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的韓國夢》。(圖/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 弘大專供搭訕的居酒屋。(圖/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作者:Fion
摘自:時報文化出版《她們的韓國夢:打工度假的美好與幻滅》

●精選書摘

我旅遊過一些國家,也在越南、非洲、韓國工作過,幾年觀察下來,對幾個國家的女生有著非常個人的感想︰韓國女生直接、日本女孩客氣、中國女孩直爽、香港女生精打細算、越南女生任勞任怨。而臺灣女孩的特色,則是「善良」。

許多臺灣女生找我幫忙,見面都會拎上伴手禮,即使我早早就叮囑她們「行李空間不多,帶自己的東西來就好,千萬別送我東西」。有時遇到壞老闆、惡房東,臺灣女孩來向我哭訴,我氣憤的查好申訴管道,或是教她們可以怎樣罵回去時,常常聽到的回答是「算了,反正都過了」或「我忍一下好了,反正馬上要走了」。

郁涵就是這樣一個善良的女生。有次我在臉書社團某個職缺布告下看到她留言:「這份工作有提供簽證嗎?」以為她想換工作,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她的馬來西亞朋友想找有提供簽證的工作。對方沒要她幫忙,郁涵卻主動想起朋友的需求。就連我和她閒聊到寫書需要受訪者,她也認真思考周遭朋友有沒有人符合,主動幫我說服對方。

人類大多用自己的經驗思考別人,所以善良的弱點就是容易受傷。郁涵在韓國住了幾個月之後,發現原本對韓國的想像跟實際有落差。「我以為韓國人對外國人會很有耐心,我來韓國可以跟韓國人好好交朋友、聊天,來了之後發現很多人都容易不耐煩……」她說︰「之前來玩的時候,覺得自己韓文好像不錯。在這邊工作之後,再也沒有這種感覺。」

對韓國人的幻想破滅,其中也包含韓國「男人」。

在第一個餐廳工作時,有幾天忙不過來,韓國同事找了朋友來暫時幫忙。工作結束前,這位朋友向郁涵要了Kakao,約好以後再見面。第一次約會,他們在新村一起吃飯,兩人用簡單的韓文溝通,男生要郁涵叫他歐巴(註:오빠,韓國女生對比自己年長男性的稱呼語,通常是較親密的關係才會使用。),全程耐心聆聽郁涵講話,隱隱有點粉紅浪漫氣氛。飯後,歐巴拉著郁涵說:「走,我們去Multi-Room(멀티방)。」

▲▼《她們的韓國夢》。(圖/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 Multi-Room裡可唱歌、看電視、玩遊戲、看電影。(圖/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Multi-Room類似臺灣的MTV包廂,每個小小的隔間裡有大電視螢幕、電玩、DVD播放器等,可以在這裡看電影、玩Wii或唱卡啦OK,算是設備更豐富的MTV。但跟臺灣的MTV的「氛圍」類似,許多年輕情侶會在這種密閉包廂裡親熱。

郁涵聽到看電影,就跟著一起去。在包廂裡,兩人看著DVD,歐巴默默握住她的手。郁涵一邊疑惑、一邊小鹿亂撞,「這……現在是怎麼回事?會不會太快啊?」歐巴愈靠愈近,已把她整個摟進懷裡。「等等,不要。」郁涵推開他。
「為什麼?」男生問。
「這是男朋友做的,歐巴不是男朋友。」郁涵用短短的韓文句子解釋。
「那就讓我當妳男友吧。」男生又把她拉過去。
「太快了。」郁涵試圖推開,男生卻理直氣壯的說︰「我是妳男友,為什麼不行?」

出了Multi-Room,歐巴送郁涵回家。
郁涵鼓起勇氣問:「我們現在是男朋友女朋友嗎?」
「……再說吧,我再聯絡妳。」男生語帶模糊的回答,之後卻再也沒有消息。
「我還以為韓國男生很好、很有紳士風度,卻不是這樣……」郁涵說。
「嗯……Multi-Room可以一群朋友一起去,但如果是一男一女,通常是帶有點性暗示的……」我跟郁涵解釋。
「我不知道啊……」郁涵苦笑。

▲▼《她們的韓國夢》。(圖/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 本文經時報文化出版授權,摘自《她們的韓國夢:打工度假的美好與幻滅》

★ 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朱立熙、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何撒娜、臺灣東北亞學會副秘書長董思齊、諧星作家黃大米築夢推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