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你的良心不會疼嗎?

  文 | 霧滿攔江

  (01)

  有位朋友說:姥姥家,距他住的地方不太遠。

  姥姥家……呃,就是一家餐館,叫外婆家。

  他一次也沒喫過。

  ——喫不起!

  因爲價格比較親民。

  門口總有排隊等座的客人,越接近喫飯點,人越多。

  排隊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

  如果你的時間金貴,爲一頓便宜的飯菜等好久,顯然不划算。

  但這只是當事人的選擇。

  但其它人呢?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你沒有選擇。

  (02)

  近幾天,爆出兩起食品安全問題。

  一起是四川,一所中學的食堂出了問題。

  另一起就是外婆家。

  (03)

  中學食堂衛生問題爆出,網絡反應激烈:

  那是我們的孩子呀!

  他們在發育,在成長,卻喫下了不衛生的食物。他們的身體會受到影響,他們的心靈也會受到傷害,爲什麼這樣對待孩子?爲什麼?

  這是多數人的第一反應:

  震驚。

  憤怒。

  (04)

  事情進入第二階段,承包商遭受質疑?

  你賺的黑心錢還少嗎?爲什麼連孩子都不放過?揩油水揩到孩子身上,你的良心不會疼嗎?

  爲什麼不道歉?爲什麼不懺悔?

  譴責,斥罵。

  (05)

  第三個階段:校方進入公衆視野。

  監督在哪裏?有沒有公開招標?承包商是如何矇混過關的?流程上有沒有貓膩?賺到的黑心錢,都有哪些利益相關方參與?

  質疑,追責,並要求程序正義。

  (06)

  第四個階段:如何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如何保護孩子?

  許多人獻策:建立校長先喫制度,如果校長老師開小竈,卻把孩子丟給賺黑心錢的承包商,不出問題纔怪。只有讓校長和學生們喫同樣的飯菜,而且必須是校長先喫,並將其制度化,這纔是解決問題的法子。

  還有,還有還有,建立家長監督委員會,每天檢查學校食堂採購的菜品,發現質量問題,立即退回!

  只有這樣做,才能保護孩子們的身心安全。

  這麼好的辦法,爲什麼不立刻執行?

  爲什麼?

  (07)

  第五階段:建議落地階段。

  爲什麼校長先喫的制度,建立不起來呢?

  爲什麼?

  學校不是孤立於存在於虛空,而是處在社會環境之中。如果社會環境根本不具備條件……你搞個校長先喫,家長監督。校長喫一口,一皺眉:哎呀媽這飯菜太噁心了,丟了重做!

  家長們雄糾糾、氣昂昂進入後廚,仔細一看:哎呀媽這都買的啥菜呀,清一水農藥食品。

  丟掉丟掉,全都丟掉。

  不能讓孩子喫不健康的農藥菜。必須喫有機食品。

  ——可是市場上,有機食品的價格是多少?供應量又有多大?

  ——最重要的是,你打算出多少錢?

  說到學校食堂,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價格便宜。

  現在你要把成本拉上去,真的打算爲此付費嗎?

  就算是你家境殷實,有這個實力——可是其它家庭呢?

  所有的美好建議,都建立在不差錢的基礎之上。

  失去這個前提,你的憤怒、質疑、建言,統統都是廢話。

  (08)

  第六個階段:專業化、系統性思考。

  假如你是個校長,面對食堂招標問題,你會怎麼想?

  你會不會想:嗯,食堂也是塊肥肉啊,哈哈哈,我要喂孩子們最垃圾的食品,賺多多的錢,等鬧出事兒來,我再把撈到的全吐出來,到監獄裏愉快度日……你要是這麼缺心眼,就當不上校長了。

  你會很認真的,對承包商們說:狗日的靜一靜,你們這些不擇手段賺錢的黑心商人……不是,諸位都是社會賢達人士,那啥,我要求你們的承包方案,就三條:第一,質量必須要絕對的保證,絕對的保證,你想弄有毒食品坐牢,別拖上老子……不是,本校長的意思是說:我的要求就三條:第一條是質量絕對的保證,別喫壞孩子。第二條是價格絕對的低廉,讓孩子喫得起。還有第三條,讓孩子喫不膩。菜品的花色品種,要琳琅滿目,不能每天都是清水煮白菜。就這三個小小要求,不難爲你們吧?

  不難爲不難爲……大多數承包競爭人,笑着站起來走開。

  不摻和。

  只有幾個奇怪的人,透着一臉的蠢萌,衝你拼命舉牌,要拿下這筆生意。

  你已經感覺不對了,可別無選擇。真正聽懂你說什麼的人,根本不會接這燙手山芋。敢接手的人,不是壓根不懂,就是心術不正。

  你能怎麼辦?

  只能硬起頭皮,按招標流程,把食堂承包給其中一個二貨。

  ——如果對方只是不懂,那謝天謝地。這貨接手幾天,就終於明白過來,最好的質量,一定是最高成本,也一定是最昂貴的。物美價廉只是應合市場的噱頭,一分錢一分貨,纔是經濟學永恆而不可動搖的鐵律!

  現有環境下,最高的質量、最低的價格,還要最齊全的花色……你來試試!

  最後這個二貨,就會趁夜深人靜之時,帶着老婆孩子,星夜逃走。

  幹不了。

  最後這筆生意,落入到兩種人手中:

  ——一類是真正的專業人士,他們建立起中央供貨系統,各個環節把關,質量上不出問題,價格也能下來。只是花色品種,還有飯菜的味道,您就甭抱希望了。

  ——第二類是不懂卻以爲自己懂的人,他們也建立中央供貨系統,但成本高攀不下,只能哀求校長,要求學生必須去喫他那質量可疑味道古怪的飯菜,否則,高昂的成本負荷下,他也只能連夜逃走。

  所以你會喫到最難喫的飯菜,你會看到打飯大媽手抖個不停,你會遭遇校方不讓你訂外賣,你還會遇到各種說不清楚的奇怪事情——所有的問題,實際上都是一個:

  在一個成年人飲食尚不安全的環境裏,建立一個低價安全的食品供應系統,真是太難了。

  (09)

  外婆家傳出後廚不衛生的動靜,社會上毫無反響。

  爲什麼?

  因爲喫外婆家的,都是成年人!

  在我們心目中,成年人受多大委屈,都無所謂。成年人就是要受委屈的。可是孩子不可以!

  爲什麼孩子就不可以?

  因爲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對孩子的傷害,意味着傷害我們的未來與希望,這決不允許。

  ——然而,未來與希望,不是從現在起步嗎?

  孩子們的餐飲系統,不是於虛空孤立存在的。是從成年人的食品系統輸入的。如果成年人的餐飲系統衛生得不到保障,孩子們的餐飲系統、學校的食堂又如何保證安全?

  有件事兒,成年人可能始終未想明白:

  ——當你委屈了自己,實際上就是在委屈孩子!

  ——你的飲食不衛生,孩子們的飲食安全又如何保證?

  殘酷的事實是,我們的成年人還處在價格敏感階段。你的收入和需求,決定了社會的供應生態。如果一個社會上充斥着低價劣品,那麼你所渴望的、專門供應於孩子們的高質低廉食品系統,也只是空中樓閣。

  姥姥……不是,外婆家,你的餐飲有衛生問題,良心不會疼嗎?

  必須要提升!

  提升我們的收入:中國人就應該賺到最多,就應該購買最優質的服務與產品。就應該喫最優質的,穿最時尚的。就應該消費上行,就應該爲最好的服務,支付最高的酬報。不管是我們的孩子,成年人亦或老年人,都享受最好的待遇,這纔是中國人的未來,也是現在應該的開始。

  每個生產者,都要有一種自豪感:老子的產品,天下第一!而且只供應中國人,但有絲毫瑕疵,必是負疚於心。我們以自己是生產者而傲驕,別人敬重我們,我們尊重自己。最優質的供應,獲得最豐厚的回報,這纔是我們該有的生態,也是我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在向這個目標行進之時,你我,還必須要承受更多所不希望的。

  (10)

  孩子重要。

  成年人更重要!

  成年人的世界,是主流社會,影響並主導着孩子的觀念。如果成年人對自己的權益傷害,無動於衷,很難想象你還有多少責任意識,守護孩子!

  不能容忍對孩子的身心傷害。

  同樣也不能容忍這樣對待成年人。

  我們要最好的,一切!

  我們要成爲最好的,全部!

  芒格說:你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須成爲最好的。一如成年人的餐館,不過是學校食堂的外部環境。成年人的社會,就是孩子的外部環境。成年人不是最好的,這很正常。可如果成年人不願意成爲最好的,這就很悲哀。不願變好的成年人,是一種惡劣的社會環境。對社會餐飲系統的不衛生無動於衷的成年人,不是一個好成年人。試想成年人每天喫着不衛生的飲食,你的孩子又如何倖免?於不衛生的環境中,單獨建立起一個衛生環境,成本何其高昂?反倒是一個系統化的改進成本更爲低廉。簡單說,成年人要成爲好人,彼此提供最好的服務,學校的餐飲採購,纔會有充足的質量保證,纔會真正的達成於學校食堂的最優品質、最低價格與最齊全的菜品花色。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常識問題,讓我們迴歸常識,爲了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創造最好的環境,讓自己與孩子,享受世間最美的。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霧 曰

  人際相處,最重要的莫過於人品。

  什麼叫人品?

  品,是等級。

  人品,是指一個人的等級。

  去年今日

  文末福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