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事通信2019年3月8日報道,全球國會議員加入的“各國議會聯盟當地時間3月5日在日內瓦公佈了關於2018年女性進入各國議會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在193個國家中,日本的排名比2017年下降7位,排在第165位。

在七大工業國(G7)中,只有日本不在前100名之列。在包括中國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的二十國集團(G20)中,日本也排名墊底。這顯示出,儘管安倍政權提出促進女性活躍於社會,但女性的參政情況並沒有改善。

該報告對一院制議會以及衆議院中女性議員的佔比進行了比較。全球女性議員的整體佔比爲24.3%,比1995年提升13%。從不同地區來看,美洲位居首位,在格林納達、哥斯達黎加等中南美各國女性議員佔比提升的背景下,美洲地區首次超過30%。之後依次爲歐洲(28.5%)、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23.7%)和亞洲(19.6%),而日本僅爲10.2%。

報告指出,超過130個國家引入了要求候選人和議席中女性需佔到一定比例的配額制,“2018年的選舉結果反映出,如果能妥善制定規則,就會打開議會的男女平等之路”。

從不同國家來看,非洲盧旺達排在第1位,這在女性地位很低的非洲可以說非常特殊。不少中南美國家在女性進入社會方面取得進展,排名靠前。排在日本之後的多爲非洲、中東、太平洋地區的小國。

不過,日本的女性就職比例正在穩步上升,這對於今後女性參政意願的提高,或帶來促進作用。

《日本經濟新聞》的相關報道稱,日本總務省2019年2月1日發佈的勞動力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全部年齡段的女性的就業率達到51.3%,50年以來首次超過50%。其背景是構建兼顧人手不足和女性育兒的勞動環境的舉措取得進展。

從不同行業來看,2018年增加的就業者中,有40%被住宿餐飲業和醫療福祉行業吸收。可見要提高日本整體的勞動生產效率,推進服務業的改革成爲當務之急。

2018年男女合計的平均就業者人數達6,664萬人,創下有可比數據的1953年以來的最高紀錄。50年前從事農業和自營業等家業的女性較多,因此就業率也一度比較高。

女性就業者爲2,946萬人,比上年增加87萬人。增加人數是男性(45萬人)的近2倍。從不同年齡層女性的就業率來看,25歲至34歲爲77.6%,比上年提高1.9%,35歲至44歲爲75.8%,比上年提高2.5%。

女性的就業率因孕產和育兒在30多歲時出現下降,40多歲重新呈上升趨勢。按年齡層劃分的話會呈現“M字形曲線”現象。近年來,能夠兼顧工作和育兒的勞動方式出現擴大,使得離職的女性減少,“M字形曲線”現象也正逐漸消失。

包括老年人在內,女性的就業率超過50%,顯示出日本勞動方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不過較男性的7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北歐各國,15歲至64歲女性的就業率達到80%,而同年齡層日本女性的就業率僅爲70%,支援女性兼顧工作和育兒等,勞動力方式改革似乎仍有餘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