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王朔經常發聲有三個時期。一是1999年在《中國青年報》以《我看金庸》為開始,展開了對中國文化名人一系列的炮轟,包括《我看魯迅》、《我看老舍》等,引起軒然大波,當年也有不少文人撰文反擊,但因為與王朔不在一個語言情境裏,對王朔形不成打擊,最後王朔以一篇自嘲的《我看王朔》收尾。

二是2006年為年輕演員王子文出頭。當年王子文與經紀公司產生矛盾,被經紀公司告上法庭,作為王子文爺爺的朋友,王朔挺身而出,接受媒體視頻採訪,毫不掩飾自己「護犢子」心態。罵張藝謀是「搞裝修的」就是這一時期的言論。

三是2007年徐靜蕾開鮮花村博客,王朔在鮮花村開了個人博客,非常活躍,當然活躍的方式也體現於罵人,罵北大教授,罵某相聲演員,罵紅學界,罵郭敬明……後來覺得罵人不過癮了,開始罵全國各地城市。

由此可見,2006年、2007年這兩年,是王朔最為活躍的時期。這兩年,恰恰也是博客最為火爆的時間點。有人認為,王朔頻繁發聲,是在為自己新書炒作,但現在看來,他那時頻頻出現於新媒體,的確有私心,只不過,這私心更多是傾向於幫自己的紅顏知己徐靜蕾、王子文。

王朔不太像可以為了多賣幾本書而炒作的人,這樣的事,書商就可以做了。後來與馮小剛拍《非誠勿擾》、《私人訂製》,王朔也躲在幕後沒出來。包括女兒出嫁,他甚至沒出席婚禮。

近年王朔極度沉默,可能還是與年齡與性情有關係。前些年因為口不擇言,自曝「嫖娼」、「吸毒」,讓不少好友擔心。現在年齡大了,估計也意識到再口無遮攔不合適。年輕時可以猖狂,中年時可以勇猛,那時人們還可以認為他是真性情。真到現在這個份上,還依靠罵人吸引眼球的話,也不會再有人圍觀了。

現在的王朔,是一頭沉默的老獅子,不再憤怒,不再混不吝,連往事都懶得回憶。祝願他晚年,能有小確幸的日子可以過,以慰平生。


謝謝邀請,有各種原因,主要是江山還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王朔畢竟年紀大了,他那一代具有深刻文藝青年情懷的人,也都年紀不小了。現在是小鮮肉當道。

王朔很多時候以文化流氓,痞子的面貌出現,但話糙理不糙,有很多話都是很深刻的,很驚醒世人的。受眾面極廣,影響了一代人。曾經有「男瓊瑤」

的稱號可見影響力。

世界是變化的,現在人們有更多的渠道瞭解社會,王朔也再也不是當年的文化憤青了。很正常。


可能說實話得罪了不少人,被封殺了吧!

就跟周立波一樣周立波不也是因為說了一些有的沒的就被封殺了嗎…王朔這個人說實話我還真不認識他…


該說的當年都說完了,想說的跟哥們說。人到60,花甲之年。早已沒了當年氣盛,如今連韓寒都變成油膩中年。何況當了姥爺的朔爺。

想開了,知足了,人這一輩子,哪有那麼多憤世嫉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