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已試運行新版個人徵信報告,近期可能正式上線。新版報告採集信息將更細化、更全面、更精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更注意維護個人信用狀況,如能否按時繳納水費、電費等。在申請貸款時,無論是房貸、車貸還是消費貸款,金融機構大多數都會先查看個人徵信報告,徵信報告上一旦留下負面記錄,可能對信貸獲批造成影響。

  在一些發達國家,大多數居民都重視個人信用行爲,關注個人在徵信系統中的表現,不會隨便做出不講信用、損害信用的事。原因就在於,徵信體系很完善,徵信系統的作用力很大,影響範圍極廣。如交通違章,就有可能影響到個人創業、貸款等各方面,導致失信人寸步難行。也正因爲如此,廣大居民對個人信用都十分重視、精心呵護,不會輕易做出損害個人信用的行爲。

  由於我國個人徵信體系建設起步較晚,個人徵信系統也不夠完善和普及,徵信系統對居民信用的約束力還不強,沒有能夠對居民如何提高個人信用度產生較強的約束與制約作用,居民的信用意識總體上還有一些薄弱。央行新版個人徵信報告的上線,從更大範圍、更多內容、更多細節方面對個人信用提出要求,像“拆東牆補西牆”、以卡養卡、發生嚴重違約後銷戶來“洗白”等手段都將納入到失信範圍,勢必會對居民的信用意識產生積極提振作用,讓居民知道信用對自己有多重要。

  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中國的市場經濟,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和孕育以後,也已經到了比較完善的階段,到了需要更多更好運用法治和信用來保障的階段。如果不能更好地步入法治階段和信用階段,依靠信用來維持良好的社會關係和經濟關係,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會遇到阻力,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就難以得到真正體現,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企業和企業與政府之間,企業與市場和政府之間等,就很難建立平等、公開、透明、有序的關係。

  信用基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地位和作用,遠高於一般行爲。社會由人構成,企業也由人組成,社會關係也是由人形成的。人是社會一切活動的主體。離開人,一切都是空談。反過來,人的作用如此之大、地位如此之高,如果人的信用問題不解決好,一切關係就會變得相當複雜而無序,變得毫無意義,甚至會引發許多社會矛盾和問題。

  建立個人徵信系統,讓每個人在個人徵信系統中都有一個獨立的位置、獨立的形象、獨立的信息庫,每個人的一些言行就會暴露在公衆視線之下,由此形成良好的相互監督和約束的機制,促使每個人的信用意識增強,信用行爲規範,讓每個人在做出某種行爲前,充分考慮這些行爲的後果。譬如交通違章問題,過去醉駕、酒駕比較常見,隨着交通法規的修訂,對酒駕等加大處罰力度,現在,酒駕已經越來越少了。如果能夠把酒駕也納入到徵信體系裏,可能會對解決酒駕問題產生更好的作用。

  個人徵信體系建設需要各個方面的密切配合,有關方面應依法協調參與,堅決擯棄部門利益,這對徵信體系建設十分重要。個人徵信系統的建設和運用,必須得到所有相關部門、企業和個人的支持。只有這樣,個人徵信系統的數據才能全面、正確、可靠,有效反映一個人的信用水平和意識,真正成爲社會誠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