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過抽筋的經歷,晚上睡覺時,突然小腿抽筋,到第二天小腿還會有點酸脹。有人認為腿抽筋是由於身體缺鈣導致的,這種想法對嗎?今天小編就想跟大家聊聊抽筋那點事兒。

什麼是抽筋?

抽筋,醫學上稱為肌肉痙攣,是神經肌肉異常興奮引起肌肉不自主、無徵兆的過度收縮,發作時表現為肌肉明顯壓榨樣收縮,疼痛難忍,可持續數秒或數十秒,後逐漸緩解,可殘留局部痛感。

生活中最常見的抽筋包括運動抽筋和夜間抽筋,常見的抽筋危害不大,或者說不會導致二次傷害,只是會影響生活質量,但若在高空作業、游泳等期間抽筋,可就得當心了。

抽筋原因

缺鈣

當體內發生低血鈣時,神經肌肉接頭的興奮閾值降低,低於正常情況下的刺激強度即能使神經肌肉興奮,因而極易產生異常的收縮,引起小腿抽筋。這種情況多見於缺鈣的孕婦和老年人。

寒冷

寒冷是抽筋的常見誘因,可直接引起腿部肌肉強烈收縮和血管突然痙攣。比如,晚上睡覺不蓋被子、把被子踢掉,突然下到冰冷的水中游泳,都有可能會引發腿抽筋。並且,這種抽筋有時候持續時間會比較長。

過度疲勞

運動過度,特別是無氧運動,會導致肌肉在短時間內持續收縮,體內液體與電解質大量丟失,導致代謝廢物堆積。如果沒有及時拉伸、放鬆肌肉,過多的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就很容易刺激小腿,造成小腿抽筋。

局部壓迫

長時間仰臥,讓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牀鋪上都會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壓迫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和血供不足。

腰椎間盤突出

總是小腿抽筋的話就要注意了!不要再把這種抽筋看作普通的抽筋,這種現象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因為脊椎變形後,長期壓迫神經,會導致腿麻、腿抽筋。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

對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或靜脈曲張的患者,若睡覺時長時間保持某種姿勢,腿部靜脈受壓,迴流受阻,造成血流淤滯,當血液淤滯達到一定程度時,則會引起腿部肌肉的痙攣。

所以,抽筋並不一定就是缺鈣,缺鈣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當反覆抽筋時就需要去醫院接受檢查,排除血管、神經的器質性病變,以免延誤病情,單純的補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幾個小動作緩解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不僅疼痛難忍,如果不儘快採取措施,還有可能會對肌肉造成進一步的損傷。下圖的方法能有效的緩解小腿抽筋,試著做做吧!

如何預防抽筋?

1、適當補充營養低血鈣引起的腿抽筋,單純補鈣並不能促進鈣質的吸收,需同時適當補充維生素E、維生素D等營養元素。多喫含乳酸和氨基酸的奶製品、瘦肉等食品,能促進鈣鹽溶解,幫助吸收。常見含鈣量高的食物有牛奶、蝦皮、海帶、豆腐。

2、驅寒保暖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局部肌肉受寒。睡前可按摩小腿肌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出現足部發涼時,要注意腳部保暖,要穿透氣、柔軟、較寬鬆的純棉襪子。3、科學鍛煉運動前做好熱身工作和伸展動作,平時加強身體鍛煉。增強下肢運動,可改善血管的側枝循環,補充主幹血管狹窄或者閉塞導致的缺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