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雨果

  一

  說起營養性疾病,總有人覺得現在人基本都不缺營養了;但是從醫學角度看,營養素缺乏的人卻是也不少,由其是兒童。

  用於評價機體營養的實驗室指標目前已經有很多了。

  (1)用於評價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紅細胞相關指標和鐵蛋白、血清鐵、轉鐵蛋白等指標;

  (2)用於評價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的葉酸、B12、紅細胞葉酸、內因子抗體等;

  (3)用於評價維生素D水平的總25OH-D;

  (4)用於評價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的血漿蛋白類指標、轉鐵蛋白、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等。

  二

  說到貧血,倒是很有必要細說以下。

  怎樣定義貧血?

  貧血是指外周血單位容積內的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低於正常。

  怎樣算正常?

  以血紅蛋白爲例,國內臨牀採用的貧血標準中關於血紅蛋白的依據是: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血紅蛋白(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婦Hb<100g/L;1972年WHO制訂的標準則是:海平面地區,15歲以上男性Hb<130g/L,15歲以上非孕女性Hb<120g/L,孕婦Hb<110g/L,檢驗上也一致採用的是這一標準。

  但是隨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國內的標準也做了調整。2013年8月1日起實施的《血細胞分析參考區間(WS/T 405-2012)》提出的血紅蛋白參考區間是成年男性130-175g/L,成年女性115-150g/L。這一標準卻沒有指定兒童的血紅蛋白參考區間。

  那麼兒童是否有標準可參考?

  也有,但是存在很多爭議。主要原因在於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這些指標隨着年齡變化存在明顯差異;目前被較爲廣泛採納的還是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的貧血標準:

  (1)海平面地區6-14歲兒童,Hb<120g/L;

  (2)6月齡-6歲幼兒,Hb<110g/L;

  (3)海拔每升高1000米,Hb上升4%。

  那麼如何界定6月齡以下嬰幼兒的貧血的,通行標準是按照我國1989年小兒血液會議的建議:暫定爲4-6月齡Hb<100g/L、1-4月齡Hb<90g/L、≦1月齡Hb<145g/L時爲貧血。半歲以內的嬰幼兒由於生理性貧血等衆多幹擾因素,血紅蛋白變化很大。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傅啓華老師團隊對不足1月齡新生兒Hb進行驗證,就進一步提出,不足1月齡新生兒Hb參考區間建議採用100-220g/L並結合臨牀。

  

  貧血患者,當血紅蛋白都低於正常了其實已經是缺鐵性貧血期(IDA)了,那麼在血紅蛋白髮生變化之前又該如何判斷是鐵減少期(ID)或者是紅細胞生成缺鐵期(IDE)呢?

  常用的除了血細胞計數同步獲得MCH、MCV、MCHC等指標外,還可以藉助元素鐵和一些蛋白類指標比如鐵蛋白、轉鐵蛋白和可溶性轉鐵蛋白受體等。這些指標在鐵代謝過程中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1、血清鐵蛋白:可以較敏感反應體內貯存鐵情況,<12μg/L提示缺鐵ID期;IDE和IDA期降低更明顯。

  2、轉鐵蛋白:負責轉運鐵銅鋅等多價離子,並受鐵離子水平負反饋調節。缺鐵時轉鐵蛋白代償性增高。

  3、可溶性轉鐵蛋白受體:可溶性轉鐵蛋白受體是轉鐵蛋白受體經蛋白酶水解作用生成的分泌到循環血液中的部分片段,分子量爲85KD,含量與細胞的TfR量呈平行關係,血清中的sTfR大約80%來源於骨髓中早期的紅細胞;因此缺鐵時隨着鐵蛋白的持續下降,STFR則逐漸升高;STFR>8mg/L也是常用的判斷進入IDE期的指標。

  當然這些指標除了反映鐵代謝以外,還具有其他很多臨牀價值。血清中的sTfR大約80%來源於骨髓中早期的紅細胞就決定了STFR在反應骨髓紅細增殖特別是反映幼紅細胞生成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編輯:樑丘 審校:柒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