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前几天就做好了,迟了一点写网志还请大家多包涵。

 

使用材料:上集的半成品1只、花布1尺、铺棉1尺、厚布少许

使用工具:水消笔、奇异笔(做记号用)、小手电筒、吹风机、长尺、卷尺、剪刀、裁布剪刀、美工刀、小长尾夹、大头针(固定用)、针、线、(小缝纫机→这只是比较方便,非必需,手缝也ok)

 

一样是在时间少少的状况下挤出一些时间来完成,因此有很多步骤与工具使用都很简(ㄎㄜˋ)易(ㄋㄢˋ),或是说不那么正统,但一切只是为了尽快做好能让小波好好度过这个冬天,所以做法就没那么讲究了。

 

 

格纹布+铺棉

原本是想找砖纹印花布样的,在网路上有找到,但觉得有些贵,所以到布庄去找找,刚好一眼瞥见这块格纹布在大特价(一尺20元),又感觉很温暖,所以就买下它了。右边是以前做包包留下来的铺棉内里。

 

裁下铺棉

这边没有用尺,就直接用屋盒去量测尺寸,多一点少一点没关系,都可以再补的。从图中可以看出铺棉并没有完全盖住屋体,原因是之后收尾的关系,稍后再介绍。

 

标记

沿著门缘用奇异笔画出要裁剪的部分。

 

裁剪

门框的形状出现了。

 

补上铺棉

虽说不用完全完全覆盖,但原本的铺棉有点太短,还是需要补上。

 

用保丽龙胶黏接 接合完毕

用保丽龙胶黏合铺棉。黏好之后先不要把铺棉固定在屋盒上,因为等等需要先缝合。


p.s.据说有「布胶」这种神器,黏上之后就像同一块布,接合处不会变硬,但没闲找没钱买,以后有更专业一点的需求再说吧。

 

格纹布比量 侧面观察

把格纹布直接盖在屋盒上,抓出需要的布料。

 

以尺精量一下

因为我们知道屋盒的尺寸,所以用尺再精量一下。
请考虑到铺棉的厚度以及布料有弹性,所以要空出一点尺寸给之后包覆的厚度与收边要内折的宽度(每边大约0.5~1cm)。

 

车边

开始车边,用长尾夹(或大头针)辅助一下。

 

车边完成

车缝了3边,为什么最后短边不车,我们继续看下去。

 

格纹布与铺棉即将合体

把铺棉垫在下方合一下,长边比铺棉长、短边比铺棉短是正常的,或是说刻意的,因为牵涉到之后要接边与收边的部分。

 

固定位置

先把要合体的位置用长尾夹固定好,其实布料固定可以用大头针感觉会比较专业,只是用习惯了手边有什么可用就先拿起来用。 XD

 

剪开门口的布料 剪开特写铺棉黏上一圈将布料翻近黏合

这就是为什么其中一边短边没有车边的原因,因为要剪开,之后要包覆在铺棉里面。

 

门口车上一圈

虽然有保丽龙胶固定了,但还是需要车缝一圈让结构更坚固一点。

车得不是很好,请多包涵。正因为外布与内里要先接合,所以铺棉才不能先黏贴在屋盒上,等这步骤都完成后就可以黏贴了。

 

将铺棉黏贴到屋盒本体上

把铺棉内里用保丽龙胶黏贴到屋盒本体上啰!

 

正面看一下

铺棉黏贴好,外布是浮著的,因为等等要接合侧边(窗户边)。

其实看得出来,我尺寸没算好,屋盒左边的格纹布短缺了...而且门口左边也会露出一点内墙的铺棉布花样,但没关系,一切交给收尾处理就ok了!

 

手电筒向上打光

出现了一个很奇妙的工具:手电筒!

是的,出现了手电筒。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继续看下去。

 

打光的真正目的一样是用奇异笔

叮咚!原来是因为铺棉比较厚,利用手电筒让透光度提高,这样就可以准确地画上窗框了!

 

剪出窗户

画好之后,就剪下啰。这里的步骤要x2,因为有两侧窗户。

 

对好格纹

选择格纹布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用格子当尺,也可以很直观地如何接布。 :)

 

左侧对纹完成 右侧对纹完成

左右两侧对纹路完成,用大头针固定。

 

屋顶固定

从两侧延伸到屋顶的布也要好好固定,屋盒背面也是。

 

固定好之后

把布盖上看看感觉。 :)

 

依旧用手电筒打光

水消笔登场!

水消笔,顾名思义就是笔画碰到水就会消失。之前的记号因为都是包在内部看不到,所以使用不需消除记号的奇异笔就好,也比较清楚直接。

但因为现在要直接画在外布上,所以还是要顾及一下美观。

 

格纹布上作好窗框记号

一样是利用手电筒来增加透光度,在外布描上窗框。

但不要直接把沿窗框记号剪下喔!请继续看下去。

 

将外部与内里固定

我们先把剪好窗框的窗侧铺棉内里与以作上窗框记号的格纹布对齐以后,用大头针固定在一起。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对花的问题,因为侧边要跟正面的格纹对好,所以在固定之时,要反复确认一下纹路是否有对。

大家应该有发现这块铺棉也不是左右对称的,除了跟正面贴上的铺棉吻合之外,为的就是提醒自己接合正面的是那一边,有防呆功能。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布都没有剪得很工整,除了节省时间之外,也可以让防呆发挥作用,提升效率。 :D

两侧的窗边铺棉都是如此,仅以一侧为示范。

 

外窗初步完成

贴合的方式与门口的做法雷同,将外布剪出可黏合的样式,然后在铺棉上沿著窗框上保丽龙胶,将外部往内贴贴贴就完成了。

窗缘应该可以很清楚看到有水消笔画上的痕迹。

 

喷水

所以就直接喷上水让记号消失吧!

p.s.另有一种「气消笔」,就是放在空气中久了笔画就会自己消失。但因为不知道消失的时间是快是慢,所以就选择水消笔,比较能控制消失的时间。

 

喷水后特写

喷完之后,记号真的消失了! :D

 

预合到屋盒上

拿到窗边看看有没有对齐,看来成果颇佳!

 

吹风机上场

要赶紧完成,所以直接祭出吹风机让布快速干燥,也可以让背面的保丽龙胶干得快些。

 

车缝窗框 窗框完成!

这个步骤其实可以省略,但就像门框一样,车缝一圈会让结构更加坚固,也兼具美观。

(当初做这两侧的圆形窗户本身目的就是美观大于实用,所以要贯彻始终。XD )

 

回针缝

外布与内里的缝合都已完成,两侧的铺棉也黏合到屋盒上了。接下来就是要把两侧与本体缝合了。

以回针缝一针一线地直接将其缝合,这步骤虽然只有一张图,但花费的时间很多。

接下来的步骤大致上都是手缝,所以挺耗时的。

 

左侧缝制中

缝合左侧中,右侧仍以大头针固定著。

 

缝制完成 缝制完成 缝制完成

本体缝合完成!!(泪)

其实做到这里已经差不多了,但没有真的把边收好,就有可能快速被破坏,那就枉费那么辛苦做那么久了。

所以接下来就要进入最后的收边工作了!

 

踢脚板收边确认

这时还没有把两侧缝合好,当时先选择收边的布料,看起来这块布料和我心中的成品样子很match,就决定是它了!

(抱歉不是很专业,不知道这块布料的正确名称,它有一定厚度,有弹性,里外的质料不同,好像是叫...毛绒布的样子)

 

裁半

仅需要一半的宽度,但需要两倍的长度,所以把它从中剪半。

 

厚布收边完成

这条看似很简单就可以完成的布条隐含了个小故事。

由于我的小缝纫机不太给力,要将白线换成红线时,耗损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无法更换成功底线。

所以进度就搁置了3天。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本体的车线是白线而不是更贴近布色的橘线,因为我怕万一换了不成功,制作上会更耗时,所以就让它丑丑地直接上白线了。但这里收边不能再用白线了,否则有收边会比没收边还丑。)

所以商请母亲大人帮我用针车直接车边。

(打从小时候就很喜欢那台针车,但一直没机会学会使用它,改天再请妈妈教我。)

结果母亲大人居然直接用手缝帮我缝好!花了两个小时!!

她说因为布料有弹性,容易滑动,怕缝歪,所以就用手缝了。

如果知道妈妈要用手缝,我就自己来了,让妈妈累到了真是不应该~在此献上十二万分的感恩与感谢!

(如果小波敢辜负阿嬷的心意,我就.........)

 

以大头针固定缝合位置

用大头针固定之后,还有一段剩余的布料,放心,这段布料之后有妙用。

 

已将多余布料剪下

先把剩余的部分剪下来,收边用的「踢脚板」大抵固定完成。

 

当门框 门框里固定

是的!就是用来收门框的边!除了美观也增加整体感,且让门框的内外合而为一了。

 

回针缝

慈母手中线。

 

底部缝合进度约50% 底部全数缝合!

踢脚板底部收边完成!均以回针缝法缝制完成。

 

缝合门框

接下来就把外门框缝好,一样是回针缝。

(右一的大头针没有拆下是因为之后踢脚板与门框会再缝合得更完全,所以先留著固定。)

 

踢脚板上部缝合完成、缝合内部门框

踢脚板上方与内部门框以毛边缝法与格纹布缝合。

这是最难缝的部份,因为内部空间不够活动,因此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用针穿过屋盒本体缝合,一来增大缝合活动空间,二来可将外部缝合更紧密。

只是外部门框是回针缝,所以必须「对线」,就是跟著原线再缝一层上去,使外面看起来一样是回针缝。

 

 

大功告成!!

大功告成!!!

 

 

送给心爱的女儿

立刻送给心爱的女儿小波,里面地板部分是上集http://idismd.pixnet.net/blog/post/39622291所缝制的保暖袋,以尿布垫包覆著。

看来她很满意。

 

制作心得:

花费仅有购买格纹布的40元(用到的部分可能只有10元),但心意与成就感无价。

制作时间(包含拍照、整理图面、写blog)累计约26小时,花了3个晚上制作。

 

这是小波度过的第6个冬天,前5个都有妹妹小拉的陪伴,而今年小拉先到天堂去玩耍了,

所以做妈妈的怕女儿冷到,才在闲暇时间不多的此时赶工做了这个保暖冬屋。

希望往后每年小波都可用到它,所以希望可以做得坚固耐用一点,

当然最希望的就是小波可以再陪我久一点。

 

里面其实有很多地方不需要那么费工,可以省下更多时间,例如窗户就是一个很大的部份。

但除了可以偷窥她的功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让整个房间没那么暗,也让小波感觉可以透过窗户看到外界。

私心认为:一间房屋,只有门而没有窗,是不完整的。

所以基于这种坚持,还是把它完成了。

 

希望小波有了这个爱心冬屋陪伴著,会让她喜欢上冬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