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資訊丨購車指導丨用車技巧丨專業解答

新能源車主都在關注的公衆號

易至 EV3 最近就要上市了,在老牌廠家和新勢力都紛紛佈局的微型車市場,這輛小車憑什麼就要一爭高下?它到底跟上面幾個強者有哪些不同?有什麼領先同級的亮點?上市前邦老師就帶你看一下這輛車到底有什麼絕招!

外觀內飾怎麼樣?

現在的微型車市場肯定是外觀最變化多樣的市場,無論你喜歡萌的、科技的、年輕的還是霸氣的,都能找到對應的小車。這輛易至 EV3 走的是年輕科技的設計理念。前臉看起來比較犀利。

車頭 LOGO 下方還有攝像頭,和後視鏡下方以及尾部的攝像頭組成了 360 度全景影像,對於微型車來說可謂是超越級配置了。

側面用了懸浮車頂的設計,線條比較豐富,看起來更加年輕。車身尺寸爲 3720/1640/148 5毫米,軸距 2390 毫米,正常的微型車表現。

尾部層次分明,大氣穩重,跟前臉的設計風格相呼應。

內飾整體設計感還不錯,做工也比較好,不像某些微型車那樣“敷衍趕工”,中控的塑料材質在情理之中,但做了紋路處理,增加精緻感;門板扶手處做了皮質包裹,很良心。

8 英寸的中控屏挺流暢的,還帶車聯網功能,語音識別可以導航或者查詢天氣。

聽說這車配置高,到底高在哪?

這輛小車的重點倒不是外觀內飾多搶眼新奇,而是配置高,下面給大家盤點一下“不該出現在微型車上的配置”

HUD 擡頭顯示

易至 EV3 取消了儀表盤,改成了擡頭顯示,我上次看到這個配置是在雅閣混動上。這東西顯示還挺清晰,車速、胎壓、電量及續航等信息都有顯示。唯一的問題可能是調節角度的旋鈕有點遠,要探身才能摸到。

中控屏上方還加了一個小顯示屏,輔助顯示信息。

電動後備箱

這個配置大多數存在於緊湊級 SUV 及以上,微型車上配備還真是同級唯一了。

胎壓監測和電子手剎

好東西大家都懂,很多品牌在緊湊級以上車型的中高配上才能見到,微型車上有簡直就是給你送福利了,而且胎壓監測還是全系標配。

盲區監測、360 度全景影像

這兩個配置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攝像頭的成果,本來微型車就身材嬌小,再加上 360 度全景,再停不進去車那可真是你的問題了啊。

另外這車還自帶人文關懷,這個手機支架挺順手,中間還掏空了,能把充電線放進去。

車頂上有一個 USB 口,加裝行車記錄儀不要太方便,nice!

一米八的壯漢能坐下嗎?

畢竟是微型車我們不能太強求縱向空間,但車頂做了掏空處理,頭部空間還不錯,接近一米八的體驗者也能有一拳左右的空間。

儲物空間也挺不錯,前後門板都有儲物槽,檔把前方也挺能裝的。

後備箱表現的很“微型車”,不大但夠用,後排座椅也能放倒,就是開口有點高,不太方便。另外居然還有備胎,挺驚喜的。

續航里程多少?

這輛車全系四款車型,頂配與次頂配採用的是 50 千瓦、180 牛·米的電機,低配則是 35 千瓦、150 牛·米的電機;綜合續航分別是 252 公里和 301 公里,在同級中屬於中流偏上水平,城市肯定夠用。

開起來如何?

至於開起來,這輛車表現的不像外觀那麼激情運動,整體以舒適爲主,有三種駕駛模式,ECO模式、普通模式和運動模式;雖然跟運動不沾邊,但是整車開起來十分的輕快,從 0 到 100 公里/時的加速也是一氣呵成,不會明顯的感覺到動力不夠用。能量回收也有三級可調,不過就算開到最大拖拽感也不強。總結一下就是一輛很適合城市代步的小車。

不過這輛車在掛入 D 擋鬆剎車後,並不會蠕行,需要自己給一腳油才能起來,這個設定需要自己適應一下。

懸掛是跟外觀反差最大的地方,這輛車的懸掛完全就是一個舒適標定,在一定速度過彎時還有較明顯的側傾,不過好在底盤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整的。不過比起之前試駕的江鈴集團新能源 E200N,進步還是比較明顯的,希望再接再厲。

邦點評

車子的核心亮點是超高配置與新奇有趣的設計,符合現在年輕人喜歡新鮮事物的特點,加之江鈴集團新能源在三四線市場的高佔有率,應該能繼續吸引三四線年輕人,有趣的 HUD 等配置如果能吸引到更加前衛激進的一二線城市人羣就再好不過了。

這輛車的續航和外觀內飾也不落後,上市後應該會與北汽新能源 EC3 、長安奔奔 EV360 等微型車做對手,當然在價格沒有公佈之前,一切競爭力的分析都無從談起,那麼就期待下江鈴集團新能源能給我們一個驚喜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