有東北製藥股份13355萬股,佔據了總股本的23.45%。

混改之後換新顏?東北製藥利潤靠拆遷 財經 第3張

  公開資料顯示,遼寧方大集團成立於2002年,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炭素、鋼鐵以及醫葯三大板塊,年營業收入高達800多億元。據瞭解,在方大集團接手東北製藥後,為迎合國企混改政策,激發東北製藥在人才、技術上的優勢,先後推出了高管股權激勵計劃、骨幹員工持股計劃以及實施了全員定崗工資上漲50%等系列措施。

  與此同時,方大還對東北製藥成本控制上大舉消減,據人民網相關報道顯示,在接手後五個多月期間,東北製藥在採購上的成本降低了高達8000多萬元。

  不過,除了採取系列舉措之外,東北製藥在企業人事上並未做太大變動,目前也未有方大集團的高管直接進入企業管理體制。但作為2018年遼寧省瀋陽市唯一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單位,東北製藥的混改似乎還算比較順利。東北製藥方面表示,2018年,公司預計實現銷售收入為90.23億元,同比增長39.6%;繳納稅金5.14億元,同比增長47.7%。

  方大入主,東北製藥換新顏?

  在方大集團入主之後,東北製藥開始展開大手筆募資。據3月5日公司發布的《2019年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顯示,東北製藥此次擬募集資金總額為不超過20億元,方大集團承諾認購的股票數量為不低於本次定增最終發行數量的10%。

  東北製藥方面表示,此次募資是用於公司在混改後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張之下補充流動資金的需要,也以此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

  要幹大事兒了?幾年前,東北製藥還是一家虧損數億的老國企,同時,由於長期不予股東派發現金紅利和紅股,被業內稱為「鐵公雞」。

混改之後換新顏?東北製藥利潤靠拆遷 財經 第4張

  搜狐證券報道顯示,自1996年東北製藥在深交所上市至今,除了分別有一次轉增、送股紅利之外,分紅派息僅僅為三次。最近的一次分紅在2010年,這只「鐵工雞」已經連續九年未有過分紅了。

  但在方大集團入主之後,實控人方威似乎也把2018年堆5億「紅包牆」給員工發放現金紅包的傳統帶到了東北製藥。2019年1月10日消息,新浪財經報道了一則東北製藥給企業員工分發現金紅包的新聞,迅速引起了行業內外關注。

混改之後換新顏?東北製藥利潤靠拆遷 財經 第5張

  據悉,東北製藥大肆開展了「2019東北製藥員工紅包發放儀式」,為公司中高層以外的7000多名員工發放現金紅包。圖片中可以看到,公司甚至把現金堆成了幾座「牆」,吸睛十足。1月11日,東北製藥股價順勢上漲,漲幅為2.98%,報收於10.71元/股。

  「東北製藥悶聲發大財了?」許多網友對此表示出驚訝,畢竟這家企業在混改之前已經連續六年虧損。

  該公司近年財報顯示,2011年至2016年,東北製藥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6億元、-3.54億元、-2.08億元、-0.08億元、-3.77億元、-0.11億元。

  在2016年末以來,由於政策開始持續關注環保,這也導致了一些VC廠家紛紛停產,VC市場出現缺口,開始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受益於VC產品的價格上漲,東北製藥終於找到了翻身的機會。

  2017年4月5日晚,東北製藥發布公告表示要通過定增融資,全面加碼VC業務。公告顯示,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9493.1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4億元,而這筆資金將全部投入到維生素C生產線搬遷以及智能化升級等系列項目之中。

  據悉,VC是東北製藥在其營收中佔據最大份額的原料葯品種,在VC產品價格大漲之下,公司在2017年實現了利潤大增。財報顯示,2017年,東北製藥實現56.76億元營收,同比上漲了17.9%;凈利潤位1.19億同比暴增400.23%;扣非凈利潤扭虧為盈,為1.15億元,同比增長達1121.62%。

  前不久,嘗到「甜頭」的東北製藥在3月4日再次發布公告,擬定增募資20億,其中對VC業務相關項目再投4.7億元。

  在4月初最新發布的2018年財報中,東北製藥實現74.66億元營收,創下近三年新高,而扣非凈利潤雖有下降,但已經擺脫了連年虧損,達到4216.95萬元。

  不過,盡管東北製藥依靠VC紅利逆襲,但從一個方面也暴露出對該業務的依賴。事實上,據Wind數據顯示,VC價格在進入2018年以來已經開始回落,那麼在VC紅利消失後,東北製藥該如何維持盈利增長呢?

混改之後換新顏?東北製藥利潤靠拆遷 財經 第6張

  VC業務下降,混改遺留了哪些問題

  據公開資料顯示,東北製藥創立於1946年,前身為東北製藥總廠,是一家已有73年曆史的「老牌」企業。如今,東北製藥不僅是國內最大的原料葯生產企業之一,也是國際的主流供應商。尤其是公司主營的VC板塊,東北製藥更是該產品在全球範圍內的主流供應商之一。

  而由於VC業務對公司的重要性,2011年在VC行業門檻低而產品銷售價格高的形勢下,許多葯企紛紛加入競爭,VC價格大幅下降,東北製藥也正是受其影響出現了首次虧損。公司方面也多次向媒體承認,因受制於VC價格持續低迷,東北製藥醫葯商業毛利率大減,導致企業利潤連年為負。

  對此,大陸著名醫葯營銷專家史立臣曾提到,東北製藥作為老牌原料葯企業,仍然暴露了企業過於依賴這一品種的問題。

  然而東北製藥從去年開始就將VC系列產品單獨在年報中列出,從最近發布的數據看來,該板塊業務已經出現了下滑趨勢。

  財報顯示,在東北製藥的VC業務板塊中,其營收、利潤與毛利率紛紛出現下降,分別為-3.35%、-26.55%、-11.55%。此外,盡管公司在2018年凈利潤為1.95億元,但仔細研究財報後發現,其中有1.53億元來自於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收益。據財報顯示,拆遷補償款、系政府對公司控股子公司搬遷以及公司廠區土地回收的補償款累計達到1.32億元。

  界面新聞援引行業專家樑昌均表示,在行業產能過剩格局未變的情況下,未來若無突發狀況,VC價格仍將繼續低位運行,而東北製藥若想繼續依靠VC來實現大幅增長恐怕就很難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營業務開始呈現下滑趨勢之下,東北製藥在應收賬款上的壞賬風險也是一直困擾的問題。

混改之後換新顏?東北製藥利潤靠拆遷 財經 第7張

  中新經緯報道顯示,截止2018年底,東北製藥應收賬款以及票據共計為23.62億元,同比增長近28%,佔據了公司凈資產的將近66%。2018年,公司計提了將近0.60億元的資產減值,其中,在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賬齡其壞賬計提比為100%,涉及的應收賬款金額高達2.28億元,幾乎是凈利潤的1.7倍。

  對此,東北製藥也在財報中表示,由於多家公司的應收賬款預計不可收回或無法全部收回,未來公司壞賬風險或將成為凈利潤增長的一大威脅。

  作者|一顆手榴彈

  編輯|小鬼當家

  溫馨提示:

  本文引用數據,均為官方數據,或為公開報道,未使用任何內幕消息

  近期原創文章

  反做空資訊中心

  世界那麼大

  掃我帶你去看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