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Plus 201403上海音樂廳近日推出一系列青年音樂家的音樂會,乍看之下,以為是一般年輕音樂家的製作,但再仔細一看,卻有些不一樣,從標題到海報的視覺呈現,透露出一股說不出的活潑與輕快感。原來這不是一般的音樂會,而是上海音樂藝術管理系和上海音樂廳合作的「伯樂計畫」。


「伯樂計畫」源自去年六月上海音樂院藝術管理系和上海音樂廳共同發起的「音樂經紀人
PK賽」,比賽的目的在於讓藝術管理系的學生實際演練作為經紀人的工作。參與比賽的學生,從選擇合作的藝術家、瞭解藝術家的特質、形塑藝術家、進而設計節目內容、為整個製作定調,到巡演安排與大大小小的各種談判,都必須親自親為。賽程共分「設攤展示」、「推介演出Show Case」和「議價談判」等三個階段,參賽者要在不同階段中達成一定的指標,以說服評審給予參賽經紀人及其團隊公開演出的機會。經過九個月的製作期,終於在今年三月底推出四場「情境音樂」系列,也將挑戰表演市場機制,面臨票房的嚴苛考驗。

   這是上海音樂院藝術管理系眾多訓練計畫之一,和目前中國大張旗鼓準備投注在藝術管理人才上的金額和規模相比,也只是非常小的一個計畫,但這個「伯樂計畫」卻讓我眼睛一亮、格外期待,因為這個計畫的背後是一個更高階、更需要長時間培育的一個能力,我稱為「眼力」。

   首先,這些未來的藝管人必須先挑選要合作的藝術家,這些藝術家和他們一樣,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都是「新苗」,有技術、有體力、有創意,但須舞臺、包裝和行銷,這羣年輕藝術家和知名的表演團體或知名藝人不同,展現的方式和路徑,都還有待定調,換句話說,他們都在等待伯樂,誰能看到這些年輕藝術家的特質和發展性,誰就是他們的伯樂。但沒有人生來就是伯樂,當伯樂需要累積經驗的同時,更需要不時交叉比對、整合、活化各式各樣的資訊和創意。「伯樂計畫」裡的參賽者在選定合作藝術家之後,開始對藝術家量身打造節目主題和內容,這聽起來很簡單,似乎設一個主題即可,其實不然。就像視覺藝術的策展人一樣,一個策展概念需要不斷的檢視藝術家們可參展的作品,才能逐步成形,音樂會和表演節目的設計也是如此。以「伯樂計畫」為例,合作對象以音樂家為主軸,而音樂家可展示的藝術品則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累積的曲目,因此一場音樂會的設計,必須在發想主題概念時,就要和音樂家手上的曲目做比對,而音樂家選擇曲目時的考量,比宇宙行星還複雜,有時想要特別表現某些技法、有時想要同時準備大賽曲目、更多時候只想彈自己喜歡的曲目,這些種種思慮,作為經紀人或節目設計者,必須尊重和建言並重。

   為什麼需要建言?因為經紀人在打造藝術家、打造節目的同時,還必須清楚知道目標觀眾羣的屬性,才能制定節目策略和宣傳策略,也才能在維護藝術性的同時,不讓自己和藝術家餓死,做到曲高不和寡的最佳狀態。而這些都是屬於藝術管理的專業範疇,作為經紀人,需要提供藝術家的建言正是這個範疇的考量,如果一昧的依著藝術家的喜好,那便是讓自己和藝術家投入一場盲目戰爭,面臨無謂的冒險,反之,如果完全以市場考量設計節目,則難以維護藝術家的專業價值,因此如何平衡天平的兩端,端靠經紀人的智慧與策略。

 

   仔細看這四場情境音樂會,定調在「讓音樂說故事」,以「旅行」為主題,有情節的設計,甚至有角色扮演,還加入舞蹈和戲劇的元素,扣合曲目的鋪陳,成為四篇有故事的音樂演出。音樂家包括手風琴二重奏、鋼琴、古典吉他樂團、電子管風琴和舞者,從編制上來看就相當有趣,宣傳的視覺設計和文字書寫,也都是藝管團隊一手包辦,其質感實在令人驚豔,我甚至可以說,比起中國目前各大表演場館的整體呈現,不僅一點都不遜色,甚至更顯藝術質感。

 

   從一個想法的落實,看到未來的景象,這個「伯樂計畫」讓身在臺灣、同時是音樂人也是藝術管理人的我,十分羨慕與嫉妒。臺灣很早就將藝術管理引進高等教育系統中,但對於整個藝術生態的助力,卻微乎其微:早年從國外帶回一身功夫、身經百戰的藝管人,至今在整個社會的薪資結構中,仍是廉價高級勞工;每年從藝管所畢業的學生,則寧願捧著一份養不活自己的微薄薪水擠進天團,也不願意耕耘新生代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年輕人在天團中,絕大部分的功能是作為年輕體力好的庶務勞力,能夠提升自己視野和能力的機會往往可遇不可求。而幾個稍具規模的經紀公司,則只願意花鉅資引進國外團隊,不願意栽培、包裝本國藝術家,當然遑論讓有志朝向經紀人之路邁進的年輕人,培養眼力操練功力了。

   一個環境的衰微,是許多環節的效應,同樣的,一個生態的蓬勃,必定來自許多種子的孕育與成長,「伯樂計畫」可以預見一個具有眼光與功力的新世代,而我們在島上面對蚊子館的同時,卻逐漸失去一個個能夠開發結果的種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