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之友野鳥會的羣裏,陳老師提到很多遊客在動物園水禽湖投餵動物,而動物園沒有人去制止,只是旁邊立一個 禁止投餵,被大多數遊客不當回事的一個牌子。陳老師網上看到對投餵管理國外比較先進的經驗,牌子上的內容是告訴遊客爲何不能投餵,將這個禁止投餵做得更有實際警示作用,於是陳老師多次聯繫動物園,得到園方有關接聽電話人員的百般拖延阻擾。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若不願看截圖,可以直接翻到後面文字版):

文字版,在微信羣裏,陳老師敘述了事情經過:

“我得和大家彙報一下。我先是114查詢動物園公園管理處電話,答曰:只有總機和辦公室電話。打電話到總機,一位女性工作人員接聽,我詢問相關部門電話,或請她幫忙轉接,答曰:不可能告訴你電話,有什麼事就和我們說。

我說明事情原委,她讓我把相關資料電子郵件傳給她,由她向領導彙報,但是能否採納很難說。於是我將上邊那張圖和中文譯文傳了過去。並且在郵件中說明瞭這個宣傳牌好就好在把爲什麼不能投餵的原因說得很清楚,這樣的宣傳會比乾巴巴寫一句“禁止投餵”效果要好。

過了大約一週,不見動靜,打電話詢問,仍然是上次那位女性接電話。被告知我的資料已經轉給有關部門了,目前沒有迴音。我表示要親自去動物園找領導,她說你來也沒用,所有客戶都是我們先行接待,一切問題都是通過我們向有關部門反映,領導不會親自接待客戶。我再幫你催促一下吧。我說不管動物園的相關部門對這件事同意與否,都請給我回音,這纔是負責任的態度。

最終我被這位女士告知:10—15個工作日肯定給你答覆。可直到現在我也沒得到迴音。可見動物園方面的態度了。他們不負責任,我不能不負責任,我的話已經說出去了,不管結果如何,我必須給大家一個交待。

找機會再作努力吧,我去動物園的時候會親自向遊客宣傳這件事。希望大家也能這樣做。個人力量雖然渺小,我們團結起來,每個人都來做,力量就大了。”

其實,不只是在北京動物園,在全國其他的動物園,都有遊客投餵動物的行爲,早已是普遍現象。對於遊客投餵動物,有的純屬好奇,有的認爲自己是施愛心,有的認爲通過投餵投餵動物,能夠更好地接近自然。但大部分遊客不知道,投餵野生動物,會給它們帶來健康隱患,甚至是生命危險。

這點,動物園工作人員是專家,比我們更清楚。在這裏,就不贅述。

因此,對遊客需要加強教育和引導,例如組織人員巡護,樹立告示欄。以樹立告示欄爲例,不是簡單寫上“禁止投餵”就簡單了事,還要遊客知道不能投餵動物的原因在哪裏。

這是陳老師網上發現的國外某動物園的宣傳展板:

陳老師將英文翻譯了一下:

請不要給我們喂麪包!會把我們殺死的!

麪包對於我們鴨子和其他水鳥來說,實際上是一種危險。它會讓我們患上一種叫做“安琪翅”的疾病,這種疾病使我們的羽毛生長得太快,這樣會造成我們的肌肉被拉傷,我們就不能飛翔啦!我們的朋友——天鵝,也會因此造成致命的內臟疾病和心臟病。

麪包對我們生活的水環境也非常不利,它們會腐爛,造成水源污染。這樣的話,就會在水中滋生大量細菌,引起水中的藻類植物大量繁殖。這些藻類會進入我們的肺部,讓我們死掉。

如果您想要餵我們,那麼,我們喜歡窩苣、豌豆,還有甜玉米粒兒。

相信大部分遊客看了上述內容後,會感同身受,更容易遵守相關規定。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北京動物園對於野保志願者的合理化的建議和呼聲,遲遲不做出迴應,這其實就是工作作風和習慣問題。據查,北京動物園是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所屬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應該接受納稅人監督,而不是擺出一副官衙門的嘴臉,隨便打發對園方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建議的有心人。

遊客們,請不要用麪包裹着”愛心“殺死那些動物們!

北京動物園,請不要用擺譜推諉”殺死“能幫助你們做得更好的民衆那顆心。別忘了,真正是誰養着你們!!

相關文章