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注意是淡漠學術


學術研究需要資金來推動,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開腦洞就可以在草稿紙上完成所有證明或者放個風箏就能發現電的時代了,沒有錢就基本做不了學術。所以功利心也是需要的。
幹什麼不要花錢?沒錢啥也幹不了。既然要搞到錢,自然誰出錢就幫誰解決問題。


任何國家都是這樣,專心做學術的永遠是極少數,我不覺得這種現象有什麼功利的。之前的回答我也說過,憑什麼做學術就是高貴的,幹其他的就是功利?學術也是一種正常的職業選擇,既不比其他工作高貴,也不會比其他工作低賤。

功需要資金支持,所以此事古難全。

功利都是在追求的,至於是否淡薄了學術,每個人也都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去判斷,每個人也只能從自己的立場去判斷,好與壞,有利或沒利,善與惡。

從社會的角度看,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一等學問需要一等品行,作為一名在國內科技領域還算有名的導師,最基本的職責應該是「傳道授業解惑也。

現今的中國教育和科研,普遍浮躁,普遍商業化,如果只以學術要求一名導師,可能有些奢望了,普遍標準是要麼學術成果,要麼經費數量,二者是或的關係。每個導師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訴求的底線不可能是道德,要靠導師規章制度甚至法律,這方面存在非常大的灰色地帶。在這個灰色地帶裡面,有些人的行為讓人豎起大拇指,有的人確是玷污了教育和知識。
這是全世界的問題,單拿出中國說事不妥全球範圍來看,確實有funding比有paper有用,能拉來錢纔能有position.不過感覺這是社會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現象,沒什麼不妥的



什麼是功利?

醫學院的研究集中在對抗具體疾病上,是不是功利?一大批高能物理學家致力於製造原子彈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不是功利?歷史系的研究課題是找到中華民族歷史有5000年的證據是不是功利?

罕見沒有功利的專業和大學。

從猴子變成人,我們都是在功利中前進的。時時刻刻。

也許個別數學領域不包含功利色彩?

也許極個別的哲學研究不包含功利色彩?

產生利益的領域,會帶來更多的資金,推動學科的發展是真的。當然具體個人也會受益。

最終的情況還是學科本身發展了。完全沒有利益的領域,獲得的經費就少,罕有人去坐冷板凳。

是。

如果真的人人都做學術,現在哪來那麼多研究空白?但是學術和功利就一定是相對面嗎?就如很多人說的,查資料 做採訪 做實驗不用花錢嗎?據我所知不少研究員為了他們的研究項目千方百計甚至不折手段去爭取研究經費,那你說,他們是為了功利還是學術呢?
比比皆是
諾貝爾獎、菲爾茨獎等等那些榮譽、獎勵的設立者不傻,馬兒跑也要喫草,學術大多產生於喫飽喝足沒有後顧之憂的日子裡。
少一些功利主義的追求,多一些不為什麼的堅持。。。
我覺得這個問題反過來問會比較好
這個主要還看人,願意做學術的如果資金到位的話就沒有那麼多後顧之憂,不願意做學術那就是能撈多少算多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