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震蕩指標都可以觀察背離,RSI的背離就很好用,另外一個比較好去觀察背離的指標是MACD,我們在日後也會講到。

背離一般分為頂背離和底背離。所謂頂背離就是價格創出了新高,而震蕩指標沒有跟隨,只是創出了一個次高點;底背離則是價格創出了新低,而震蕩指標沒有跟隨,僅創下了一個次低點。

圖1:標準普爾500指數日線+14週期RSI

圖1中的第一個為頂背離。SP500指數不斷地刷新高點,而在最後的衝刺中,價格成功收穩於更高點,而RSI卻僅形成了一個次高點,甚至都沒有進入超買區。更高的價格對應著一個更低的震蕩指標數值,一個頂背離正是形成。這個頂背離最終成為了壓垮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價格隨後開始大幅下挫。

圖中第二個為底背離。簡單來說,SP500指數下挫中創下新低,而RSI僅形成了一個次低點。這個底背離給價格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反彈,但並沒有突破前期高點,這說明瞭市場比較疲軟。

錯誤的背離畫法

圖2:標準普爾500指數日線

圖2中背離的畫法是錯誤的。雖然價格創下新低,而震蕩指標只形成了次低點,但中間的走勢過於複雜,RSI反覆穿越其50中線。我們可以認為背離是一種失衡的市場情緒,在背離形成過程中,市場情緒被不停的擠壓和強化,直到最終宣洩出來才能帶來價格的逆向運動。因此,如果在背離過程中,RSI反覆穿越50中線,其實說明瞭價格不斷地在進行調整,市場情緒並沒有得到擠壓和強化,因此並不能形成真正的背離。

圖3:標準普爾500指數日線

圖3的畫法也是錯誤的。價格和指標之間的連線,都不能穿越價格和指標本身。

背離的意義

根據我的個人經驗,背離更適合作為離場的依據。一般來說,一波趨勢的末端總是會出現背離,而且這個出現頻率相當之高。當我們看到背離後,調緊順勢頭寸的止損或將部分頭寸平倉,在很多時候可以讓我們的收益最大化,讓我們在最有利的位置離場。

而使用背離入場則需要格外小心,因為市場可能會不停地背離下去,形成所謂的三重背離或四重背離,而遲遲不進行修正,這是非常尷尬和無奈的。因此,如果你看到背離後選擇入場,必須嚴格設置好止損,絕對不能有任何的馬虎大意。

此外,我個人並不認為背離可以作為入場的充分依據。一般來說,當我們看到背離後,即使我們想入場,也應當結合其它方法,例如K線分析或選擇更小的時間週期順勢加入。

技術投機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