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6344_704350006263745_2087552804_n  

《前行備忘錄》提及的供水方法:
    供水杯,要認認真真陳列,不能東倒西歪,要整整齊齊,數量為七,大的供杯之間有一指距離,小的供杯之間有一粒青稞的間隔,供水要根據容量而定,既不能過滿,也不能過少,確保不溢到供桌上面,諸如此類。隨後放燈、香。簡而言之,所供的燈光不能把神饈裝飾熔化,香灰不能沾染供水。
    供養時從自己的左方——對境的右方開始陳設供品。在撤供水的時候,從自己的右側——供境的左方開始收,也要懷著慚愧、畏懼、恭敬、不放逸的心態來撤下供品。當今時代大上師們應供時,供養的碗罐尚且需要頂在頭上,那麼為什麼供養諸佛菩薩不需要恭恭敬敬呢?
 
    《前行引導文》提及的供水注意事項:
    在做神饈、食子等時軟硬程度一定要做成與自己食用的一樣,不能考慮簡便易行而做成軟軟綿綿的食子團,阿底峽尊者曾經親口說道:“西藏人是不會富足的,因為人們做的食子團軟軟塌塌。”此外尊者還這樣說過:在藏地,僅僅用水來積累福德也已足夠了!在印度由於氣候過於炎熱而沒有西藏這樣清淨的水。
    只要自己能夠精進,那麼以供養清淨的水來積累資糧,也會得到想像不到的功德利益。
    作水供時要將七個供水杯等供器認認真真擦得乾乾淨淨,排列的時候間距也要適度,不可有過寬過窄、東倒西歪等現象,並且水中不能混有穀類、灰塵、含生等雜質,水器中的水也不能滿滿噹噹或極度不滿,供台上不可有溢出的水流等等,一定要做到精緻美觀、令人賞心悅目。 《普賢行願品》中也說:“如是最勝莊嚴具。”無論是哪一種供品,甚至擺放、羅列的形式都要做到美觀莊嚴、使人舒心悅意。這樣,依靠恭敬諸佛菩薩之因便可圓滿自己廣大的福德資糧,因此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去做。

----------------------------

 

【供水的利益】
佛前供一杯水,水代表心,心要像水一樣乾淨、像水一樣平等。心清淨、平等,就是功德。 供水因緣十分吉祥: 
一、持戒清淨。 
二、勝味,得享百味食。 
三、身心堪忍壯健。
四、意念柔順。
五、意念清明。
六、淨除罪障。
七、音聲和雅,成就妙語。
八、身不生疾,健康無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