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如果有一部電影,故事流暢,人物紮實,台詞幽默、風趣、不傻逼,情緒拿捏得恰到好處…

我會說:這電影,好看得就像是上世紀拍的…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奧斯卡最大贏家:《綠皮書》

美國,紐約,1962年。

托尼是一個小混混,他也是夜總會的保安,粗鄙圓滑,好勇鬥狠…

唐·雪利是一個黑人,同時又是一位著名的古典樂鋼琴家,曾經受邀進入白宮,為肯尼迪總統演奏…

托尼和唐,兩個八杆子打不到的人,機緣巧合之下,撞到了一起…

原來,即便是兩條平行線,也有交會的可能。

因為夜總會要歇業裝修,托尼暫時失去了工作…

家裡美麗的嬌妻,兩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全靠托尼微薄的薪水養活,沒了工作,這日子,可怎麼過啊?

為了找份臨時工,托尼來到卡耐基音樂廳樓上的公寓應聘,據說,有位闊佬需要找一個司機…

這個闊佬,正是:唐·雪利。

托尼和唐的第一次見面,彼此都沒有太多好感…

在托尼看來,這房子裝飾得像皇宮一樣,這個名叫唐的「黑鬼」,還真把自己當皇帝了,裝模作樣,尖酸刻薄…

在唐看來,托尼言行粗鄙,莽撞粗魯,完全就是一個街頭混混…

不過,唐沒有更好的選擇,因為,他要聘請這位司機,載他去南方,展開他的巡迴演出…

要知道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南部,種族歧視十分嚴重。一個黑人想要平安出行,他的身邊,必須得有個托尼這樣渾身江湖氣的白人相伴…

於是,兩個人,一輛車,朝著南方,踏上了這段啼笑皆非,同時又危機四伏的旅程…

眾所周知,這部《綠皮書》是本屆奧斯卡獎大贏家,獲得了五項提名,斬獲了三項大獎…

請注意,這裡提到的「三項大獎」可不是客套話,都是真金白銀的重量級獎項: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

豆瓣得分高達8.9分,IMDb得分也達到了8.3分,有網友評論道:難得一見的工整作品,劇本紮實,細節充沛,表演到位,節奏舒緩,笑點高級,配樂優雅…

這彷彿是一部上世紀90年代的電影,敘事流暢,人物生動,瀰漫著上世紀的優雅與知性。

作為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得主,並非浪得虛名,劇本打磨得無比精緻,可以說,全片幾乎沒有一場「廢戲」…

這樣的劇作水平,在這個時代非常罕見,使它看起來彷彿是上個世紀的電影…

我卡了一下時間,開場僅12分鐘,托尼這個角色,就立起來了…

要知道,這年頭,很多電影折騰了兩個多小時,也沒弄出一個立得住的角色啊!

托尼的扮演者,是已經年滿60歲的維果·莫騰森…

誰能想到,《指環王》里那個憂鬱的剛鐸王子阿拉貢,已經年過六旬,並且化身為這個大腹便便、不拘小節、言辭粗鄙的混混…

有的演員,無論什麼角色,都演成了自己。但是,像維果·莫騰森這樣的演員,則把自己變成了角色。

另外,片中飾演唐的馬赫沙拉·阿里,準確演繹了這個優雅、自信,同時又脆弱、敏感的角色…

輕鬆拿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那也是實至名歸…

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片中的托尼和唐,均有真實的人物原型…

對於我們中國觀眾而言,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種族問題,並無切膚之痛。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融入影片,得到共情…

因為,無論是階層差異,還是膚色不同,都阻隔不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這樣的主題,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我們能看到,黑人音樂家唐的身上,貼著多重標籤:上流社會、黑人、同性戀…

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這些複雜標籤,集中在同一個人身上,是無法被接受的。

正如唐在影片所說的:我不夠白,也不夠黑,甚至不夠男人!白人看不起我,我又不屬於自己的同胞,那麼,我他媽是誰?

僅憑一己之力,對抗整個社會的偏見,很不容易。

當唐和托尼上車,奔向南方;當一個上流社會的黑人和一個底層社會的白人,同車旅行;當歧視如約而至,當危機一觸即發,當他們坦然接納彼此的不同,改變正在慢慢發生…

就像托尼說的:世界上孤獨的人,都害怕邁出第一步…

但這所有的改變,都源於一個堅強的決定,源於一次勇敢的出行。

沒有這第一步,就沒有這段偉大的友誼,沒有這個動人的故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