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5722_884534468248970_3758702047313026514_n.jpg

一群自稱是民意代言人的激進份子,重創人民稱之為沙皇─解救者的俄國皇帝亞歷山大二世,全俄國也隨之遭受重挫。逝去的皇帝,他曾廣泛的反映前衛俄羅斯人和俄羅斯知識分子的夙願和希望

1881年3月1日民意Grinevitsky 向沙皇的馬車投擲炸彈,翻俄羅斯轉歷史的車輪,帶著他走上灑滿該國最優秀人民鮮血的道路,走入第二個世紀。

為了紀念皇帝亞歷山大二世的受難身亡,其孫亞歷山大三世在位的時候,在他遇刺的地方建起教堂,並且聖化教堂,稱為救世主浴血大教堂。

undefined

皇帝尼古拉一世的長子,亞歷山大在1855年2月登基俄國皇位,當時正是克里米亞戰爭如火如荼之際,國家處在社會深淵邊緣,亞歷山大二世意識到危險籠罩著俄羅斯。他召喚一群朝氣蓬勃的社會活動家,著手擬定計劃,並且在百姓的生活中實施至關重大的社會、政治以及經濟改革。

在加冕典禮的致詞中,皇帝如是說:「在這個莊嚴的日子,請求至高無上的神明的祝福,我們戴上祖先的冠冕,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如既往,就是我們親愛的俄羅斯的幸福。」而這些並不是空洞的承諾,在這之後緊隨著大量的工作,他的成果就是1861年2月19日將農民從農奴制度中解放出來。開始國家真正的轉型改革,按部就班的採行先進的創新設施,作為俄羅斯政府憲法的根本。同時展開促使國內形勢正常化的工作,創建嚴厲的司法政權。

特別注重的是人民的教育,亞歷山大寫道:「我特別關切人民的啓蒙教育,認為這是推動任何成功事業的力量,並且確立國家賴以建立的道德原則。」這些並不是空白的承諾,所有的工作立即展開,皇帝不僅鞏固統一的俄羅斯,並且為擴張影響力而戰。

1864年5月結束爭奪高加索的戰爭,1870年10月俄國奪回黑海的主控權,亞歷山大二世時期文治武功,內政和外交政策的豐功偉業不勝枚舉。然而民意黨的執行委員會為沙皇的政治活動以及他的生命畫下句點,也使得俄國人民在俄羅斯推動君主立憲的希望落空。

何謂民意黨?他是一個中央集權,深入民間進行秘密活動的陰謀組織,他的大部分成員是非法的職業革命家。黨章責成他的成員做成貧困、牢獄、苦役的準備,承擔犧牲生命的義務。認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民才可以參加組織,在接受新的成員之前,他的品性被廣泛的討論,只有那些不被任何人懷疑的人才會被接納。

民意黨的行動分為宣傳和恐怖活動,宣傳工作在第一階段意義重大,然而很快的越來越多的注意力轉向恐怖主義。

民意黨在俄羅斯社會運動中扮演特定的腳色,但是從政治鬥爭過渡到陰謀以及個人的恐怖主義,犯了嚴重的誤判。民意黨人沒有給自己立定目標,創立獨立的工人政黨,卻是俄羅斯第一個著手在工人界籌組革命團體的組織。

與革命運動的戰鬥,政府一方面企圖尋求社會各界的支持,一方面又對社會各界心存毫無根據的懷疑。嚴懲自由出版機構。

當局矛盾和雜亂無章的行動無法取得安定,甚至在先前忠貞的貴族階層激起反對的情緒。同時國內政治危機日漸高漲,讓民意黨感到成功的希望,並以政治暗殺作為鬥爭的主要手段。

利佩茨克代表大會對沙皇判處有條件的死刑,1879年8月26日最終批准,1879年秋天民意黨執行委員會著手執行計劃。

對亞歷山大二世謀殺計畫總共八次才得逞。1881年3月1日暗殺亞歷山大二世的計劃如此安排:在小花園街爆炸,如果沒有結果,四個投躑運動員必須向沙皇的馬車投躑炸彈,如果沙皇在此之後仍然倖存,手持匕首的殺手即刻上前,將沙皇亂刀刺死。

沙皇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都被監控,Perovskaya 記錄各種情況結果。在拐入葉卡捷琳娜運河之時,馬車夫會稍稍勒住馬匹,Perovskaya 發現此處是爆炸最理想的地方。

通常沙皇通行的準備工作開始於中午12點,此時在小花園街兩端出現騎警,停止車流,禁止沿街的通行。然而3月1日受到這條路線危險傳聞的影響,沙皇走另外一條路,沿著葉卡捷琳娜運河,前往米哈伊洛夫馬厩,檢閱傳統的周日近衛軍演習。Perovskaya 對形勢的變化靈活反應,並且在涅瓦大街的一家糕餅店聚集投擲運動員,接到指令後他們採取新的布局。Perovskaya 佔據運河對岸有利位置,以便在適當的時刻給予行動信號。

亞歷山大二世致命受傷的地方,立刻獲得特殊的神聖的意義,這塊地方在3月1日晚上就被用柵欄圍起來,並且設置哨兵。

次日在市杜馬緊急會議上議員向亞歷山大三世提出請求,興建紀念碑或者是小禮拜堂,緬懷先皇,使其永垂不朽。但是亞歷山大三世卻希望紀念父親重傷之地,不是小禮拜堂,而是大教堂,因此決定興建教堂。並且在教堂建造期間,在葉卡捷琳娜運河河畔建立臨時小禮拜堂。

undefined

3月1日到2日的深夜,民意黨的執行委員會向俄國人民就亞歷山大二世的處決散發傳單,宣稱沙皇被他處以死刑,並且提醒亞歷山大三世,歷史的正義既為他存在,也為全體人民存在。

當天晚上彼得堡一片恐慌,公共場所關閉,人們反鎖在自己的公寓裡面,皇室面臨城裡的武裝起義,警察做好戰鬥的準備。然而3月1日的事件沒有成為人民反動的信號,個人恐怖主義的策略不能喚醒群眾,推動他們走向戰鬥。以慘烈犧牲的代價換得的「成功」,對民意黨黨而言反而成為慘重的失敗。

3月29日法院判處所有的被告,Perovskaya 等人被判處死刑,3月30日下午4時公佈法院的判決。其中 Gei'fman 在朋友的堅持下,以書面說明自己懷孕,因此推遲她的處決。7月2日亞歷山大三世在世界公眾輿論的壓力下,對Gei'fman以終身禁閉取代絞刑。

革命家─民意黨人的鬥爭給沙皇的威信帶來打擊,沒有人無動於衷。屠格涅夫曾言及此事,托爾斯泰也挺身而起,抗議對革命家的處決。

無論如何,俄羅斯獨裁統治已經遭受第一道打擊,沙皇體制開始崩潰。沒有人能夠說出,何時以及何地可以停止這種崩潰。

亞歷山大二世以解放者姿態出發,希望把國家從之前尼古拉實施的統治制度底下解脫出來,然而當時沒有得到任何一個社會運動團體的同情和支持。他的想象力受到革命和人民起義噩夢的過度驚嚇,因此採取一系列廣泛的根本性的改革,同時堅守國家的君主體制和官僚體系。他不敢完全信任自己號召而來任何社會流派。

關於亞歷山大二世和1881年3月1日的事件擁有大量的文獻,發表內容精闢的歷史研究。可以對亞歷山大二世作出許多批評,正如同對任何一個如此規模的政府活動家。

眾所周知,歷史不容許虛擬假設,然而還是讓我們來想像,要是沒有發生3月1日的爆炸,將會如何?一切依然照舊:君主立憲制度存在於英國瑞典等其他國家,但既不影響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也不妨礙瑞典模式的社會主義的建設。然而值得猜測嗎?歷史事實已經發生,俄羅斯走向不同的道路。極端主義引起政府方面的反應,政府的反應誕生極端主義新的發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