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善可陳

下一個


謝邀。

如果從專業角度看這個問題,學生提問的原因和目的大致有這麼幾種情況:

1.教師提出要求讓學生描寫自己,學生需要老師提供一個範例;

2.教師提出的要求未必是讓學生描寫自己,但是學生需要老師提供一個範例;

3.教師提出了寫作文的要求,並認為學生在某些方面表現的不夠理想,讓學生按照教師要求去做,而學生此時需要老師證明一下這種方式的可行性。

無論是哪種情況,可以看出,教師都必須給學生一個滿意的答覆。但是答覆的最終導向,是要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者是要解決學生此問題的背後的根源。

老師的回答大致需要考慮兩個面向,知識能力的面向與教育德育面向。

知識能力的面向:如果學生只是需要老師提供一個範例,老師提供就可以了,只要這個範例滿足教師授課時的要求,並且能夠給學生足夠的啟迪。比如我就可以給自己來個外貌描寫,從神態外形都著裝習慣,從眉毛的特點到嘴角的傾斜程度,我不自戀,所以對描寫自己毫無抵觸感。

教育德育面向:如果學生此時更主要的目的是將老師一軍,在考察老師的水平或者故意給老師難堪,或者嘩眾取寵,希望自己的這個提問可以獲得同班同學的爽朗笑聲和暗挑大拇指的話,教師要思考更多的東西。

是因為你和這個學生的關係太好了,所以他會如此做呢,還是你和他的關係有問題,所以他選擇這樣做。這個班上的學生反應是情感支持他呢,還是隻是好奇,如果是前者,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已經引起了很多不愉快,或者自己的教學上已經出現了很多紕漏,足夠引發學生的警醒與防衛?

然後就要在課堂上靈活應對,首先當然要拿出一個精彩的答案,其次要關注這個答案是否會更加增加學生抵觸心理。要檢查自己的言談舉止是不是沒有在教學而是在挑釁。這時的處理辦法有很多,至少你可以讓他們給你畫個像吧,然後你看著黑板上學生給你畫的像,評論一下這裡像那裡不像的,能拉近一下學生和你的關係。


我會問他最希望我從哪個方面描寫,然後給他做示範,最後讓他描寫自己。
那我們一起開始寫,你描寫你自己,我描寫我自己( ??? ? ??? )

我比較傾向做一個數學老師,我的作文能力太差了……

不過有人這麼問,我就只能讓他先描述一下我,然後沒轍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