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泓睿 2017年4月28日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民眾健康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健康中國」已成為我國國策。目前,我國的大健康產業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產業,其規模和總容量都在不斷擴大,找到一種合理有效助力大健康發展的方法勢在必行。互聯網思維基於打破溝通壁壘,信息交流越來越便捷的網路發展現狀,利用數據驅動,在分享健康知識的同時,通過創新和更好的服務優化用戶體驗,能大力促進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在現代社會,互聯網與大健康都是社會發展的趨勢,運用互聯網思維與大健康產業的結合,無疑將給健康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推動力。

我國的大健康產業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產業,其規模和總容量都在不斷擴大。2015年兩會期間,總理提出的「互聯網+」的模式,也給大健康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對大健康、大數據、大服務等移動互聯網+大健康產業發展領域的轉型升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與大健康產業結合,將給健康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推動力。

互聯網是提高信息交流效率的工具,大健康則關注人類自身的健康,所以用互聯網思維助力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本質上是在「以人為本」的思想下,用工具造福人。

互聯網思維和大健康產業

互聯網思維,就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用戶、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1]。簡單來說,互聯網思維是一種商業民主化的思維,是一種用戶至上的思維,通過數據驅動,快速精準滿足用戶需求。

大健康是根據時代發展、社會需求與疾病譜的改變,提出的一種全局的理念。它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對生命全過程全面呵護的理念指導下提出來的[2]。大健康產業主要包括健康及醫療行業,重視預防,通過慢病防控,早期篩查,精準醫療,個性化用藥等手段,達到「治未病」,快速有效治好病的效果。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公眾健康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大健康產業的轉型升級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發生了改變,讓人生病的因素越來越多,處在亞健康狀態的人逐年增長,也由此帶動了我國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如圖1所示,在2011年到2016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逐年增長,2016年產業規模達3.2萬億元,居全球第一。預計到2020年,大健康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

2016年10月 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綱要涵蓋慢病管理、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醫保、中醫藥發展、醫療信息化、醫學教育等多方面內容。收入的增長、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與此同時,環境惡化、老齡化、亞健康等因素,又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健康產業的需求,健康產業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然而,與很多快速發展的產業一樣,在大健康產業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也遇到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圖1: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

大健康產業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三點:一是目前社會醫療資源和技術仍然極大側重於治療而非預防,針對預防醫療的技術創新有待提高。而通過創新不斷優化用戶體驗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之一。二是海量醫療健康數據無法得到有效處理,如果通過雲技術實時上傳健康信息,建立醫療資料庫,基於大數據分析,了解中國人的健康特徵,包括不同地域、飲食結構、年齡段的中國人生命和健康指標,就能在疾病發生前進行介入和干預,讓疾病防控和早期預防落到實處。第三點是廣大人民群眾對於健康醫療的傳統觀念需要改變。雖然關注健康的人越來越多,但關於健康預防,知道怎麼做並實行的民眾依然很少。大多數人依然處於「生病後去醫院尋求治療」這一固有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下。改變這一現狀需要循序漸進的健康科普教育,而互聯網正是當下最快捷有效的交流溝通和傳播信息的媒介。建立並推廣健康科普教育平台意義重大。

大健康產業要想轉型升級,首先需要建立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以數據為驅動,以用戶為導向,以創新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與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環境和發展需求非常契合。互聯網思維能解決大健康產業發展中遇到的許多問題,互聯網的應用也逐漸成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經營手段。大健康領域與互聯網的有效結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互聯網思維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

互聯網的出現是人類通訊技術的一次巨大變革,在國民經濟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很多國家的GDP增長都已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思維作為互聯網產業的精髓,能作為指導思想的參考,利用互聯網的工具特性,助力很多亟待發展的產業,大健康產業正是其中之一。

在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讓信息交流的成本降低,促進創新能力的成長,而大數據、雲計算、智能穿戴設備的出現,也讓健康數據的收集處理成為可能。健康及醫療行業可實現對現有資源的整合。依託物聯網服務運營平台,實現個性化健康管理將成為未來健康產業的發展趨勢和突破口。

就目前這兩者的特性和發展現狀而言,互聯網思維可通過如下幾方面促進健康產業的發展。

第一,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工具特性。作為信息傳播交流最實用快捷的方式,互聯網能提高項目推進效率。醫療搜索引擎的建立,視頻會議的普及,醫療APP的開發,都能極大降低交流成本。

第二,鼓勵創新,為創新提供各種可能的支持。創新是互聯網思維的一個重要特性,也是改變當前固有醫療格局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創新,將現有的偏重治療的醫療技術和醫療資源逐漸向預防與治療均衡發展轉變,形成完善的大健康產業體系。

第三,建立個性化醫療資料庫。以往的醫療數據很多都未能體現其價值,一方面受限於傳統思維的桎梏,另一方面也是沒有處理海量醫療數據的能力。但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出現,為建立個性化醫療資料庫提供了客觀條件,能搜集血壓睡眠等數據的可穿戴智能硬體的普及,也使得健康數據更完善。我們能夠基於遺傳和環境因素,建立特定人群甚至個人的健康模型,進行合理有效的全程健康管理,使每個人受到的醫療幫助更加精準。

第四,建立並分析疾病模型。同樣是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通過對疾病模型的分析,把握疾病的現狀和變化趨勢,從而先發治「病」,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谷歌(GoogleFlu Trends)就曾利用聚合搜索數據成功對對流感進行預警[3]。

第五,利用O2O等互聯網運營模式,將線上的醫療服務與線下的醫療資源有效的結合起來,優化用戶體驗。對於線下傳統醫療來說,排號、對患者健康的隨訪監控等功能,可以利用互聯網來實現,有效提高服務效率和用戶體現。

第六,建立健康科普教育平台。目前我國大多數民眾還受限於傳統的醫療思維,對健康概念還缺少比較正確的認識,一些網路媒介也藉此機會傳播一些不實傳言。因此,建立宣傳健康知識的科普教育平台,引導人們逐漸形成科學的健康觀念,進行自我健康管理,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結語

綜上分析,可看出大健康產業是目前我國社會急需大力發展的一個產業,同時也受到國家的重視和支持。互聯網作為信息社會發展得最為成功的產業之一,其思維能助力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通過鼓勵創新,以用戶為導向,互聯網思維能改善目前固有的醫療格局,促進民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互聯網與大健康產業的結合,必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的新亮點。

參考文獻

[1]彭勇,百度百科-互聯網思維[EB/OL].[2017-04-07]. baike.baidu.com/item/互聯網思維/12028763

[2]百度百科,大健康[EB/OL].[2016-11-02]. baike.baidu.com/item/大健康/6724771

[3]人工智慧中文資訊平台,谷歌利用大數據來對抗流感[EB/OL].[2013-01-25]. ailab.cn/datamining/201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