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與今生說

  文|林清玄

  有一個人來問我關於前世的問題,說他常常在夢裏夢見自己的前世,他問我:“前世真的存在嗎?”

  前世真的存在嗎?我不能回答。

  我告訴他:“我可以確定的是,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來生。我們的前世已經來不及參加了,讓它去吧!我們希望有什麼樣的來生,就掌握今天吧!”

  前世或來生看起來遙遠而深奧,但我總是相信,一個人只要有很好的領悟力,就能找到一些過去與未來的消息。

  就好像,我們如果願意承認自己的壞習慣與壞思想,就會發現自己在過去是走了多麼偏斜的道路。我們如果願意去測量,去描繪心靈的地圖,也會發現心靈的力量推動我們的未來。

  因此,一個人只要很努力,就可以預見未來的路,但再大的努力也無法回到過去。

  所以,真正值得關心的是現在。

  我對那時常做前世夢的朋友說:“與其把時間浪費在前世的夢,還不如活在真實的眼前。”

  真的,世人很少對今生有懇切的瞭解,卻妄圖去了解前世,世人也多不肯依賴眼前的真我,卻花許多時間寄託於來世,想來令人遺憾。

  快樂地活在當天

  報社的記者來訪問,突然問起:“林先生有什麼座右銘呢?”

  我的座右,通常用3M的便條紙寫一些當日的注意事項,於是撕幾張下來給記者小姐看:

  “出去時,別忘了買首蓿芽。”

  欠講義的稿件,今日寫。”

  “繳房屋貸款。”

  “幫亮言買毛筆。”

  我說:“你看,我有這麼多的座右銘。”

  記者笑起來:“林先生真愛開玩笑,我是說真正的座右銘。”

  “什麼是真正的座右銘呢?”

  “就是刻在心裏,時時用來規範和激勵自己的一句話。”

  這倒使我陷人困境了,因爲我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座右銘,如禁勉強說有,就是我時常拿來實踐的一句話:“快樂的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是禪宗的語言,是說人應該放下過去的煩惱、捨棄未來的憂思,把副的精神力用來承擔眼前的這一刻。失去此刻就沒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無法嚮往來生了。

  “活在當下”也就是“快樂來臨的時候就享受快樂,痛苦來臨的時候就迎向痛苦”,在黑暗與光明中,既不迴避,也不逃離,以但然自然的態度來面對人生。

  我把“活在當下”加了“快樂的活在當下”,是除了承擔之外,希望有期許、有願望、有好的心情,不只坦然和自然,還希望能扭轉此時此刻的生活,使自己永保喜悅之心。

  這可以說是我的座右銘,因此欠的搞件,要歡喜的寫;繳房屋貸款,要欣然的繳;首蓿芽和毛筆,都要高興的去買。

  我的桌邊依然貼着許多條子,只有“快樂的活在當下”不用張貼於座右,因爲那正是我生命的態度。

  作者簡介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生於中國臺灣省高雄旗山,畢業於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當代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

  林清玄著有散文《查塔卡的杜鵑》,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他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爲“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019年1月23日,林清玄去世,享年65歲

  平臺作家作品推薦

  宮敏捷的小說遊走於都市與鄉村、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他的敘述筆法細膩、紮實,結構用心,作品總體上又有一種形而上的哲思意味,這是格外難得的。

  ——鄭潤良(文學博士後,著名評論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